有哪些 生活常識 被心理學嚴格地證明了?

時間 2021-05-11 09:14:17

1樓:保衛兔兔

乙個都沒有。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是不能用來"證明"的。它們只能提供支援某理論的證據,或者與某理論相左的資訊,並不能像數學那樣嚴格證明某個命題在一定條件下絕對成立。與此相應,心理學的理論和數學的命題也不一樣。

數學的命題一旦找到反例就一定錯了,但是心理學理論,即使有一部分研究的結論與之相左,也不能說這理論一定是錯的,同樣,即使大量研究的結論支援某理論,並不能"證明"這理論一定是對的,只能說這理論"有大量證據支援"。

2樓:

考前拜考神真的有用!

Dijksterhuis 做過乙個研究:

被試們被要求去參加常識性智力問答,其實問答的內容並不重要,但實驗人員要求被試在考試前花五分鐘想象一下乙個教授或者超模的一生中的一天。然後,考試結果出人意料的顯示了,想教授的要比想超模的成績好出25%

考前不要轉錦鯉,拜拜考神咯 :)

3樓:李石

非專業人士,試著回憶一下看過得書中提到的。

男人比女人更願意冒險。睪酮研究支援這個結論。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埃克哈特赫斯對瞳孔反映大腦運轉的研究。

屁股決定腦袋。《思考的快與慢》可得性啟發。

寧當雞頭,不當鳳尾。赫伯特馬什「大魚小池塘」研究。

下面應該不算是心理學範疇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還有一種過度自信的人 — 他們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嘗試去幹一些比他們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幹的事情 — 而這種人卻往往能夠僥倖成功。而且平均而言,他們比能正確評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

幹的好不如生的好(什麼時候出生更容易成功/不該讓孩子提早入學!)。凱利·貝達德和伊莉莎白·杜伊——曾對參與TIMSS(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的簡稱,每四年對全球青少年進行一次數學和科學能力的測試)的青少年的出生月份和其測試成績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

她們發現,在四年級的學生中,同一年齡出生最早的孩子比出生最晚的孩子,成績高出4到12分。杜伊認為這種差別「影響深遠」。這意味著,兩個智商相等的四年級小孩,他們在入學註冊的時候,雖然年齡相同,但因為出生月份存在差異,如果出生較早的小孩能夠獲得80分的測試成績,那麼比他出生晚的小孩測試的成績就可能只是68分。

這種成績上的差距決定了誰能夠贏得更好教育的資格,誰將被淘汰。

有哪些心理學的小常識對生活特別有用?

幸福大貓 心理學的乙個著名理論 所有導致你不開心的事,肯定是因為你有乙個錯誤的認知導致的!比如說,乙個媽媽看到孩子不聽話特生氣,那是因為這個媽媽腦子裡的固有認知是 孩子必須聽媽媽的話!這個認知當然是錯的啦 媽媽又不是神,話有對有錯,孩子憑什麼一定要聽?所以如果媽媽的認知改成 媽媽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

進化心理學有哪些缺陷?

用辯證法來講應該還有更多可能性,畢竟主流會被非主流取代,舊的非主流也會被新非主流取代。繁殖思維沒錯,畢竟屁股潛意識才是根本,能做好人的太少,不做壞人就算好人了。 戀塵 看起來能夠解釋一切的東西又是跟什麼都是沒有解釋的有什麼樣子的區別的呢?類似的有宗教,中醫,玄學,陰謀論等等,所以說它是被拿過來到處使...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心理學的入門書籍(非心理學專業)?

肖然CC 不好意思,我真的想說一句,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這本書,如果你不並不想做研究,那完全不要看了,這本書一般都是跨考心理學研究生的同學才要去看的。我看有答主說了很多,我來補充一下我覺得寫的很好的書。首先,先看津巴多的心理學生活第19版,外文書的好處就是會一直更新最新的研究。然後看題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