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麼條件下更容易共情?

時間 2021-05-10 23:40:12

1樓:

不一定要一樣的人,但有的人你是能共情的。就拿抑鬱症來說,同是抑鬱的人,我對於走飯這樣的,末離moli這樣的,比較能共情,她們都是安靜的自我排遣自己在跟自己說話,哪怕不是一樣的經歷一樣的人,三觀也不盡相同。以前看了末離moli的微博很難受,很心疼,覺得她很孤獨,一直被說不合群,雖然她抑鬱有愛情的影響加劇,而我不是愛情,但在某些方面我真的很能理解到,因為其實我也會那樣。

她最後那段日子都沒有人知道她有多難受。雖然沒什麼人知道她,但真的很心疼。

不過並不是只要有抑鬱症的就能共情,就像有的人ta可能所做的事說的話甚至都是刻意跟別人說的,也沒有太多自己真正的內心,甚至抽菸喝酒泡夜店還有做一些不可言說之事等等,可憐是可憐,但並不會有太多感受,我是不能共情的。也不喜歡瞎跟風共情。就像有乙個明星 zxy,現在變成了不可說,加上很多同樣抑鬱症的人覺得她也有抑鬱症就瞎共情覺得她被黑了那麼久終於找到歸宿,反正即使我也有抑鬱症我是不能共情的。

2樓:Zookid

首先必須承認,這是乙個跟心理學專業沒什麼關係的答案。

而且,比起回答 「人在什麼情況下更容易共情」,這個答案更像是在回答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共情」,以及共情帶來的影響。

不知道樓主是不是跟我一樣是在看Hannibal時聯想到一些共情能力相關的問題。

之前跟人聊到的時候,我甚至錯誤的用了 Sympathy這個詞(實際是Empathy),並且引用了Hannibal中的翻譯,移情。

但在事實上,看了前幾個答案我就明白我所指的應該就是「共情」。

引用二樓的概念:「這詞有兩種含義,性質上有微妙的不同。一種是普通人的共情,亦即「理解他人的情感狀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比如反社會和自戀型人格的人缺乏共情能力。

這種共情,有強烈的道德意味,因此提問者提到了「善」與「惡」,共情為「善」,提問者想知道人在什麼條件下更容易變成「善」的人。」

我的觀點:

1,我猜,共情能力與抽離能力是共生並成正比的,但後天可能會有意或無意識的單方面抑制或單方面過度發展,導致天平失衡。那樣就危險了。

2,也有另一種可能:抽離天賦是高度敏感與同理心的附贈品,是基於後者而不得不演化出來的自我防禦機制。造化的安排往往熱衷於平衡與牽制,但對人類來說維持天平是最困難的。

兩種力場相互作用,加之成長與外界的不同因素,後天發展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一樣高。

(又變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3,移情能力過高的人,往往會走上偏執追求公正平衡的不歸路。#這個世界由悖論組成#

(從某人那兒get到的技能,查維基發現)共情這個單詞源於希臘文empatheia(神人)。那麼可不可以理解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技能本身就具有超人性。

《柏林蒼穹下》裡聽世間音的天使遠在塵囂之上,身處無色無味的世界,多繁雜的聲音對他們來說都不過是遙遠溫柔的潮汐。既慈悲,又無情,這是共情與抽離能力的終極狀態。

如果這項技能點到凡人身上,肉身最終不堪承受,崩潰至死。

(手機黨表示這裡將來可能會插入一幅圖,來自我大韋登叔的吸血獵人巴菲)

可惜人出生時不能自主選擇技能點,有的人注定要承受門窗大開咆哮進來的風沙。

抖森在Archipelago裡扮演的Ed就是共情心過高的典型。

這樣的心靈更加易感,面對尷尬、冷漠、憤怒這類負面情緒,敏銳難以忍受;同時這類人多半內斂羞澀,對待外界小心翼翼。每說一句話,都會在腦中預設一萬種「這句話」出去可能帶來的後果與影響。

他們面對世界,入比出多。靈魂是個門洞大開,四面透風的木架子,所有外界的情感都可以肆意咆哮而過,這些無法甄選無法排解的能量鬱積胸中,變作塊壘。又在失衡狀態下發展出抽離人格以求自保,所以他們不但是自己生活中的局外人,還時時想著逃離。

3樓:

其實,客觀地說,我們無法得知任何乙個人的想法,我們的共情是基於自己的想象力——「如果我處在那種狀態,我會是什麼感受?」,這種能力和人們的閱歷和思維有關,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的。

題主所說的對某些人更容易共情,對某些人則比較淡漠,其實跟題主共情的能力(設身處地的想象力)無關,而實質上是題主表現出的偏好差異——因為在某時某刻,人的閱歷及想象能力是一定的,那麼,對於你更感興趣的人或事,你一定更願意去設身處地地想象,從而更容易達到共情,而對於不感興趣的東西,大腦是不願意去思考的。

想要更好地理解別人的心理世界,請多去經歷,多去感受,多去嘗試,不帶偏見。

以上淺見,與君共勉!

4樓:野生

作為乙個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目前見過專業知識運用得最NB的案例,是在常呆的咖啡館了偶遇的鄰座的乙個玫琳凱的直銷員,當時她應該是在賣產品順帶發展下線,交談的過程中,同感共情、麵質、價值觀重述等等社會工作專業技巧不一二足,並且語言運用之標準與流利,簡直可以堪稱乙個活生生的導師上「個案工作」時的PPT。

5樓:

亞里斯多德關於悲劇的恐懼和同情與悲劇人物的相關論述,同一件事情,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能引起你的恐懼,那麼發生在其他人身上就會引起你的同情。

而通常,悲劇發生在乙個不應該發生的人身上會引起你更大的憐憫,所以有要求悲劇人物的性格必須是善良、合乎身份、逼真且一致,他只是因為判斷錯誤或者道德選擇錯誤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如果他是罪大惡極應得報應的話,很難引起你的同情。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原文記不清了~)

6樓:丁向學

問題說大點就是人與人的關係

三個控制點

1、同理心需要高強的感知哦

2、控制力可是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太容易哦,先記得控制自己的身體啊3、環境要具有誘導性

其實回憶自己有過的情境,以此為基準,強化它、補充它。

漸漸地····

7樓:

這裡其實可以考慮下舒茨關於主體間性的描述。

首先,個人間能共享社會事實的基礎在於能夠通過站自己所在的「此在」到達對方所在的「彼在」,即舒茨所說的「視角互易的一般性問題」。也就是說人們在生活中能和他人交換視角看做是理所當然的。

其次,我們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認識不光是接觸到物理客體,還有自我意識的生命同伴。這個就涉及到了「有關變形自我實存的一般問題」,所謂變形自我即是「在他人進行意識活動的同時進行意識活動所把握的,存在於個體內部又不同於個體的他人意識流」,這種生動的同時性體驗即是主體間性的本質又是理解他人與我們共同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基礎。當一群夥伴共享乙個情景時,稱為「面對面關係」。

在面對面關係中,因為通過情景達到他人意識領域,因而使兩個被分隔的主體的意識流同時呈現成為可能。而當在面對面關係中,當雙方個體的意識均被對方知覺時二者的關係便由「面對面關係」轉為了「我們關係」。「我們關係「做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是人們理解對方行為方式和目的及變形自我的個性的基礎。

我們關係是由親密度界定的,跟雙方的生平關係的熟悉度相關。在我們關係中,雙方通過分享彼此的計畫、期望使彼此變得更加老練。

最後,共情的條件在我看來就是要進入「我們關係」而要進入我們關係的話就需要雙方都要有乙個場景來讓雙方有條件能在「面對面關係中將各自的意識流共同呈現,平且讓對方知覺。此外,雙方還應該彼此間很熟悉,或是在生命歷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8樓:Alyks

TED講座:信任,道德和催產素

v.163.com/movie/2011/11/4/7/M839EOQ1T_M83JNGK47.html這個東西是人類大腦裡對「共情」產生決定性影響的物質

9樓:徐昊

既然加了MBTI標籤,我補充一下對MBTI中不同性格型別對共情產生的影響.

MBTI性格型別4個維度中第三項F/T,主要影響人的表達方式和作決定的方式

F代表偏好情感,可以不嚴格的理解為通常說的感性,T代表偏好思考,可以不嚴格的理解為通常說的理性.

F型的人產生共情是一種比較自然的反應,一般的F型諮詢師面對諮詢者的時候,只要狀態正常,注意力集中,都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自然而然的產生共情.

T型的人產生共情,可以說工具屬性比較強,如果不是自己關係很近的人,一般不會很自然的進入共情狀態.

以上分析和結論沒有被任何學科定性,僅為觀察心理諮詢師和職業規劃師諮詢時,對他們性格型別」諮詢技能使用情況」之間的聯絡的個人看法,供參考.

人在什麼條件下會更加上進?

若相惜 有人說有了理想就會上進,這不夠絕對,這是說給那些意志力堅定的人聽的,普通人上進的辦法就是把自己逼到絕境,這樣可以促使你上進 柯奈 我覺得那個環境和條件不一定是很好的,也不一定是你所喜歡的,但是周圍要有你所喜歡的事物。人也好,事也好,哪怕是圖書館一隅的燈光桌角,或者是食堂合你胃口的飯菜。簡言之...

水可以燃燒嗎?在什麼條件下,在那種條件下還是水嗎?

播種著 簡單的講可以說,水加熱到1000度的時候會氧原子和氫原子會分解成氫分子氣體,氫分子氣體就可以被點燃。不太容易燃燒是因為分解的慢和燃點高, 彼得羅夫 可以。燃燒我姑且理解為有發光發熱現象的氧化還原反應。並且,一般而言我們說某物燃燒,該物質應當在反應中做還原劑。例如,水和金屬鉀反應,我們說鉀燃燒...

什麼條件下才能穿越時空?

Island 想都別想,根本就無法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會有悖論,回到未來同樣會有悖論,也不要在想什麼觀察者理論之類的,這些理論同樣不靠譜 kenney 如果你現在就在穿越有沒有可能呢,至於條件完全有可能和現在完全相仿,只是在某乙個微笑的瞬間已經切換到另乙個時空了,畢竟從小就懷疑什麼意外的轉折都是穿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