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道德經》第十三章的字面翻譯是什麼?

時間 2021-11-01 19:17:50

1樓:命0123

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斗膽妄言,勿怪:

這一章說的主要是太過於追求外在的物質或在意他人的眼光或評價,活在了別人的言論裡。去求名逐利,權色交易等...。而完全忘了自己的初心、本意。

所以,成功了或有所建樹或有了成就,就會患得患失,以此其他方式手段來維繫當前所得,故得之驚,失之驚。說白了就是在意的是外在物慾自身得失。再比如,個人或商人或z客做錯了事,可能就會去掩飾,怕的是自己的作為、金錢、ws帽而忘記了他的初心,所以才會寵辱若驚。

而貴大患若身也就不難理解了,比如乙個本意是為了自身"生活"的人,坐上了"要職"那麼必然是與其位置所不相符合的,這也可以說是德不配位。

也許有些人一開始的初心是好的,但一旦起了自己的心思、有了自身的優越感、彰顯了自身權能、凸出了身份地位也就成了文中的"患",也以偏離的原來的初心(一開始的初心一旦轉化全然為自身謀利或物慾的那一刻,那就已經不在適合那個崗位了。初心與職位崗位是相互的)。所以文中才說: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不是為了自身私慾,所以就不會有患事。

而最後那就就好理解了,也不必我去解釋了。

貴大患若身還有乙個說法:[就是我心裡已做好了拋棄自身的這幅皮囊(自身的那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個人色彩),以此身軀抱一為天下事(式),故行天下之事何須在意區區寵辱?莫說寵辱,生死又有何故!

]我很在意我的身軀、生死(凡事不要皆以自身為重心。比如夫妻情感是基於,他甘願照顧你,你甘願照顧她。),那麼就會在意得失,外在的物質地位、名望,內在的言論、眼光、是非...

等等世事情理。那麼就會患得患失,有時對某事又會去斤斤計較發出抱怨。為其身外物欲所惱、所憤、所求,為其內感在情所憂、所取、所欲,為之情理所有愧、有悔。

心有梗刺情似浮萍,故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樓:領悟道德經

未始有物。未始有封。未始有是非。是非之彰,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第十三章,或與相關。心有所系,意有所制。為欲所牽,心未澄。

3樓:木木的漁

何為寵,何為辱?

為什麼寵辱皆若驚?

寵為下,難道辱為上?非也。

寵辱皆為下。

什麼才不驚?得其中也!

大學曰,中也者和也。

和不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而是放棄自己的他人的愚者的智者的老者的等等觀念,心中只有符合當下最符合客觀世界執行規律的觀念。

沒有自己沒有他人,沒有愚沒有智,沒有老者尊沒有少則貴,只冷眼觀察世間規律謂之中,若能順應世間規律謂之和。

規律沒有好壞,只有過去當下未來。

把握當下規律,投身於當下,當作信仰,就沒有寵也沒有辱,只會不驚。

當下規律超越過往規律,忘身投入其中,你就是當世英雄,天下皆有你,你即天下。

當下規律不代表未來規律,即便當世英雄,未來亦有可能成為鬼雄,因為不符合未來規律。

正所謂一切有為法皆為夢幻泡影。

無己身,無我執,只有當下法,不寵不辱,不驚。

世人毀我辱我,若何?

中也,和也。

道之所在,千萬人亦往。

當世之雄,何懼哉!

4樓:935a

道德經第十三章

一、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二、譯文:自卑敏感內心脆弱,進而心理疾病悲觀厭世。為什麼敏感脆弱?

主要是心理承受力差。做的事後悔,沒做的事也後悔,不管什麼事都悲觀抑鬱。為什麼社恐不自信?

人之所畏懼,還是內心自我作祟。如果沒有自我,就不會敏感焦慮。如果乙個人以天下為己任,心就會與天地萬物同呼吸共命運,有道之人胸懷天下,所以不會患得患失。

你對《道德經》第十五章的字面翻譯是什麼?

pahh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若其樸,曠兮若其谷,混兮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動之徐生?保比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豫 原是動物的名稱,性好疑慮。猶 原是動物的名...

道德經第十三章,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老子是勸人無身忘我,還是貴身愛身?

祤晨 這章爭議還是挺大的,即便研究 道德經 的學者,之間的分歧也是很大。一類重在 有身 一類重在 無身 先講有身。南宋範應元,在他的 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 講道。輕身而不修身,則自取危亡也。是以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故終身無患也。貴以身為天下者,不輕身以徇物也 愛以身為天下者,不危身以掇患也。先...

你是如何學習道德經的?

凡華 讀!讀!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任何一本國學經典,你每天讀幾遍。當你某一天讀到渾身冒火大腦發熱的時候,這時候你讀的程度就有一定深度了,然後在思考的過程一些關於這本經典的真義就會慢慢思悟出來。任何一本國學經典都是高能量高頻率高資訊的書籍,特別是像道德經這樣的萬經之王。你想知道裡面的真義就必須得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