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張明楷先生的「犯罪是不法且有責」

時間 2021-07-11 09:08:32

1樓:也迪律師

這是犯罪構成的二階層理論。

構成犯罪要求行為違法,且主體有責任。

比如,11歲的人殺人的,其行為違法,但不到刑事責任年齡,不負刑事責任,因此無責,不構成犯罪。

但11歲的人實施的殺人行為依然屬於違法行為,可以針對該行為採取正當防衛措施。

2樓:萬志峰

我個人的習慣是,在知乎回答問題之前,會先質疑一下提問者,請不要任何問題都到知乎上提問,自己想辦法弄清楚乙個問題,比道聽途說好上百倍,因為很多問題具有多面性,不是像1+1=2這樣的理論型知識,更何況理論型知識還有一整套知識框架,光知道答案有用麼?這不單是針對你,是針對所有期望在知乎獲得答案的人。

「犯罪是不法且有責」說的就是刑法犯罪是由「不法」和「有責」兩個階層構造的,只有當這二者同時存在時,乙個人才算是犯罪,否則就是無罪。與它相對的是傳統的四要件理論。

以下為張明楷老師原文:

首先通過兩個案例你先直觀的感受一下什麼是不法,什麼是責任。

第乙個是,歹徒要搶劫乙個女孩,女孩反抗過程中,把歹徒推倒,歹徒死亡;第二個是,乙個7歲的小男孩,嫌自己2歲的妹妹太吵,把妹妹從10層的高樓扔了下去,妹妹死亡。

你肯定知道,這兩個案例在刑法上都是不構成犯罪的。但是,我問你,他們不構成犯罪的原因一樣嗎?對他們的行為,我們的評價一樣嗎?採取的措施一樣嗎?

我先稍微劇透一下,第乙個例子不構成犯罪,是不法層面的問題,第二個例子不構成犯罪,是責任層面的問題。這一講我們講了犯罪的構造之後,這些問題你就能弄清楚了。

犯罪的構造是不法和責任,不法和責任要嚴格區分。不法是什麼呢?按照我的觀點,不法基本上是乙個客觀的判斷,凡是客觀上符合構成要件,並且沒有阻卻違法的事由,就屬於不法。

像行為啊、結果啊,都是表明不法的要素。所以,不法由兩個內容構成:一是行為符合某個犯罪的構成要件,二是行為不具有違法阻卻事由。

行為是不是不法是客觀的,不需要考慮你有沒有責任。13歲的人殺了人也是違法行為,只不過這個13歲的人沒有責任,我們不能用刑法去譴責他。

那責任是什麼呢?責任實際上就是可譴責性,就是能讓做了不法行為的人,對他的行為負責。按照我的觀點,責任要素包括故意、過失、責任能力、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還有期待可能性。

如何理解張明楷教授在《刑法學》第五版裡「犯罪型別」的含義?

老韓 你這屬於典型的看書不認真啊。另外,你這個第幾章第幾節什麼的,真是思路清奇 你說的應該是第98頁下方這一段吧?如果我沒數錯,這應該是第九段,不是第八段 關於什麼是犯罪型別,其實前面的第96頁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以日常生活的標準來判斷,應受處罰的行為,在法律規定前有無數型別,為便於立法和司法判斷,立...

如何看待張明楷在得到APP的付費課程《刑法100講》

比想象中質量低好多啊 比如把大量行為無價值結果無價值的爭議導致的問題,歸因於二三階層四要件的矛盾等等。像想販毒但是販賣了麵粉這種問題,還是頭一次見到張明楷給放到是否使用階層論的裡分析,可能篇幅太短了吧 張明楷的書和文章看過很多,邏輯能力很是敬佩,不知道為啥子這個裡頭這樣 寧靜致遠 然而,我就是自己無...

如何理解「犯罪學是刑法學的眼睛和牙齒」?

呂翰嶽 1.犯罪學是刑法學的眼睛和牙齒 這一命題在中文世界中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我碩士階段的指導老師王世洲教授發表於 法學研究 1998年第5期的論文 中國刑法理論中犯罪概念的雙重結構和功能 在該文第124頁注釋45中,王教授稱,沒有犯罪學的刑法學是沒有眼睛 牙齒 的老虎 這句法學名言是西方刑法學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