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那麼己所欲就要施於人了嗎?

時間 2021-06-16 13:48:27

1樓:Magic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也說: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由此看來,如何實行仁,在於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的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摘自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通過馮友蘭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但是立己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有一定的適用範圍的。比如有些東西,我們不想要,但是可能別人想要,那我們「勿施於人」豈不是做錯了嗎?

有些東西我們覺得是好的,但是別人覺得不好,我們強行施加於他人也是錯的。有人把忠恕之道也稱為「絜矩之道」,這種道是以自身為尺度來調節人本身的行為。但是從以上兩種情況來看,僅僅以自身為尺度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考慮到別人具體的需求。

綜上所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好,「己之所欲亦施於人」也好,都是有一定的應用場合的。我們要理解其本質,不能生搬硬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那應該把什麼「施於人」

沐於林 有人總覺得能給人什麼,這就是問題。別人要什麼你能給什麼嗎?別人不要的你給別人有用嗎?說個其他,我喜歡的2個人對於施捨有2種觀點,乙個是任何人有需要就要施捨,無差別施捨 另乙個是只施捨於那些不白吃飯的人,選擇性施捨。那時覺得這是兩種對立,就像左和右。現在發現其實不矛盾,有能力想施捨就無差別施捨...

為什麼己所欲勿施於人,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難?

已登出 你這個問題用 己不欲勿施於人 並不恰當,按照你的描述,直接說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 更合適。為什麼在很多情況下不適合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乙個屬於自己的衡量標桿,並且不盡相同,說極端一點,或許你之蜜糖就是我之砒霜,不同的出身 經歷 環境 人脈 都會導致不同的影響和結...

怎樣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仁山 就像有人說的,同富貴容易,共患難就難了。人生而利己,只是後天隨著素質的提高,克制的程度會有所不同。古人說的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很多人實踐起來正好相反,有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就理所應當,發生在別人身上就不行,典型的可以自己傻,不許別人傻,即使別人傻的程度還不如自己,與之近義的另一面是,對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