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入門佛學?

時間 2021-06-08 14:35:08

1樓:劉行三

你最好就從淨土法門開始學習修行。

找一些淨土法門的入門書,如大安法師的《信願行》

看淨空法師的一些文章。

看印光大師的《印光大師文鈔精華集》

理論上這些就夠了。

以後有時間天天念一些佛號就夠了。

淨土法門易學易修,也是最好的學佛法門之一。

我本人也是一直修這個法門的。深感是很好。

供你參考。

2樓:有界無邊

注意基礎,不要一味圖高深直接去臆想後期大乘經典的意思。一般來說按部就班從蘊處界、四諦十二因緣學起比較穩妥。有了基礎再去閱讀大乘經典就不會望文生義了。

剛開始必然有個抓瞎的階段,耐心是必須的,要對尋找答案和理解答案的過程有耐心。

3樓:自在之路

感恩題主開題!

學佛重在實修

實修最好的地點就在日常生活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

看電視時不論是連續劇政論節目等我在被眼觸後的想或思牽著走嗎?

講電話時不論是順勢或逆勢等我在被耳觸後的想或思牽著走嗎?

在公園走路沒注意突然發現毛毛蟲爬在肩上是平靜地把它移開還是嚇一跳的把它彈掉?

吃飯時洗刷時路上公車上及日常生活時都有可能有 "不合我意"的事發生我又在加油添醋嗎?

確認所學的是正法?

將自己所學法門對照一下是否具有佛陀所說的正法的六個特色(第4帖):

正法的特色:現見、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佛陀也有解釋過正見(第3帖):

以實修親身體驗為依據(第16帖):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第10帖):

修習四念處得如實法

法門不同修法也不同

介紹您一種在日常生活就可修行的法門四念處禪修

由一開始就是輕鬆愉悅的修 (禪悅法喜)

到後來更是得自在 (拔苦無煩惱)

學佛剛開始

學會基礎實修方法 (如身念處) 讓自己能立即開始練習實修

並同時學習正見的觀念

實修可輔助自己驗證正見的觀念

進而讓自己親身體驗體會而生"信"

(盲目的"迷"信在佛教是不被鼓勵的)

如何才能有在日常生活中具備覺觀能力而不被內外境牽著走呢?

這兩篇一篇敘述四念處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實修的方法及正見的觀念)

一篇敘述 "不做自己想法或思維的奴隸" (正見的觀念)

馬祖道一禪師:

道不用修,但莫汙染。

這篇有更多相關的古德禪師們所說的 (第3帖):

練習中性的覺知觀察 (四念處) 只需知道自己目前的程度就好:

時時中性的覺知觀察 (不加油添醋)

自己犯錯時知道自己程度還不夠就好 (並立即盡力改正錯誤)

自己有進步時知道自己有進步就好

錯誤還沒犯就覺知到不犯錯就好

錯誤犯了才覺知到知道犯錯並立即盡力改正錯誤就好

任何 「不覺」的不良後果知道就好

能 "覺" 時就自然後果不太差知道就好

「道不用修,但莫汙染。」

能中性的覺知觀察久了

您會發覺自己都在被自己的五蘊牽著走 (做自己五蘊的奴隸) (迷)

發覺自己目前的程度就漸漸會累積知識經驗

就如切菜時不小心切到手指

下回會較小心些的不須大做文章 (大做文章只是加油添醋讓自己更不如實)

常中性的覺知觀察自己目前的無稽 (煩惱)

(中性的覺知觀察久了

自己就會發現執著才可能煩惱

而漸了解只需不加油添醋 "趣向如實" 就好)

會讓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時更從容不迫

中性的覺知觀察最直接培養的就是因緣觀與如實觀

能有如實觀就能讓人趣向如實

有因緣觀做任何事了知因果在因緣的捉拿上會更熟巧

佛教把掉悔列入五蓋之一

所以佛教徒只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然後放下問題

(有煩惱不須掉悔只要知道自己目前的程度還是會對此種事產煩惱的

而腦部經過思維會自然的漸避開不好的路途而走較好的路途

很少事情可完美解決的現在無法解決的應該暫放下不需掉悔

等改天有能力時再改進

當然急迫的事需要一再努力)

一切已成的事實不該是佛教徒煩惱的原因

佛教徒應只在當下及未來的因緣的改善做努力

禪修時許多人一直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而不自知

結果一直在"妄"中而不自知

久修久練一直原地踏步

其實禪修只在單純 (不再重複自己的複雜不如實)

不須趕走念頭

不須期待念頭

不論您現在的所緣能力在四念處的身受心或法念處都可以

只要念住所緣於當時最易念住的所緣如此而已

訓練自己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沒有壓力只有放鬆

放鬆時才易念住所緣

所以您若每天只有幾個十五分鐘

就只練習幾個十五分鐘

但練習時要放鬆心情輕鬆愉悅的練習念住所緣

不給自己任何壓力是必要的

練習時就只是念住所緣

有人打斷時因緣不具足

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

愉快的處理打斷的因緣

處理完還有時間就再念住沒時間也欣然接受

禪修時用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的心態

不在禪修時也可提醒自己時時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

微笑放鬆輕鬆愉悅的過日子

隨時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然後放下問題

盡力做事但不強求完美還有的瑕疵留給將來再有機會運作時把握因緣努力

(我們隨時都可能犯錯犯錯後要盡力改進然後就放下而不是掉悔)

您若花時間參考末學的以上心得報告

您會發現修習四念處

經由身念處 (對身觸的覺知熟悉後也加強眼耳鼻舌意觸覺知的熟悉)

而練習受念處 (苦集滅道對苦覺知觀察的熟悉)

而練習心念處法念處 (對十二因緣無明...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熟悉)

自然的練習覺知觀察四聖諦

若真能時時都在日常生活中都念住所緣自然的就能達到不被境轉常在 "覺" 中

這進度因人而異

覺觀的能力及習氣的強弱是進步的因素

別為自己暫時還做不到而煩惱

做不到是事實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放下問題才是重點

所以暫時還做不到就只要知道自己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就好

趣向如實 (不加油添醋) 是重點

時時都中性的覺知觀察

會讓自己習慣於無貪無嗔無痴的生活

經歷長時間的練習您會覺得自己越來越不被外境所轉

剛開始學習時

自己還沒覺觀能力

多花時間讓自己練習而有覺觀能力是有幫助的

好好的在幾個月或一年期間將身念處修純熟

受念處心念處其實能在現實生活中修習進步較快

這篇可參考(第11帖):

(當然自己也單獨的靜坐經行來輔強是更好的)

當您在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修習時

能覺觀到自己的感受心態等等都是好所緣

所以到時您能覺觀到自己隨波逐流或煩惱增多等

都只是當下覺知觀察到的知道就好 (接受自己當下的能力的不具足不須強求一步就到位完美)

用中性的方法 (讓您不再排斥對抗)

久了您會發覺自己正在練習無貪無嗔無痴的習性

生活中任何時機都是練習禪修的好時機!

祝您早日成就!

感恩!祝福!

佛學如何入門?

東方隱士 學佛如何入門,這看各人慧根深淺如何,若理解能力強,可以直接看佛經,與佛學經,比如 心經 金剛經 若看不懂可以看別人對佛經理解的文章,高深大德講的經,或大德講講關於人生的話題,不一定要看佛經。許多大德講 心經 或 講金剛 時,都不是念經中的文字而講,而是講義理,經中之理概括萬千,當理解了再回...

無佛學基礎的人如何入門佛學?

正知苑 可進 zxxy.org看 東方的微笑佛法要旨今解 一文。隨後,進第二單元,有精選的最基礎的般若經典,包括心經 金剛經,並配有正解的講座或注釋。專欄和提示欄也值得一閱。祝福 先看廣超法師 佛學基礎知識 和 大乘百法名門論講義 尤其是第一本書,佛學 佛法的定義都很明確,看完後基本會對佛教有乙個大...

佛學怎樣入門?

天地任我行 推薦一下慧律法師和學誠法師。然後自己要深入經藏,壇經 金剛經 楞嚴經 的特別特別特別是裡面的四中清淨明誨。還有 印光大師文鈔 和 安士全書 大坤 學佛入門,個人以為應該以實修為主。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聖號!或者六字大明咒,準提咒。選擇乙個覺得適合自己的,每天晚上乙個小時,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