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字是怎麼演變的

時間 2021-06-03 11:26:28

1樓:「已登出」

快過年了是吧?

現在的中文裡,表示「地球繞太陽執行一周的這段時間」一般有兩個字:「年」和「歲(歲)」,這兩個目前最早的發現均是在甲骨文裡。

但二者的含義起初是大不相同的,乙個是寄託豐收美好的希望,乙個卻是割肉祭祀殘酷的刑罰。

豐收祈禱豐收的儀式

我們來看看甲骨文的年怎麼寫:

它上面是乙個「禾」,表示莊稼,下面是乙個「人」,合起來就是人揹著莊稼,表示豐收。禱雨(祈禱下雨)、禱年(祈禱豐收)、禱生(祈禱王的配偶順利生產),是甲骨文裡最多的內容,體現的古人最關心的兩件事:生和活。

所以這個字按造字法應為會意兼形聲,人兼作聲旁。

甲骨文中的禱年儀式一年中都可以進行,因為實際上祈禱豐收的是不事生產的貴族,而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只有冬季的一段時間有閒暇進行慶祝豐收的活動。

金文發展中,給下面的「人」加了乙個點,使得下面逐漸發展成「千」:

到了戰國時期,大部分文字都經歷了進一步簡化,「年」也不例外:

小篆勘定字形,沒能糾正下面被訛為「千」的錯誤,保留了上禾下千的字形,此時認為這是乙個形聲字,從禾千聲,事實上,千本身就是乙個形聲字,從一人聲:

隸書承襲以往文字,線條進一步簡化,漸漸地看不出字形:

楷書進一步訛變,現在鬼能看出這是什麼來:

歲的甲骨文是一把斧子狀的刀具,有人認為代表一種刑罰或砍奴隸、戰俘的肉用於祭祀的行為:

類似的字就是「武」,「止」+「戈」就是拿著戈走路。而」一正一反兩個『止』「單獨構字就是」步「

這個斧子狀的刀具另一方面誤寫為「戊」或「戌」(見文章最後的「番外」)。

金文中,有時還加上「肉(月)」,代表砍下的肉:

從這兩個方向各自發展,戰國時形成了歲的兩種寫法:

小篆定為

認為中間是「戌」,(此時認為這是乙個形聲字,從步戌聲),把一正一反兩個「止」寫得更清楚了。

隸書楷書沒有大的變動,保留了下來:

至於簡體字的歲,其來歷撲朔迷離,目前知道上面的「山」來自於異體字,下面的「夕」來歷不明。

以下算是一家之言吧:

可以看出下面的」夕「是肉(月)的誤寫,古人」肉「與」月「長得很像,而」夕「與」月「僅能靠上下文區分。上面的山則為應為上面「止」的訛變,類似訛變很常見,比如「出」上面的「止」就寫成了「屮」。

載(載),也常用來表示一年,這就是乙個很簡單形聲字了。甲骨文未見而始見於金文:

「車」是形旁,表示與車有關,聲旁是剩下的那個部分,zāi。

或很好記,它也是「之乎者也矣焉哉」的那個「哉」的聲旁。

《爾雅 · 釋天》有關於以上幾個字的條目:

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現在看來,至少不全對,現在我們知道,殷商的甲骨裡就有「禱年」,至於其他幾個,就不知道怎麼去考證了。

甲骨文裡幾種以斧子狀器具為象形造的字:

「勞」字的演變是怎麼樣的?

勞 l o 會意字。甲骨文的字形是從炎從衣,中間的小點似乎是流的汗。金文一是春秋時的字形,依然是從炎從衣。所以 勞 的本義應該是天氣炎熱還在勞作,所以把衣服都汗濕了。金文二是戰國時的字形,從炎從心,意思是勞心。篆文的字形改成了從炎從冂從力,意思是炎熱天還要在野外勞作。說文解字 力部 勞 劇也。從力,...

車 字的古今讀音是如何演變的?

祁奇 這個問題涉及到上古魚部演變到中古出現麻三與魚韻對立的問題該怎麼解釋 車這個字來說可能是音變中發生滯後現象形成的不同歷史層次 魚韻比麻韻演化快某些字滯後就混入麻韻所以口語中一般用更存古的麻韻音 che 類似普通話歌韻的他那大沒有跟著歌韻變成 也類似廣州話浮pou4 fau4兩讀 可以參考 魚麻分...

「醜」字和「牛」字是不是同乙個字演變來的?

jointer 醜和牛都來自字母U。U是牛角的象徵。站在不同的方向看,U可被讀成不同的音,讀n,讀c 次 U讀iu,讀 兀 和u就是牛,c和兀就是醜。 稽古不明今 醜 箝制 牽制義,就像牛鼻栓和牛繩。自然與 牛 相關,但 醜 牛 字型並不同源,發音在眾多方言中亦不相同,而有些方言中兩者發音相同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