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和少年,他們誰寫的詩好?

時間 2021-06-03 04:37:58

1樓:

白居易16歲寫的

《草》-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我感覺寫的特別好,

據說這是白居易在科舉考試之前的一道模擬題,為了加大難度,其中「賦得體」是古代作詩的一種形式,「古原草」是一種意境,「送別」又是一種意境。

其實難度最大的不在這裡,最關鍵的是,白居易在寫詩的時候是眼前面對的是白渣渣的紙而不是站在草原上與有人淒淒離別。

所以做下這首詩就全憑對生活的切實感受了,現在想想古代人作詩的高度,真的是現在人難以達到的。

感覺和年齡也有關係吧,就拿這首詩來說,頸聯「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就有歧義,有人說意思是暗示當時官場黑暗,「古道」指官場上正義之士,芳草指代小人,意思是小人把正人君子逼出官場;但另外也有見解是指對景色細緻入微的描述,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樂景寫哀情,芳草的勃勃生機襯托尾聯的淒淒離別之情。

我個人更支援後者,因為當時白居易只有16歲,對官場的深度並不了解那麼深入,相反,年少的書生意氣卻是更容易在詩中通過景色的蓬勃體現出來的

2樓:李白不喝水

寫詩需要什麼???

1.人生閱歷

要是你的人生閱歷不斷豐富,我說的是豐富,不是行屍走肉,整天花天酒地那就不叫豐富了。

2.文化積累

自然是和詩歌有關的文化裡累,不要和我說腐儒的積累。文化積累需要感悟和理解。

3.觸發情景

這種東西可遇而不可求,老子就不相信你看著手機欣賞島國動作片還能憂國憂民。

3樓:宋二十三

題主的意思是同一位詩人,少年時期和老年時期相比,還是少年詩人和老年詩人相比?

如果是後者,那這個問題我感覺沒法回答,有些人就是天賦異稟,幾歲寫出的詩有些人一輩子都寫不出來。黃巢5歲敢說「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有多少人一輩子沒有這種氣魄?元好問16歲寫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種對愛情的審視也是許多人一輩子看不到的境界。

如果是前者,我個人以為,論技法,當是老年更加純熟,但是論意境,則各有各的妙處。

辛棄疾醜奴兒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又說「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對於人生理解,世事變幻的看法,少年郎總是帶著那個年齡獨有的意氣風發,或許不夠深刻,但卻朝氣蓬勃,狂放自由。

待老來,嚐遍世間冷暖,看盡萬里風光,必深刻些許。

少年情懷總是詩。年輕的詩打眼看上去便能讓人感受到作者的那種昂揚的鬥志,年輕無畏,或許還有些輕狂。這種輕狂,遠不是老了之後能比的。

當然也有例外,辛棄疾老了也能寫出「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麼任性的詞。但是正是這種輕狂導致了年輕人對許多事物認識不深,內容上或許不夠深刻。

所以我認為,年紀大了經歷多了,文筆經過時間磨礪的老年時期寫出的詩,普遍來說要比少年時期寫的好一些。技巧方面,作品的思想深度當面都比少年時期要好,唯一遜色的就是再也沒有少年時候的衝勁了吧。

4樓:金錯刀行

少年有風發意氣、輕狂傲氣,不識愁滋味的天真無畏和赤誠熱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老年有對人生的深刻體驗和對詩技的研究積累,「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都是杜甫寫的。

古人寫的詩和現代人寫的詩?

阿瑋 古人的詩寥寥幾字便勾勒廣闊的意境。如王維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王維的詩向來有禪意,禪味,讀這句詩總有 歲月靜好 之感。當然,舉的例子不能通用於所有詩。詩還講究煉字,五言七言的韻律也都有講究,我們今天讀古人詩,讀的是內容和感情。古人寫詩,也有自己的一套評定標準,好便是好,不好便不好,...

周圍沒有懂古體詩的同學,他們都說我寫的詩矯情無病呻吟,有人批評一下我寫的破詩嗎,我該不該繼續寫下去

昔有佳人Luxe 我覺得寫的很不錯啊,可能作者的問題和我一樣,詩裡面只有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眼裡面的世界,自然難以引起共鳴,別人不理解是正常的,加油! aogutu葛忠濤 人說的話,每一句都有意義,那為什麼還要整詩歌詞呢?因為希望用特殊的文字組合去發揮出超越文字詞意表達的效果。所以,寫詩歌詞,不要寫成敘...

現代詩有許多當代作家,他們寫的詩也被劃分為現代詩,詩歌與文學作品的時代劃分不一樣嗎?

沒有名字吖 現當代只是時間上的劃分,但是說的現代詩是指白話文普及後的新的文學形式,現在一些刊物中在他們的徵稿啟事中會註明古體詩,新詩 現代詩 和散文詩,所以現代詩是有特定參考物件的。個人愚見。 北固亭烽火 你所說的現代詩歌可能指的是現代主義詩歌吧。現代和現代主義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傳統上1919年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