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沖氣以為和」?

時間 2021-06-01 10:23:41

1樓:念止

衝是盅,是動詞;氣是能量,以為和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讓能量像酒盅一樣虛而不盈,也就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和。

引申為任何情況下都要無欲。

2樓:茂陽昜

要看懂這句話乃至整部《道德經》,首先要知道「無極」這個核心概念,因為整部《道德經》都是以「無極」為核心思想建立的,那麼什麼是「無極」呢?收斂與發散這對宇宙間最基本的矛盾被古人稱為「陰陽」,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可以看做是一種發散性,便代表陽。黑色會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看做是一種收斂性,便代表陰。

單純的白色代表黑色遵守其收斂的本性完全收斂不彰顯了,收斂會導致消失,所以便「空」了,「無」了。所以「知其白,守其黑」就是「無極」:收斂自然而然便能彰顯出發散。

那麼「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意思就是萬物級有收斂於內的本質「負陰」,也有發散於外的表現形式「抱陽」,陰陽代表的收斂與發散是衝突的、矛盾的、對立的(沖氣),但是陰陽符合自己本性的行為,收斂自然而然便能彰顯出發散反而能使對立的雙方統一於一體(以為和)。

3樓:

「和」讀第四聲。「和聲」的意思。

看下圖,就能知道「萬物」乃「以為和」。

注意:衝和氣,都是太極之形。

萬物,就是那個「以為和」。

以——甲骨文象形是「初生的嬰兒」(注意:初生嬰兒的頭朝下的倒懸之姿)。

為——運作起來

和——即,音聲相和的「和」,和聲的意思。

萬物,是在陰陽運作中生出來的「(在人那裡響應出來的)和聲」。這個和聲的姿態,倒懸於陰陽。

陰陽做何種解釋,另說。從海德格爾存在論現象學的認識來說,陰陽是兩股「對子」一般的勢,這對子形成了萬物得以出生的「勢域」。(如果要問為什麼可以用海德格爾來解說道德經,可以去研讀張祥龍教授的《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十分充分。

)萬物,都是人從某個「勢域」中認識出來的概念(即「名」),其倒懸於勢域的姿態,直接表明了「任何一物的概念」都倒懸於現象。

即:概念總是倒懸於現象。從概念出發去認識世界,就看到倒懸的世界。

順便說,衝、氣,是兩種形式的運動,一種是可見的衝,一種是不可見的氣。衝,是太極的顯象;氣,是太極的隱象。而「三生萬物」中的「三「則是「衝、氣」的合稱。

萬物,在勢域的顯隱運動中生出來。

即:我們知覺到了某勢域中的「衝」和「氣」的顯隱運動,用類似「和聲」的方式把「語詞」帶入語言,從而用「名、概念」的方式認識到萬物。

基於上述解釋可知:「陰陽」缺乏實指內容,它所指的是「可見與不可見(即顯隱)」的「對子」關係,研讀道家思想,把陰、陽實體化的思路(即把陰陽固化為概念,然後硬說啥啥是陰,啥啥是陽)是走偏了方向。從萬物(的名)生於陰陽之沖氣的角度來說,陰陽即太極、即「玄牝」、即眾妙之門、即「勢域」之「中」。

而這個「中」,就是中道。中道,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即中庸思想之源——道家思想和早期儒家思想,乃是同出。領會中道,需在「精一」中辨識「幾微」。

「精一、幾微」做何解?大略說,「精」:時間中的勢域生成性;「一」:

時間中的勢域整體性。而「幾微」則只好說知者恆知,不知者恆不知,用現象學的話來說:知道「幾微」是啥,乃是諸人必須自己跨進去的門檻,別人是沒法幫你的。

補充一點內容:上圖中「萬物負陰而抱陽」的圖示(即下圖)就是「卦象」的由來了。

「卦象」乃是在說:要把所認識到的東西(卦)還原到其得以被生成的勢域環境中去整體把握(象),識得其不斷生成中的精細微妙的變化,如此才能在其「活」中知道「它是啥」。脫離了認識得以生成的勢域環境,這個認識就失「活」了,固化了、死了——一切形上學,都死在「認識脫離了其得以生成的(勢域)環境」。

同樣的道理,如果「卦象」被概念化(即只看到那個卦,看不清那個象),也是同樣的形上學。日常所能接觸到的「陰陽之說」說卦卻很少追溯象,故不足信也。

《老子》文中「摶氣致柔」 「沖氣以為和」之「氣」的含義是什麼?

唯物主義長生派 當你靜修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感知到氣了。但是這個氣還不是沖氣以為和的氣 沖氣以為和的氣是先天之氣,如果模擬,就像原子核的中子,沒有屬性,可以糅合質子和電子,也就是陰陽。不過,附帶說一句,這個自然感知的氣,一般人感知不到,得是修行方面的人才才可以 夏里巴 據老呆我所知 古書上說的 氣 ...

怎樣區別自強和自以為是?

自強,形容起來應該是一種百折不撓的 不論什麼時候遇到困難的第一條件反射是 就算只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哪怕撞的頭破血流也先披荊斬棘闖一遭再說 一次闖不過去,只要還有三寸氣在,就重新調整策略 積攢實力等待機遇再闖一次 凡事反求諸己 絕不怨天尤人的韌性和不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做錯了事情,卻從不反過...

不是很懂這個世界怎麼辦?我以為我理解的和真正的世界好像不一樣?怎樣才能得到心中的答案?

哇啦啦 每個人認識的世界都不一樣,特別是經歷過人生幾大轉折點 不一一枚舉了 世界又會改變了面目,我們的世界由身邊環境決定,經歷的事情多了離真正的世界也就不選了,可能就像統計資料多了才能達到乙個標準值,誰能在太陽剛剛公升起時就看清世界的面目呢? 神馬東東 之所以這個東西叫 世界觀 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