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各地蒙古語發音差距較大?

時間 2021-05-06 22:52:38

1樓:「已登出」

不請自來

蒙古語按今天的情況看,總體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北部的巴爾虎——布里亞特方言,西部的廣義衛拉特方言,中部方言(察哈爾,巴林等),東部方言(科爾沁,喀喇沁等)……

拋開這些因素不提,就算是分布著距離最遠的裡海沿岸卡爾梅克人的衛拉特語和東部的科爾沁方言相比較,使用者直接用各自的方言口音溝通確實存在比較大的障礙,但是用傳統蒙文寫在紙上……其實90%的固有詞是相近甚至相同的,主要的不同在於發音差異和外來藉詞

這樣一來,其實蒙古語雖然存在方言土語的差異,但差異性總體而言並不大……雖然不像哈薩克語那樣幾乎不存在方言的情況,但和漢語到了福建隔座山聽不懂的情況相比,差異還是小太多了

我們可以針對中國蒙古族聚居的幾個地區舉舉例子

(1)鄂爾多斯和烏拉特

這兩個蒙古族部落的聚居地離得並不遠,但是蒙語方言口音存在比較顯著的差異(但是在蒙古人自己看來,其實不影響交流溝通)

鄂爾多斯蒙古人的口音存在t,d子音,h,g子音混淆的情況,到了鄂托克前旗等地會把h發成k。同時存在相當數量的藏語藉詞,比如sambel,bandi等等。

而烏拉特蒙古人的口音接近察哈爾,和旁邊的茂明安四子王差別也不算很顯著(當然也是有區別的)

究其原因在於歷史上兩個部落來自不同的出身,來自的故地不同(烏拉特從呼倫貝爾草原西遷而來,鄂爾多斯部從蒙古國西部到新疆一帶東遷而來),到達現在的駐地後地理上黃河的阻隔,以及明末和整個清代鄂爾多斯部特殊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洗禮所致

(2)甘肅肅北和青海海西

這兩個地區的蒙古人都屬於衛拉特部,距離不算很遠(隔著一座祁連山),人數上都以和碩特人居多。

青海海西州蒙古人的口音中存在一定的藏語藉詞,語法也有影響。他們蒙古語的藏化程度和他們居住地的海拔成正比。而到了海拔超過3200公尺的地區,很多蒙古族不會蒙古語,只會藏語(參見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人的口音有一定的喀爾喀方言的影響,存在一定的藏語藉詞,但遠遠少於青海。

究其原因,不用多說,就是地理(藏族多數人口,雜居)和宗教(藏傳佛教)了

(3)奈曼,庫倫和科左後旗

總是有人把科爾沁方言和整個通遼市劃等號,本人一貫持反對態度。

奈曼旗人的口音有察哈爾口音的遺存,尤其以靠近翁牛特旗一帶的嘎查最明顯。庫倫旗老一輩人的口音有點像喇嘛念經,相對和緩,屬於一種喀喇沁方言向科爾沁方言的過渡。而科左後旗就是科爾沁方言沒得說。

奈曼旗蒙古人大多是明朝開始陸陸續續東遷來的察哈爾萬戶的後裔,和喀喇沁蒙古人從清代前期開始有了交流……今天的庫倫旗一帶在2023年建立了乙個政教合一體制的xireet huriye jasag dalaam hoxuu,實質上屬於宗教人員的領地,直到2023年才政教分離。科左後旗就是科爾沁部南遷形成,歷史上記載也比較多。

究其原因,部落歷史源流和政治制度的不同

(4)克什克騰,巴林右旗,寧城

克什克騰蒙古人的口音接近正藍旗(d,t混淆,h,g混淆),巴林右旗為代表的巴林口音曾經長期是內蒙古蒙古語標準音(2023年以前),有三個前母音,某些詞首的l和察哈爾方言中的n對應,子音的後退同化也很明顯。寧城縣的口音則和書面蒙古語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部分詞彙長母音以書面語直接發音(有古典蒙古語的大量遺存)。

克什克騰蒙古人屬於察哈爾萬戶的後裔,巴林右旗蒙古人是內喀爾喀五部中的巴林部的後裔,寧城縣蒙古人是原喀喇沁中旗喀喇沁蒙古人的後裔……從明末開始,逐漸從不同的地方來到今天的赤峰地區,受限於盟旗制度,彼此交流不多,方言差異加大……同時從清末開始,來自山東和

究其原因,盟旗制度得背鍋了……

時間原因,先說這麼多……真要是深究,能寫兩萬字以上哈哈哈

2樓:威力斯

回答裡各種各樣的解析都有我就不贅述。

但在這裡我只多講乙個最淺顯的原因。清朝時期不同地區的蒙古人是不能相互走動的,即便對遊牧民也只能在旗內劃定的努圖克範圍內游牧。這無疑是給不同地區的文化分化提供了先決條件,也間接的為方言的產生提供了土壤。

而彼時,熟練書寫文字這項技能依然只保留在少數群體手裡,對廣大文盲群眾而言回鶻式蒙古文已經與口語發音產生了脫節。因此作為一種表音文字,它並沒能發揮糾正發音的功能。

小小的感嘆一句,滿洲人的這招分而治之的手段是真特麼狠,完全可以說直接把蒙古人的脊椎給打斷了,並且再也沒能抬得起頭直的起腰。

3樓:盡瞎寫了

科爾沁草原(通遼、興安盟一帶)的蒙古語確實夾雜了些漢語個別詞彙,不過,本人表示大愛!

愛的是你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同樣一事務!

愛的是你會因此反向思維,注意平日忽略的。

愛的是科爾沁草原蒙古語詞彙同樣豐富,偶爾會聽到一些詞義豐富精準極度高的用詞。

愛的是你會覺得世間萬物的生命力豐富美麗,因為科爾沁草原的蒙古語語音很是獨樹一幟,特別。

4樓:烏拉哈德桑

我認為減少了交流,比較閉塞的環境容易形成差異,東西部在瓦剌北元兩個政權下,交往本就不夠密切,在清朝又因為盟旗制度後人口流動更加少,各色方言就開始出現了,而且差異也更大。

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農耕民族比游牧民族更容易出現不同的方言,據我所知哈薩克是沒有方言的(雖然也有一點差距,但和蒙古語內部的差距比起來就微不足道了),而維吾爾就會有喀什、和田、阿克蘇、吐魯番等方言。

蒙古人口流動性變差後,講話也就有了差距。

5樓:

會不會文字是個大前提。

如果懂文字,就從內蒙範圍而言,適應不同地區的口音大概不超過一兩周。

我高中同學來自內蒙各地區,都保留著各自的口音,交流並無障礙。

內蒙各地區蒙語口音之間差別也就和東北話和北京話差距相當。

6樓:UvurMgl EjenErh

凡事講個對比,作為地理跨度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民族,沒有本土化的蒙古人之間的交流(本民族語言來)已經是相比其它民族要容易溝通的多了。

如果都是會母語的人,別說科爾沁和鄂爾多斯,就是跟卡爾梅克(東歐)也能夠交流,只要耐心。

相比之下,我一直不理解中中國人的交流,北方基本還好了,往南一點,隔個縣就無法溝通了。

7樓:Huygens

本人西部蒙古族,會鄂爾多斯蒙語方言。鄂爾多斯蒙語和察哈爾蒙語(標準蒙語)有差別,但是我們能聽懂也會說標準蒙語。很多人,會去蒙古國做翻譯。新疆那邊去的也多。

但是只會科爾沁蒙語,去蒙古應該是行不通的,很少有通遼、興安盟的在蒙古做生意。

科爾沁蒙語,主要是太漢化。很多詞彙借用漢語,卻是用蒙語調念的。比如麵條,西部讀 goimon, 科爾沁讀 miān tiao。

當然無法很快的交流。有時候感覺科爾沁蒙語有點兒北韓語的調調。科爾沁的蒙古袍,也很滿族化,還有很多刺繡。

這些都是長期和漢族、滿族融合而形成的。西部地區,漢化淺。

這是鄂爾多斯蒙古人。

這是科爾沁蒙古人。

是不是感覺服飾差異都很大。科爾沁服飾的漢化,據說也是近100年來的產物。清初的孝莊太后、清末的增格林沁時代,科爾沁服飾和其它蒙古地區都沒太大差異。

背誦蒙古語教材對學習蒙古語有幫助嗎?

你好哇 總比不背的好 為了生存沒有學不會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題主加油 清風 背誦課文對學習外語有絕對的好處,我就是用跟這個方法學習第二外語的。我通常把乙個課文反覆聽50遍左右,然後開啟書看文字內容,學習拼寫和語法。反覆聽課文之後,就可以達到長期背誦課文的目的。因為如果只是通過多讀幾遍背下來,往往只...

怎樣學習蒙古語?

唐甦格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交流不了的那是死語言。蒙古語的書面語和口語,差別挺大的,我沒去過其他地方,在我家這裡差別挺大,盡量多說多交流,這肯定是能進步大大的。我聽說俄羅斯字母那種蒙古文對剛學的好,我也不知道啊,我學的是那種豎著的bosao mongol hele,嘿嘿。 都門無緒 其實一本正經研究語...

如何自學蒙古語

盡瞎寫了 自學?勇氣可嘉!原因見下文 因為書面語言包括發音不見得和實際的就是那麼切合。好多母語兒童對某些發音實在吃力到老師家長抓狂!母語級別的,在生活中交往中還在繼續學習,從交流中,不是書本。有時候突然會聽到乙個很生動準確的新詞或者舊詞新的用法,速速學習的渴望油然而生,馬上習得。所以,有時候甚至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