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裡,聖人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怎麼解?

時間 2021-05-06 21:17:20

1樓:戍成

譯文:所以傳道者理順關係的做法是:思想有變化,行為有篤定。

志氣有屈撓,骨氣有堅韌。永遠使民眾沒有主觀意志、沒有物慾。使那些主觀意志者不敢冒然妄為,放棄僥倖之心,這樣就沒有不能理順的關係了。

虛心實腹,指思想上要接受道的存在。弱志強古,指行為上要遵循道的自然。

2樓:品牌節度使

字面上的意思不難懂。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讓老百姓沒有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好好吃飽肚子,讓老百姓沒有各種不切實際的慾望,好好鍛鍊身體。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老百姓沒有什麼妄想和慾望,那些野心勃勃的人也不敢跳出來搞事(老百姓沒有妄想和慾望,就難以煽動),治理天下時,都是本本分分做事情的人,簡直不要太輕鬆。

莊子說到上古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到三皇五帝時,社會道德開始下滑,伏羲氏演八卦,已經「順而不一」,智詐萌矣,嗜欲漸焉;

到炎帝、黃帝時,社會道德進一步下滑,已經「安而不順」,開始有人不服從治理,譬如神農打共工,黃帝打蚩尤;

到了唐堯、虞舜的時候,下滑更厲害,已是「離道以善,險德以行」,設定法典,安置百官,上古淳樸道德煙消雲散,人們紛紛拋棄純真本性,追求智慧型和知識,治理難度越來越大,出台種種道德規範、法律法規,越發繁雜細緻。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淳散樸,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

心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後附之以文,益之以博。——《莊子·繕性篇》

莊子這裡描繪的就是人類社會從聖人治理天下到智人治理天下蛻變的過程,與老子所說如出一脈。

3樓:六華

配合答主《是非》以及別的答主來理解這個觀點。

養豬可以不讓豬知道的太多,只需要把它餵飽,然後它吃好,養得又肥又壯,然後再賣了。養牛可以不需要讓牛知道的太多,只需要把它餵飽,吃好,然後拉著它去犁地。

其實題主可以看《商君書》,《商君書》基本上就是對題主問的這句話所作的完美解釋。

用於修煉則這句話同樣對自己適用。使自己少欲,吃飽,強健筋骨,然後別人也不敢隨便動你。

4樓:白晝若盡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慾,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虛其心的其為什麼不能是聖人呢?

上文句式,不聖人怎樣怎樣,使得民怎樣怎樣,

下文不應該也是聖人怎樣怎樣才使民無知無慾嗎?

心中驕傲,腹中空虛,志向遠大,筋骨孱弱的為什麼不能是普通君王呢?

聖人之治,是一種對他者的描述,並非第一人稱的我要如何如何,而是聖人這個「他」幹這件事(治理國家),首先(先覺條件)要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然後(結果)使得人民無知(無刻意之知或智)無慾(無刻意之慾)。

承接上文,文意通順。

如果你們非要吧聖人之治,後的「其」理解成「民」的話,那你們告訴告訴我,老子為什麼沒講,怎麼使得民虛心實腹弱志強骨?

那還得是上文,聖人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慾吧?

「常使」前是因後是果,既然聖人之治,自然是聖人做了乙個因得出乙個果。

而這個果的主語必定不是因的主語,因為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的人並不是這個人無知無慾的充分必要條件,兩者甚至沒有實際的因果關係(起碼文中沒有),只有聖人做的虛心實腹弱志強骨,才使得民無知無慾,這種因果關係(就在上文)。

所以這句話只是簡單的提出現象(上文與上上文),得出聖明的君主或人(聖人之治,也可以解做聖明的人,聖字形容詞做狀語,不一定非得是作為名詞的之前存在過的人的稱號聖人,老子從沒提過堯舜禹湯,更沒說他們就是「聖人」,所以我認為這麼解更好)應該效法這個現象的結論,怎麼效法呢?讓自己虛心實腹弱志強骨,從而使民無知無慾,這個無知無慾是治理的結果,是褒義詞,沒有刻意的被君主或社會引發的智慧型和慾望,從而天下太平,和諧安康。

最後乙個點,無非就是實其腹了,首先,實其腹是對應虛其心的,實腹是滿足君主的正當的慾望,虛心是抑制君主的非正當的慾望,這完全說的通。

而且虛心實腹弱志強骨這項技能,讓君主自己來,比讓所有百姓都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簡單一百倍好吧,搞的像使得百姓虛心實腹弱志強骨很簡單一樣,可以捋捋上下五千年誰能做的使得百姓都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的?但說能讓百姓食腹都寥寥無幾,老子要是站在那個時代狀況下給治理國家提這個要求,那字首就不應該是聖人之治,該是神人之治,道德經也不是指導君主,而是在為難君主了,擱這變戲法呢?說做就做?

要不你行你試試?

至於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也好翻譯,知通智(不通智也沒關係)。

」所以使得耍小聰明的人或知道了解君主的人不敢妄為」,否則比如你尚賢,那聰明的人或是知道你尚賢的人就大有可為了,之前的章節也提過。

為無為既讓自己不亂為(尚賢,見可欲等)。

所以我很不理解,如果古代註解道德經是因為想摻雜愚民的私貨,那麼近現代人為什麼仍如此註解道德經嗎?甚至大言不慚的把它當做老子愚民的鐵證?

5樓:梵爹宸爸

讓百姓關注事物本質,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主觀情緒、慾望和意念上,就不容易被那些有歪心眼的人利用和操縱,天下也就好管理了。人之所以不好管,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慾望,管人就要解決這個問題。

6樓:爰方啟行

不上賢,使民不爭;

【○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七十七章)】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六十四章)〔又: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十二章)○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十九章)】

不見可慾,使民不亂。

【○罪莫大於可欲。(四十六章)】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十二章)】恆使民無知無慾也,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三十七章)】使夫知不敢,

【○勇於不敢則活。(七十三章)】

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四十八章)】〔注〕:所用《老子》文系本人以帛書《老子》乙本為底本,參考其他簡帛古本和傳本校補而成。

為了方便起見,在《老子》文後括弧內附上通行本章號。

7樓:

寫乙個有意思的無害解釋,不喜勿噴。

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聖人養「臺」的時候,會讓台心總好像是空著(不強調個人英雄),會讓台上的外圍(群眾基礎)更加雄厚。聖人絕不讓台心漏出氣相,聖人讓台柱子更結實。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聖人提倡在做事的時候不要過分關注技術性的目標和技術手段,也不要過分關注台上總是在臨時發生的氣象。這樣子的話,在人們做事的時候,那些精於技術的人就不敢亂來了。如此,就是「無不治」的前提。

8樓:snake

看文章意思和思想,最後代入當時時代背景去考慮,會更貼切一點。

首先說聖人:在老子時代,實際的「治國者」多是養士,所以這裡的聖人可以理解為治國者,而不是現在常說的品行高階的人。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裡可以具體解釋也可以整體理解為:讓民眾吃得飽飯,但又沒有遠志和個人追求,讓他們有謙卑的心態,同時又讓他們有強健的體魄。

也就是我們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蠢蛋」。

無知:沒有知識和智慧型,也就沒有邏輯能力和判斷能力。

無慾:沒有個人主張和追求。

智者:有見識、有主張的人才。

治:治理,治理好的環境,和平盛世。

倘若讓民眾都是沒有智力又沒有追求的人,那麼那些有見解有追求的人不敢有所個人主張和作為,這樣就沒有混亂的社會了。

原話是:為不為,則無不治。

為:行事、宣傳,作為、積極追求。

宣傳不積極追求思想,那麼沒有什麼不能治理太平。

這是《道德經》的「第三章-不尚賢」中的後半部分,按照我的解釋可以迎合該章前半節「不尚賢,不推崇積極作為和追求的思想」。

《道德經》的「第三章-不尚賢」本來就是給管理者學習的:看看有多少人都是這樣被磨圓的?隨大流,隨到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了,這也是「羊群效應」的展示和應用。

《道德經》深入骨髓抓住矛盾不放,如同硬幣一樣,不管你選擇哪一面,另一面總是不離不棄。所以開片就有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9樓:

知不是現代狹義的知識,是腦子裡想法,當然知識也算想法。

老子全文很多章都提到了類似的觀點,為了人能像道一樣天長地久地可持續發展。

故,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10樓:海軍

其其實大家的理解都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理解這句話的。

我呢是一種很淺顯的認知。我就覺得這句話就是古代君王需要所學習的。

古代為了穩固政權虛其心講的就是讓貧民百姓的心裡面沒有任何想法,只知道吃喝玩樂。食其腹的意思就是說給他吃飽。

弱其志,強其骨可以理解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這樣底下的民眾吃得飽,玩得好,身體健康就不會有一些危險的想法,包括一些遠大的抱負。大家都是這樣的,就算出現少有的智者,他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而告失敗。則無不治,就是說這樣我不去管老百姓不去引導他們,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動,我就叫無為而治。

這些僅僅是個人見解。

還望各位取其精

怎麼理解老子所說的 虛其心,實其腹?「虛其心而實其腹」和王小波提出思維的樂趣你更贊同誰?

幹知大始 虛其心實其腹 就是莊子說的那樣,老百姓什麼都不懂,吃飽了飯悠哉悠哉,鼓腹而游 老莊嚮往的就是這種淳樸 蒙昧的社會。 昕夕草側 老子跟王小波不矛盾。老子勸人不要糾結於功名利祿,吃飽了健健康康就好了。在此基礎上,包容參差多型,有點兒思維的樂趣,就更好。歷史上法家曲解了老子,用帝王之術代替了自然...

道德經中,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如何理解?

約書亞 能夠使他人銳氣有所收斂,能夠潛移默化的化解糾紛,能夠與高尚尊貴的人交通,亦能夠與平凡筒單的人共樂趣,可做到這一切,不是有意的,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戍成 這一篇老子是在講如何以抽象思維去認知不可見的道。這十二個字不可按字面理解。譯文 抑制主觀意志,向它物轉化保持自身能量不滅。接受普遍聯絡,完整復...

道德經有云「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古代人為什麼不無為治天下,反而制定那麼多的律法?

飛不走的掃帚 1.人要群居,且人多了 2.生產需要組織才能更有效生產,需求端才可滿足。3.人不是機器,會影響結果的行為,需要規範。4.由以上三條產生了一系列的規範問題,某程度上形成閉區間,區間的打破根本上還靠生產力的質變 袁簡Grondio 題目中有三大錯誤 1 據帛書原文是 其政紊紊,其民屯屯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