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為什麼厭惡憐憫心和同情?

時間 2021-05-06 15:49:24

1樓:小孩

因為同時代的人愚蠢地一味鼓吹憐憫與同情,尼采索性來了退化,讚揚叢林法則的殘酷。同老子,見下。

老子生活的時代,是很壞的時代……原因:一是理論有謬誤,二是實踐歪曲理論。所以老子才提出無為,無治。

可是我總覺得老子這般說法,是生氣,是絕望,是唱反調,是現狀逼得他往極端走。所以,老子哲學是傷心人語,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讓大家回到原始狀態。(木心文學回憶錄)

2樓:牧風

世有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智,於背道尋道之本真,惑者或心,無意識無困惑。人之為人,道自從心,心若強大,道德為自問之鄙夷,心不強大,道德乃問情之餘物,於之共情者同築世界。

今之於昨,刀鑿斧刻,聖賢之智,矇起智者,書不廢言,言不語書,道於已知而相告,德於同行而共和。山川日落,不廢江河。

3樓:稷山

我只是簡單得認為悲憫同情只是無用的負面情緒,而且這種情緒還會傳染,讓他人感到更多的苦難或讓苦難更加明顯,而我們要做的是盡量消除這種負面情緒,轉而積極得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即我們同情的物件),做一些對他們真正有用的事,並把這種正能量傳遞下去

4樓:

他我不知道。

不過,有些人的同情的確不值得自己用痛苦的人生經歷去換。

另一些人,也就這樣吧。

很多人的同情本身就包含了價值判斷,所以,並不是無條件的。

只能說這麼多了。

可能是同情和憐憫的力量太小以及太有限了。

5樓:皮亞諾餘切

①同情是對強大者的侮辱,畢竟弱小者才是被同情的物件。

②同情不能使得弱者變強,只能使得弱者甘願於弱。

③人只會同情他的同類者,高的同情低的,那麼這個高的也要下落了。

另有,同情是個體化世界的產物:如果你是我,你就不會同情我。(叔本華視角)

6樓:平凡自由成人

同情和憐憫拖延著人類社會的毀滅和新生。

不自知的同情和憐憫並不能幫助人們建立合理的道德,反而會阻礙人類對真正道德的需求,很可能形成虛偽的道德和奴隸道德。

7樓:阪本龍馬

乙個窮人加出來的大學生會過於節儉,過於在意父母的看法 ,因為在他看來他手上的錢都是父母的汗水,畏首畏尾,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8樓:

因為尼采在需要憐憫心和同情的時候沒有獲得過憐憫心和同情,於是他就把憐憫心和同情解釋為一種世間並無必要存在的東西從而讓他自己心裡好受些。

9樓:beinue

因為作為施與者,他對受施與者的同情,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自私與利己主義,因為他的同情最終會演化成自己施與幫助的滿足與快樂,而受施與者如果單純依賴這些贈予,就會貪得無厭,毫無奮進之心,成為逆來順受的食腐動物和一潭死水中的可憐蟲,對於整個人類的奮進與超越毫無意義。

10樓:

恰好研究了很久尼采的哲學思想,

我就來一小段話說明絕大多數人對尼采的誤解:

尼采並不是「單純的如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厭惡憐憫心和同情,而是他覺得命運悽慘的人已經足夠痛苦了,憐憫心與同情會讓這類人陷入更深的困境,所以不應該給予憐憫,而是應該給予超人的勇氣,改變現狀。

反方向理解就懂了。

11樓:張文

他是人啊,會說話,會思考,會行動,我憑什麼憐憫他?關我鳥事?

我們不是要憐憫,而是要同「情」心,「你看,大家生活都不易(省事的說法),還是互相尊重,互相客氣一點吧。」。

12樓:阿花

補充一點:尼采在他的超人哲學中,核心要義就是「崇高」。

崇高的根源是痛苦,但僅有痛苦不足以崇高。

西哲史上如此表達的,尼采不是第乙個,這更像是一種順遂。題主如果讀過《理想國》應該記得,柏拉圖主張驅逐詩人的原因也在於此。

當時詩人們栩栩如生、聲淚俱下地吟誦英雄的災禍時,社會上最好的那些人也會獲得快感,樂此不疲地繼續欣賞這樣的表演。柏拉圖認為詩人就是這樣不斷逢迎著人性中最低劣的部分,他將這種幸災樂禍的心態稱之「哀憐癖」,痛加嘲諷。

我記得中譯本中原文好像是這樣說的:「我們心中應該有桿秤,除了頌神和讚美好人的詩歌之外,不准一切詩歌進入國境。如果我們讓那些甜言蜜語的抒情詩和史詩進入, 統治我們的就將是快感和痛感,而不再是法律和古往今來最好的道理了。

」且先不說他對文藝作出了不當論斷(畢竟亞里斯多德馬上就用《詩學》提出淨化理論,重新定義西方宗教美學基調),就創造新世界的審查標準上看,尼采的超人社會和柏拉圖的理想國,說的就是一回事。

13樓:

真正的強者是不需要同情的,他只相信血和拳頭,任何一絲的同情都無益於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這本就是自然的生存法則。人類自從發明想象之後,在愛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附屬品,同情就是乙個極為寬泛而認同較高的產品。

然而,弱者所獲得的同情往往只是在弱者身上增添了新的傷疤,在成王敗寇的世界,這種同情無疑是一種施捨。

同情與尊重是相對的,選擇了同情,就不會去尊重,同理尊重也是,同情的天平的傾斜,尊重是天平的兩端。或者更深入一點說,你能切身感受別人的痛苦嗎?哪怕站在對方的立場,那應該表現的也是尊重,而不是同情,一體同悲也許只有聖人才可以做到。

所以人們更多的是希望獲得施捨的快感,在施捨與被施捨之間,根本不存在猶豫的可能性,所以佛教也只是說施捨是沒有功德的,沒有說被施捨者其實也是有功德的。如果這種廉價的同情還有猶豫的話,取決於施捨者希望獲得的精神回報和寄託有多大。

然而大眾的同情畢竟是廉價的,愛心氾濫的社會,希望一元兩元的施捨也能產生巨大的回報,這種行為的本質與往佛堂前的功德香捐錢是一致的,希望獲得的槓槓回報更高。

當這種廉價的同情被被同情的一方利用並且做出同情者認為是欺騙的行為之後,這種憤怒轉向是巨大的,放佛被同情的一方拿了人家一百萬一樣。殊不知,其實自己已經把同情當成了收入。

尼采為什麼那麼崇拜叔本華?

庫庫酷酷 僅僅尼采嘛?明明還有 托爾斯泰 屠格涅夫 左拉莫泊桑 普魯斯特 托馬斯哈代 托馬斯曼 康拉德契訶夫 艾略特毛姆 尤金博爾赫斯 弗洛伊德 維根斯坦 華格納薇薇 這些人也都很崇拜叔本華呀 muni 之前一直是不了解尼采,但是手裡一直握有叔本華的書。叔本華更類似於中國的道,以及老子的學說裡的不爭...

尼采為什麼批判理想主義?

題主對理想主義的理解有點太寬泛了,導致不知道尼采到底在批判的是什麼。這裡指的理想主義是柏拉圖的 理想世界 和 理念論 柏拉圖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乙個更高層次的理想世界的投影,這個理想世界由 理念 form 所組成。比如我們看到的一匹白馬,那它就只是 白 和 馬 兩個理念的投影。這種思想放應用於道德...

尼采為什麼認為權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日月忽其不淹兮 雅斯貝爾斯對強力意志有過如此評價 尼采屬於提出存在概念 並以之把握世界整體的形上學家之列,它把 強力意志 當作基本概念。尼采的強力意志形上學若貫徹到底,也屬於以往獨斷論形上學之列。尼采應當包含了以往形上學家的元素。首先,尼采應該是通過模擬歸納的方法從生命的本質是強力意志來推導出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