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不會拼音的情況下,是如何認識漢字的?

時間 2021-05-31 22:00:06

1樓:劉算同

古代最流行的方法就是反切,在反切誕生之前還有「讀若」「譬況」「直音」等方法。

「讀若」就是用讀音相似的字來給被注字注音,也叫做「音若」「音如」等等,如《說文解字》:「莙,讀若威」《漢書注》:「嬗,音如嬋」等。

有時是用同音字做註解,有時候只是用音近的字。往往不太可靠。

「譬況」是描寫字音的發音狀況,一般認為用於讀若之後進行校正。《淮南子注》:「旄讀綢繆之繆,急氣言乃得之。」「蛟讀交易之交,緩氣言乃得耳。」

「直音」在漢代開始出現,就是用乙個同音字來做註解,但是在沒有同音字的時候往往就會束手無策。

「反切」則是從魏晉開始,一直使用到清代。古人首先發現了漢語音節有聲、韻、調三個部分,於是採用用兩個字給乙個字的注音方法,取前一字的聲母和後一字的韻元音調重新拼合成乙個音節。比如「東,德紅切。

」德的d和紅的ong一起拼成了dong。

前面有乙個人提到了字典上長得像筆畫一樣的注音符號,那個是晚清時期才發明出來的,實質上和今天的漢語拼音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2樓:貼著地上飛

篆文先不說,本人以為像甲骨,金文等就是拼音文字,只需會幾十個字母,而且當時大多數字母都是中西通用的,如口,△,↓,V,〉,Y,D,Ⅰ,一,八,o,S,U,F,J,H,M,等,甲骨,金文多由這些構成,見字便知音。參考一下我發的一些貼子,大概可以知道是怎麼回事。

3樓:盛放

知道古代使用的兩種注音方法:

1.直音法:用發音相同或相似的字注音

例:張(zhāng):章(zhāng)

2.反切法:一字的聲母和一字的韻母的兩個漢字來注音例:張(zhāng):知(zh ī)昂(āng)注:1.古人學習都是師生間口口相傳;

2.古人使用的大部分用來注音的文字都是一些常見的簡單字,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觸到,少部分也會很難識別,體現出來了高學歷和低學歷的區別.

4樓:卡爸司機

當你翻開你的字典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像筆畫一樣的符號標註在字前面。以前沒有西文的拼音,但是古人是有中國古代的拼音的。只是近代有了漢語拼音以後,才使用的漢語拼音。

如何在拼音不會的情況下快速掌握打字?

蕾小董 不會拼音那就先學習拼音,因為你完全不會拼音是沒辦法打字的。然後用縮寫打字。最笨的方法是打乙個字母開頭,然後乙個乙個找。如果不學拼音,可以用語音或者手寫。這樣更快且方便噢 曉正嚇一跳糰子 拼音不會,五筆不會,怎麼辦?別著急,其實選擇還是很多的。不曉得你說的是電腦還是手機,我們對電腦或者手機分別...

為什麼古人在肉類蛋白普遍攝入不足的情況下,仍能選拔出大量(數十萬)身體素質優秀的士兵?

蘇奈米TSUNAMI 小麥麩層。小麥胚芽。玉公尺胚芽。豆類。小公尺蛋白質更多。這都是蛋白質啊。動物蛋白不夠。植物蛋白來湊唄。一碗不夠。多吃幾碗唄。清朝。乙個士兵的口糧是兩斤穀物。以前時候說主食多少是說幹的原料多少 二兩玉公尺麵稀飯是多少?1公升 二兩公尺飯是多少?大約五百毫公升礦泉水那麼大一坨正經一...

為什麼人在極度悲傷的情況下,反而不會哭了?

柳絮輕揚 我卻是有這種感受。老娘去世時因為身體的因素,我沒能夠送老娘最後一程。等到清明節回老家為老娘掃墓的時候,不用說號啕大哭,甚至一滴眼淚都沒有了,這難道就是說得悲痛到極點反而不見傷心嗎?我是老娘最小的兒子,和老娘生活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唉!老娘深恩最難報。 小段友 我曾遇到過這種情況,那時我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