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冥有 海 的意思?晦還能通海?

時間 2021-05-31 12:43:08

1樓:神晶

「冥」和「晦」的聯絡大概不是漢語族的發明,照Matisoff他們的結論漢語中的霧 /*k.m(r)ok-s/ 、瞀 /*m-r-uk/ 、晦 /*mk-s/ 、海 /*m/ 、冥 /*me/ 、瞑 /*me/ 、溟 /*me/ 、蒙 /*mo/ 、蒙 /*mo/ 等字均源於原始漢藏語 *mu~r/s-muk「有霧的」「黑暗的」「陰沉的」「雷聲」[1] ,在漢藏語系/泛喜馬拉雅語系裡 *-*-k的分化還是挺常見的。

把有代表性的reflex放到Blench & Post (2013) [2] 提出的漢藏語系/泛喜馬拉雅語系的發生學結構裡,有:

[泛喜馬拉雅語系] *mu~r/s-muk「有霧的」「黑暗的」「陰沉的」「雷聲」

└[(未命名)]

├[(未命名)]

│ └[Nagish]

│  ├[Naga]

│  │ └[C. Naga] *[h]muk「雷聲」

│  │  └[Ao Naga] *ts-muk「雷聲」

│  └[Kuki-Chin]

│   └[C. Kuki-Chin]

│    └[Mizoic]

│     └[Mizo]muk「(顏色)不鮮明的」

└[(未命名)]

├[E.]

│ ├[Lepcha]muk「有霧的」;somu「多雲天氣」

│ ├[Kham-Magar-Chepang]

│ │ └[Chepang]muk- 「雷聲」「大聲」

│ └[Tamangic]

│  ├[Tamang]

│  │ └[Tamang (Sahu)]mukpā 「雲」

│  ├[Manang]

│  │ ├[Manang (Gyaru)]mksl 「霧」;mpa 「雲」

│  │ └[Manang (Prakaa)]mukp 「霧」「雲」

│  └[Thakali]

│   └[Thakali (Tukche)] sorm「霧」;moh「雲」

├[Brahmaputran]

│ ├[景頗]mu「多雲的」;mu「雷聲」

│ └[Konyak] *muk「雷聲」

└[W.]

├[羌]

│ ├[嘉絨]

│ │ └[嘉絨] tarmok「龍」「雷聲」

│ └[木雅]mup 「霧」

├[儂]

│ └[Rawang]mu「雷聲」

└[(未命名)]

├[藏]

│ ├[倉洛]mukpa 「雲」

│ └[藏]

│  └[近古藏]rmu-ba 「天空」「霧」;rmugs-pa 「濃霧」;smug-po 「深紅色」

藏]藏 (拉薩)]mukp 「霧」

├[漢]

│ └[上古漢] *k.m(r)ok-s 霧;*m-r-uk瞀;*mk-s 晦;*m海;*me冥;*mo

│  └[中古漢]moH霧;mk瞀;huiH晦;hiX海;me冥;mu

官話]北京官話]

普通話]u霧;mau瞀;xuei晦;xai海;mi冥;m

└[緬彝-納西]

└[緬彝]

├[緬]

緬 (書面)]hmi「非常黑暗的」;muik「黑暗的」「愚昧的」

└[彝]

├[拉祜]

拉祜 (瀾滄)]mo「雲」;mzmɑ「霧」

└[哈尼-基諾]

Bisoid-哈尼]

Bi-Ka]

Mpi]moi「霧」

2樓:黑白子

第乙個問題,多半是通假字。

第二第三個意思,我個人意見,《尚書·洪範》中有「水曰潤下」一說,好像有點聯絡。這種事情,應該查查《說文》自己尋求一下答案。

3樓:炊餅

北冥稱北海,這個問題要從晦海二字相通說起。看過《山海經》的都能明白,裡面的山不是現在通俗意義的山,海也絕對不是現在通俗所稱的海洋。

實際上,在先秦時期,海最初指的並不是《說文解字》裡的「天池」,即不是如今意義的海洋,而是指荒遠之地,在《廣雅.釋水》裡,海訓作「晦」,《尚書.考靈曜》裡稱作「荒晦無所睹」,《荀子.

王制》裡講「荒晦絕遠之地」,海的「海洋」之義,實際上是引申義,因為古人觀海,極目昭昭,漫無邊際,恰恰是「晦」。

《山海經.海外南經》中「四海之內」,《淮南子.地形》引作「四極之內」,「海」即「極」,荒晦無所睹之地。

《爾雅.釋地》稱四方蠻夷戎狄所居之處為「四海」,《左傳.僖公四年》齊楚召陵之役,楚成王說: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這裡的海顯然不是海洋之海,而是指偏僻之地。

而冥暝晦三字正如題主所說,都有昏暗深遠之義,所以北冥通北海,晦通海。

4樓:李子寒泉

劉文典《莊子補正》中對於冥的相關考證和解釋還是蠻清楚的。

冥應作溟(《莊子補正》中對這一條有說明,比較長,偷個懶就不手打了)。溟,猶海也,取其溟漠無涯,故謂之溟。

嵇康雲:取其溟漠無涯也;梁簡文帝雲:窅冥無極,故謂之冥;東方朔十洲記云:

水黑色,謂之冥海,無風洪波百丈;慧琳一切經音義三十一大乘入楞伽經卷二引司馬雲:溟,謂南北極也,去日月遠,故以溟為名也。

5樓:李休鈞

這是個好問題,不過從小學的角度來解釋不免陷入「無所不通,無所不轉」的境地……這個問題的啟發意義在於《莊子》一書中對於「北海」的名稱與神靈的描述很參差,如《逍遙遊》之「北冥」,《大宗師》之「禺強得之,立乎北極」,《應帝王》之「北海之帝為忽」,《天運》之「北面而不見冥山」,《秋水》之「北海若」,《知北遊》之「知北遊於玄水」。

戰國以降,主北方之神多為「玄冥」,如《呂氏春秋》《尚書大傳》《淮南子》,司馬相如《大人賦》劉向《思古》,甚至漢代的郊祀歌,可以說是國家祭祀中的神靈了。亦可見與「五方」「五行」的觀念關係密切。然而在《莊子》中似乎較為特別,並無與之匹配的另四方的神靈。

而郭璞《山海經注》則以「玄冥」為「禺強」的字。牽合兩神。

「倏忽」為迅疾之義,則出莊生杜撰可知,而《楚辭·遠遊》雲「令海若舞馮夷」可知為楚人舊有之信仰(遠遊也可能是後出的,暫且不論)。

綜上則玄冥、禺強、海若皆北海之神靈,而莊子錯雜用之,似乎可見當時信仰之駁雜。郝懿行認為「玄冥」與「禺京」(禺強的異文)音近相通,可實際上說形近相訛又何嘗不可呢…冥禺玄京不論篆隸大約相差不大。

這三種神名分別與鄒子(齊)以下的五行理論、《容成氏》簡和《山海經》的神靈以及楚地神靈相關聯,前二者又與上古帝系傳說有關…真複雜…這一方面可能是莊子及其後學所處的環境中信仰十分駁雜,也可能是劉向校定新書的時候把不同性質、地域的文獻纂輯在了一起。

以上是一點腦洞,莊子裡的神靈譜系還需要精通先秦史的人去做一做吧……有人做過,忘了。

—————

尷尬的地方在於…有個東西叫南冥…北方水神叫玄冥……那南方咋也叫南冥呢……大概是文學手法吧……所以特別解釋一句「南冥者,天池也」。

6樓:楚沾衣

關於「晦」與「海」之間,或許可從語音上求得淵源。

在六書中,「晦」與「海」的形體構造均屬於形聲字。

許慎《說文解字》釋「晦」為「從日,每聲。」釋「海」為「從水,每聲。」

由此可知,兩者的聲符是一樣的,在上古時代,兩字應該還是同音。

通假的條件是兩個字字音相同或為雙聲疊韻,對字義沒有苛求。

毫無疑問,無論這兩個字字義有無共同處,通假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7樓:何足道哉

我個人認為 @石頭布 的解釋很有道理,海、晦、冥原來都是用來形容夜光雲的

不過如果這個假說是真的,那麼絕對不會只在漢語中留下痕跡,應該在所有黃種人的語言中都存在

經朋友們提醒,冥應該就是手遮日的意思,冥海相通是莊子搞起來的,但是海晦相通依然不是同音假借這麼簡單

海的那邊還是海嗎?這句話什麼意思?

海的那邊還是海,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 平均水深約3795公尺。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公尺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 至於這個段子,在很多文藝作品裡都有啦,王家衛的 東邪西毒 說的是山,但意思是一致的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乙個階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

莊子《北冥有魚》的原文是什麼

尋道樂善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 者,志怪者也。諧 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Mustang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

外貿中的海卡與海派是什麼意思呢?

跨境眼 海派的尾程派送是用快遞配送,海卡則是通過卡車派送到FBA倉庫中。前面的運輸過程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選擇的船運公司根據所在地選擇的不同。一般FBA海派尾程運輸主要是用UPS FedEx兩種快遞運輸,而且不用預約,可以隨時送到FBA倉庫中,所以派送時效是比較快的 不過如果遇上旺季爆倉,那麼就會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