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章為什麼總是被過度分析?

時間 2021-05-31 11:17:04

1樓:嘟嘟不必驚慌

哈哈又是棗樹。通過後文閱讀,再反觀開頭第一段,就不會覺得突兀和毫無意義了。

第一段是很普通的白描。第二段是深夜降寒霜院子清寒詭異的景象。第三段是棗樹無私養育花和夜,守護著花和夜的夢。

第四段是棗樹遭受摧殘不斷變化。第五段是光禿禿的棗樹和黑夜的矛盾與抗爭。

棗樹就像兩個飽受摧殘的無名的戰士,在深夜裡守護著美好的東西,作者為了引起讀者重視所以重複提及,文字裡又能表現出棗樹的倔強和認真。

第一段簡短倔強又似乎很認真的語氣,不對棗樹形象做任何形容,就能和後文呼應,為後文鋪墊,可謂大巧似拙,匠心獨具。

魯迅功力深厚,基礎很紮實。有很多看似瑕疵和「不拘小節」的地方,可能是有意為之。如《狂人日記》,以狂人這一不可靠敘述者視角,行文大多錯別字,邏輯混亂,反而給人以真實感。

魯迅文筆犀利,思想深刻,又狠又準,他的聲譽和影響不僅僅在國內,他的文章特別是精選出來的,可不是鬧著玩的哦。

2樓:于浩洋

正如歷史本身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一旦發生,就定格了,沒人能改變,但是任何個人,黨派,團體,都可以用自己的態度解讀。有些解讀荒謬,搞笑,一本正經,但終歸是解讀的一種

文學和歷史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我們教科書上的解讀隱性的在反應黨和國家的一種價值觀,並不算過度,說白了就是這種解讀是有目的的

你應該有自己判斷,信不信隨你心而定

如何看待魯迅的文章被課本漸漸移除?

紫不染 挺可惜的,不要低估中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學的當時就覺得先生針砭時弊的力度力透紙背,憂國憂民的情懷讓人熱淚盈眶。但是因為當時白話文剛產生不久的緣故,先生的語言用今天的眼光看還是有點晦澀難懂的。如果不是強制要求學習,我可能難以啃下來。感謝課本收錄先生的文章,否則年幼的我對 作家 兩個字的印象還停...

有哪些被中學閱讀理解過度解讀的文章?

但好像沒有例子,長篇的我也記不住那麼多,也懶得查資料。就隨便舉一些短的。比如用 夸父逐日 告訴我們要志向遠大 堅持不懈。比如用 愚公移山 告訴我們要目光長遠。另外啊,說個題外話,反正回答問題的字數這麼少,就當聊聊天吧 我發現乙個 夸父逐日 裡乙個有意思的現象,也不知道是對是錯,夸父逐日 中有一句 北...

你有沒有覺得讀魯迅的文章總是讀不通順的感覺?

魯迅很偉大,文字的思想性和文學性都是超前的和切實的。但魯迅的作品是白話文學的先鋒,那時的白話文確實還沒有規範,所以讀起來不通順,比如孔乙己大約是的確死了之類的話語,還有用一些現在不常用的詞,比如伊,還有一些錯字 在今天看來,當時並不一定是錯的 同時魯迅先生的文字有陌生化的處理,比如一棵是棗樹,另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