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中 斜 字應該怎麼讀?

時間 2021-05-30 20:09:52

1樓:派奇

所以,一首詩裡的其他字都是用現代漢語發音來讀的,結果最後乙個字為了押韻你就用古音去讀了?這不是四不像嗎?

雖然我也讀xia,但我不理解。以及qiang進酒之類的都是乙個道理。

2樓:寫·意

遠上寒山石徑xia

白雲深處有人jia

停車坐愛楓林wan

霜葉紅於二月hua

韻腳一對上才像個絕句的樣子嘛

(非專業文學生,有錯誤望指點)

3樓:泊風

讀xia。唐人不說現在我們說的普通話,而說的是閩南語。閩南語中斜的發音就是xia。

上述回答中,只有不知道這個點的人才會一直叫著要讀xie,不要那麼多讀音。為什麼會是閩南語呢,因為,現在閩南人多是唐時期南下的人,保留著先人的語調。

4樓:

好多專業人士跳出來對著葉韻就是一頓罵,我也是有點驚到了。

我發表一下個人觀點: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如果你愛念著順口,有人管你,你就說:

關你x事,我愛這麼念。同理如果你念了正音被別人笑了,你就按幾位高票答主的話奉還。】

你們都是學音韻的,你們確實專業,但是有的東西可能還是會被約定俗成的。前人總愛定個規定,現在應該有做乙個客觀的記錄者的覺悟,如果大家都按葉韻讀,那麼我們應該默許這種讀音。

你跟別人說計量單位【石】念不念[tan],別人聞言最多白你一眼,誰管你有沒有文化。特別是希望某些非專業人士不要看了一些答主的話,就出去ky別人了。

5樓:祁清籟

問題是上海也不讀xiá /ia/,這只能認為是最接近上海話的普通話讀音而已。

吳語的聲母是有清濁對立的,「斜」作為中古「邪母字」,聲母是濁的而不是清的。

所以上海「斜」字的讀音是/ia/,老派分尖團者讀/zia/。

結論是:普通話讀xié就是了,沒必要扯吳語怎麼讀(因為你不懂的話,很容易扯不明白,給人看笑話多不好 )。

6樓:勾陳囈

此處為外行言論,僅供參考

根據我所見過的詩詞來看,絕句一般在第

一、第二、第四句的尾字押韻。照此,『山行』押韻應在「斜」「家」「花」諸字。

根據 @蠶可入百藥

@彼岸花開 等的觀點,可以先看一下這幾個字在閩南方言中的發音。

以下截圖來自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

twblg.dict.edu.tw/holod

ict_new/mobile/

),圖中拼音採用台羅拼音。

「斜」有三種讀音,詩文中應採文讀,故應念為「si」,近於漢語拼音「xiá」。

「家」有兩種讀音,作文讀應採「ka」,近於漢語拼音「gā」。

「花」亦有兩種讀音,文讀為「hua」,近於漢語拼音「huā」。

照此,尾字均押「a」韻,符合押韻規則。

坊間有一種似乎未經嚴格證實的說法——

閩南地區自唐代起,中原移民開始較大規模湧入,而該地區長期以來由於各種因素較為閉塞,因而閩南方言較多地保留了唐代官話的音韻特徵。

若此種說法確鑿,根據以上簡單考證,在杜牧所在的時期,「斜」確實唸作「si」,至少是押「a」韻。

繼續推斷,若使用現代漢語,在遵循詩詞押韻規則的前提下,將此詩中的「斜」唸作接近閩南方言「si」的「xiá」,是完全合理的。

當然,若此說法並不成立,一切就另當別論了。

其實由此我想到另一件事。

以下是黃庭堅的一首詞(四庫全書本)——

念奴嬌〈〉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桂影扶疎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萬里青天嫦娥何處駕此一輪玉

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淥

年少隨我追涼晩尋幽徑遶張園森木

醉倒金荷家萬里難得罇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倒數第二行的「笛」字,似乎很明顯地不押韻,因而宋代及後世的部分校本認為此係訛誤,改之為「曲」。

可實際上呢?看四庫本的考訂者怎麼說——

陸游老學庵筆記辨其念奴嬌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句,俗本不知其蜀中方音,改笛為曲以葉竹音,今考此本仍作笛字,則猶舊本之未經竄亂者矣。

——所以,這實際上並非官話押韻,而是方言押韻。目前主流學術界,似乎也認同這一觀點。

我為什麼要說這件事呢?

我也不知道,大概只是想說古代音韻考證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吧(廢話)。

答案存檔。

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十九點三十七分答案

7樓:大熊哥哥

斜 zia-sia-sie-ie

家 ka-ka-kia-tia

正常因為相同的韻母搭配不同的聲母後世音變無法押韻。。

普通話就是讀 ie 無法押韻

8樓:山腳下的西西弗

讀詩和寫詩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寫詩絕不可用葉音,那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隨便態度,甚至可以說是音韻學上的虛無主義。但讀詩,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可以使用葉音。

9樓:蠶可入百藥

古音現在蠻多都失傳了。現在閩南語和粵語還是比較接近古語的……比如易安居士的聲聲慢: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zhai?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hei!有同學指出來覺得不押韻。

但讀成這樣: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ze(四聲)?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he(四聲)

就押韻了。

所以這個字雖然很多人度xie,但還是讀xia(二聲)更有味道吧語文老師上課講的,加上一些個人意見,勿噴。

10樓:雪溼舟

我認為還是讀xie更好。

1、在古代,也許」斜「的讀音是「霞」的音。最起碼在韻書裡這兩個字是同部。也許在古代,不是讀xie,也不是讀xia.

誰知道呢。古代又沒有錄音機,我們又不能穿越回去。無法驗證。

再多文獻考據,也無法證明古代的「斜」和現在的「霞」讀音完成一樣。

2、不僅僅是「斜」,其他的大多數字都一樣。古代的讀音和今音不一樣。甚至唐音和宋音、明音、清音也不一樣。

讀音一直都在變,否則中國也不會有那麼多方言了。要讀古音,要以哪個朝代的為準呢。

3、如果為了押韻,就把」斜「讀成」霞「。那要改的太多了。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中的【者】要讀「zha」。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車】要讀cha ,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中的【地】【翠】【水】【外】四個字要怎樣讀才押韻?

4、在很多方言中,保留了古音,如客家話中,斜、車、霞的韻母一樣。

但如果以古音、以方言為準,又要普通話做什麼呢?

11樓:lobelia

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會發現「家」「花」都是押韻的只有這個「斜」不押韻,這是讀音發生改變造成的,不同時代讀音都有較大的改變。我們以前學文言,意思都有很大變化,何況是讀音呢。最早朱熹就提出要用xia這個讀音,這樣子就可以押韻了。

其實這樣是不合理的。我們一般通過方言、古人的記音推斷讀音,或者通過押韻判斷這個字在那乙個朝代是押韻的,但無法非常準確地定音。所以,即使語文課本的注釋讀音是xia.

我也會讓學生直接讀現代的音就好了。這只說明了,在朱熹的時代,斜的讀音已經有改變,而在唐代斜是押韻的。

古音是比較難學的一塊,就平常來說,不用糾結,就讀xie好了。

12樓:siyi fan

寫舊體詩詞的,應該葉韻讀xia

不寫的愛咋讀咋讀,不影響裝逼。

學生黨要考試的,必須按教參來,什麼都沒前途重要,就醬。

補充解釋一下,葉韻讀古人的詩詞,對語感領悟是有幫助的,實際去寫的時候,用平水韻還是新韻是個人自由,寫的好就行,沒有高低對錯之分。

13樓:江漢思歸客

更:xia是沒有任何依據的瞎編亂造,前人早就論述過了。

不知道怎麼讀有辦法啊,你想想平常別人怎麼讀,課上課本怎麼讀,字典怎麼讀不就清楚了嗎。然後你很容易發現大家都讀xie,課本說讀xie,字典也說讀xie。那就讀xie,這個問題可以到此為止了。

xia呢?xia是沒有任何道理的瞎編亂造的葉(xié,不讀yè,不是葉的簡化字)韻音。

有人以為xia是古音,這是大錯特錯。題主給的圖說得很清楚,唐代斜讀zia,其中z是邪母,s對應的濁音。後來濁音清化為s,現代只有吳語等少數方言保留了濁音。

之後麻三高化,這個變化最早見於南宋毛晃、毛居正《增修互註禮部韻略》微韻後註:「《禮部韻略》有獨用當並為通用者,亦有一韻當析為二者所謂一韻當析為二者,如麻字韻自『奢』字以下,馬字韻自『寫』字以下、禡字韻自『借』字以下,皆當別為一韻,但與之通可也,蓋麻馬禡等字皆喉音,奢寫藉等字皆齒音,以中原雅音求之,迥然不同矣。」斜遮等字脫離麻韻,由ia高化為ie。

最後是清代的顎化,z、c、s拼齊齒呼撮口呼時顎化為j、q、x。斜從來沒有xia的讀音。麻三現代多數讀ie,捲舌音之後讀e,與麻二不再押韻。

然而高化正是漢語正常的演化規律。

這樣從中古到現代普通話斜的演變可以表示為:

國際音標:zia sia si i

或漢語拼音:zia sia sie xie (注意第乙個z不是拼音z,表示的是s對應的濁音,普通話沒有自然拼音也沒有。所以這第乙個音其實是無法用拼音表示的。

拼音是專門用來記錄普通話的工具,方言古音經常有普通話沒有的音,所以要用國際音標)

斜的同音字有邪,它們經歷了完全相同的演變,從古到今都是同音字。古代同音的現代依然同音,這才是符合漢語發展演變規律的。而現代讀xia的字與斜從來不同音。

現代讀xia的有來自麻二的霞,有來自入聲的狹,但是它們與斜從來都不同音。無論舒聲還是入聲,現代讀jia、qia、xia、ya的,在古代聲母都是喉牙音,韻母都屬於開口二等。也就是說,從聲母來看,這些jia、qia、xia屬於團音,聲母都由g、k、h顎化而來,與尖音的斜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從韻母來看,它們的介音i是後來產生的,也與斜完全不同。

把斜讀成xia,如何與霞狹區別?

xia這個音是怎麼來的呢?瞎編亂造的葉韻音而已。由於字音不斷變化,古代韻文後世不押韻的多的是(絕不止乙個斜字,絕不止山行一首)。

這個現象古人就發現了,可他們不懂字音會變,無法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只會臨時改讀瞎編亂造押韻的音,這就是葉韻音。比如斜,把主母音改成a不動聲母介音,xia就這樣誕生了。

葉韻有很多很多問題。古代押韻而現代不押韻的多得是,支援葉韻的知道幾個?不說你們,你們的榜樣朱熹都把「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漏了。

知道了韻腳,下乙個問題是,怎麼改?起碼要有個統一的標準吧,灰韻要讀ui還是uai呢(兩種我都見有人葉過)?支微齊韻現代有讀i有讀ui的,怎麼讀?

更不用說支韻還有讀zi、ci、si、zhi、chi、shi、er的,這些怎麼改?朱熹以為友可以葉羽以反,又可以葉羽軌反,脂之合流後以軌只有開合的區別,勉強還能過去;家可以葉谷,又可以葉各空反,這簡直是搞笑了。其實家根本不是韻腳,這是連押不押韻都搞不清。

另乙個問題是,現代押韻古代不押韻的要不要區分?之前已經說過斜霞狹從來不同音。支微齊現代都是i、ui,灰現代是ui、ai,古代是不同的韻,要區分嗎?

上面提到的朱熹葉韻說友葉羽軌反,其實上古軌在幽部,中古在脂韻,中唐之後才與之韻徹底合流;採葉此禮反,禮上古在脂部,中古在薺韻(齊韻上聲),甚至在平水韻中都與之不同,寫過近體詩的都知道。葉韻之荒唐可見一斑。

還有,如果讀詩給別人聽,關鍵是要讓別人聽懂。你把斜讀成xia,把嗟讀成jia,把遮讀成zha,誰懂呵!同樣的理由,我也認為用古音讀也是沒必要的,雖然古音比葉韻好多了。

行字拆開怎麼讀?

ch 彳亍 ch ch 小步慢走或時走時停 獨自 街頭。ch 亍 ch 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樣子。ch 動 象形。小篆字字形象 行 象縱橫相交的十字路。彳 是漢字部首之一,習慣上稱為雙人旁。從 彳 的字多與行走 行為和道路有關。本義 慢步行走 同本義 walk slowly 彳亍中輟。潘岳 射雉賦 彳...

日本人名中的 盛( ) 字,在漢語中應該怎麼讀?

亜恵恵阿由 謝 王贇 Maigo 大神邀。查了一下 平家物語 我覺得應該讀 sh ng。我完全沒看過 平家物語 所以是臨時查的,從這個頁面 朗読平家物語祇園女御 若君 夜泣 伝 聞 白川院 夜泣末 世 清 盛 夜泣 守 忠盛 將來清 盛 歌 送 歌 清盛 名 從這段看,清盛 的名字是來自白川 白河 ...

簡媜 兩字應該怎麼讀?

我的名字裡就有 媜 字。從小到大不管是在家或學校,周圍的人不需任何提示下,直接都是念zhen而非Zheng,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希望我自己的確定能幫到你。 sapereaude 簡媜,國語規範標準音ji n zh n 媜 音同國語 普通話標準音 貞節 zh n ji 的 貞zh n 音 zh n 簡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