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是講萬物平等嗎,如果是為什麼還要修行避免來世做畜生?

時間 2021-05-30 00:28:58

1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證悟以後,說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具有本來具足的那種佛性。

這就是為什麼念佛能成佛的原理之一,解釋的基礎在這裡。

如果說有的具有圓滿佛性,有的佛性不圓滿,就只能說明是有一部分人通過修行能成佛,有一部分人通過修行還是白費。正是因為所有的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型德相,也就是說一切的眾生都有圓滿具足的佛性,才決定了任何眾生通過修行佛法,最後都能夠圓證佛果。

剛才講到《金剛經》在大藏經中的地位,那麼《金剛經》中非常重要的一首偈語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中最後的一首偈語。

「一切有為法」,這裡的「有為法」和「無為法」是相對的。佛經當中所解釋的一切法,無非是兩大類:一種是事相,一種是體性。

體性就是我們說的佛性,佛性是亙古不變的,不因因緣而生,是絕對的,不是對立的,不是誰去創造了它,而是釋迦佛,諸佛發現了它,證悟了它,不是創造的。所以,佛性就像《心經》上講的一樣,特點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無形無相,無善無惡,這是佛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指的一切事相,一切我們能夠撲捉到的,能夠接觸到的事相。就像夢一樣,是幻化的。是緣起的,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像露水一樣是短暫的,也像閃電一樣。

下雨的時候打乙個閃電,在空中是非常短暫的顯現。一切事相都是這樣,都沒有本來不變的自性。

比如用人的壽命來講,有的人活20歲,有的活120歲。那麼活120歲也好,活20歲也好,在佛教講的那個歷史長河當中,那個時空觀當中,應該是非常短暫的。所以《金剛經》中「一切有為法」就是一切的事相,都是變化的,都是無常的,都是趨於毀壞的,就是有生必有滅。

最大的特點是:「成、住、壞、空」,作為有情眾生來講是「生、老、病、死」。這是一切有為法的最大的特點。

《金剛經》就是講到一切的事相是暫時的、是變化的、是無常的,是異於自性而存在的。「應作如是觀」,就是釋迦牟尼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去觀照,應該這樣去理解。《金剛經》是揭示的諸佛如來的體性,體性和事相它是相對的,也是統一的;也就是說體性就是理體,理體是通過事相來揭示的,來顯現的。

體性,假如因緣具足的話,它就會隨著因緣變現一定的事相。

2樓:十里塵華笑春風

不是萬物平等,是眾生平等,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就此佛性平等,但因為未能認識自家本來佛性,迷惑無知中造作種種善惡與非善非惡業,而有外在的種種不同的形象際遇命運與苦樂不苦不樂,形成六道輪迴。所以身在輪迴中,當然就會避苦求樂啊,那就這個避苦求樂而言,也正是佛性在六道輪迴中的一種顯現與標誌,所以就避苦求樂而言,眾生也是一樣平等的,無論六道的哪一道生命,也因此一樣平等的具有避苦求樂的本能,所以你看,人在輪迴中避免做動物,以免承受動物的痛苦,這樣的避苦求樂這不就正好證明了眾生平等了嗎?

水是萬物之源嗎?

jlf 水是生命之源,因為地球上動物,植物,那怕細菌和病毒即各種微生物皆離不開水!那麼是否是萬物之源呢?目前尚無定論,但從水的特殊性考慮除氣,液,固三態外,還有一種常人很少關注的稱之謂結晶水的狀態存在,這就是山水不可分,並以江山代表國家疆域的出典,此話並非只是文字遊戲,而是有物理依據的,即岩石皆有結...

萬物聯絡是普遍存在的嗎?

吳東 世界是普遍聯絡的,設想乙個孤立的事物,永遠不與其他事物發生聯絡,那麼一定無法被人類所經驗 或者量子物理所說的測量 無法被人認識,那麼他一定在人類的經驗世界之外。哥本哈根學派 量子物理的正統解釋 認為,這個與我們相聯絡,由我們的測量 認識方式 決定的經驗世界就是我們世界的全部,就是客觀實在。對我...

萬物皆空,什麼是有意義的。?

James Chiang 意義 是相對於乙個人的價值觀與執著。對張三有意義的事物未必吸引李四。而 自我 需要外在價值來彰顯,所以,每個人雖然價質觀互異,卻都汲汲營營,追逐各自心目中的意義。佛陀看透了這世間的遊戲,反求諸己,對 自我 生起懷疑。沒看透的,放不下的,無妨繼續追求你人生的意義。所以,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