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倡導的無為與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弱肉強食是否矛盾?

時間 2021-05-29 22:42:20

1樓:知音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愛民是為,治國是為,為而無為,則無不治,國有什伯之器,上下其正而慈,守之則固,戰之則勝,為物競乎,強能食乎?

(注:為無為,一頭霧水;為而無為,一天雲散至光明。)

2樓:曹溪一勺

不矛盾。《道德經》宣揚「無為無不為」,「無為」是手段,「無不為」是結果。「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以不爭的方式贏得世界。

弱肉強食可以說是以爭的方式來奪取世界。目的相同,方式不同。

3樓:[已重置]

你站在地上,望著眼前的道路,你說它是直的。

我飄在太空中,我望著你眼前的道路,我說它是彎的。

這兩人的觀點矛盾嗎?

自認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的人類,面對最低等的生物——病毒,顯得如此無力。

矛盾嗎?

而且,關於無為,很多人也理解不了。無為是指什麼事都不做嗎?如果你什麼事都不做,你明顯做了一件叫做「沒有任何行為」的事情。

用現代一點的話說,無為就是「你們吶,不要想,喜歡,弄個大新聞!」

4樓:雁默

不矛盾。

老子之說,非常單純,也不必往玄妙裡去參,更不能以道教之說去悟。

無為者,順其自然也。

物競天擇,亦順其自然也。

所謂"適者",不是靠對抗自然,以取得生存的條件,而是要隨環境而變,就像老子最喜歡的象徵: 水。

水無定形,隨勢而變,環境怎麼變,水就怎麼變,就像有保護色的昆蟲,生存機率大於沒有演化出保護色的昆蟲。

故曰,順其自然也。

物競天擇,就是生物相互競爭,看誰更適應當下的環境,以求生存。

簡言之,愈順應自然,愈有利於生存。

就是這麼簡單。

5樓:知行合一

答案是:不矛盾。原因有二。

第一,我們都知道,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的意思。就算是這個意思,也只能代表懶,跟物競天擇扯不上關係。

第二,我理解的無為是「無慾而為」的意思。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為而無為。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去做了,但是不要夾雜個人慾望。

不抱有目的性。就比如你要種乙個棗樹,常常以棗樹成活、開花結果為成功。因為你對結果有期待,所以是有為。

什麼是無為呢?我只是種了一棵棗樹,如此而已,該澆水膠水,該培土培土,至於結果如何,我並不執著。

為什麼要不執著呢?因為「執者失之」,有執必有失,無執故無敗。

另有答主用的「不干涉」三字很接近,但是還差一點味道。老子的原話是:「輔自然之道而不敢為」,這裡有乙個「輔」字,就說明了並不是冷眼旁觀,也要積極參與的。

但是參與了,你要放下自己的主觀意願,就是在「無我」的狀態下順應自然而為。聽起來是不是很難操作的樣子?恩,難操作就對了。

什麼?你說難理解?呃!

難理解也是對的。

所以無為的這兩個意思,不管哪一種,跟「物競天擇」都不是對立的,不矛盾的。題主這麼問,是因為沒有弄清「無為」的真正意思。

有沒有人好奇怎麼能達到「無為」境界的?有的話贊乙個,下次下山的時候我去網咖接著敲。

6樓:邢峰

不矛盾,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講究的是適應性,你說的弱,有多弱?強,有多強?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很強,土豪的兒子很弱智,你隔壁村的天才小學都沒上完就輟學了。這就是天地不仁。

咱們不談個體,談談群體。人類很強,強到搞不好哪天就弄幾個原子彈就把自己搞沒了。這是自作自受。

如果是彗星撞地球呢?人類瞬間消失。上帝隨便創造一種傳染病就能把人類乾乾淨淨的清除掉。

所以別以為人類有多強,就像襁褓中的嬰兒,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沒了。

7樓:Nick cKing

怎麼會不矛盾呢?當然有矛盾,一定要解釋說不矛盾的,你去寫毛概比較合適。

無為有二個層面,國家治理層面,個人作為層面。

國家治理層面提倡無為意思是守靜不要瞎作為,不要大爭、打來打去搞得民不聊生;同時勸說統治者學天地不為的樣子,才能最後大有作為。這是個路子,是個政見。但實際從戰國後來發展結果來看比較有意思,一方面正是最「爭」最好強的秦國打敗了其它六國統一天下,並建立了帝國制的樣板,後世一代代內骨都學的秦制;另一方面,秦講究法治、講究依法辦事,國王貴族不得隨意干涉,這又是「無為」的一面,執行一套法律,就像製造軌道一樣讓社會自己執行。

個人層面上老子講究守雌、無用;一無所用所以安全,這明顯跟適者生存是不相關的,跟現代社會裡講究競爭、講究讀書學習練就能力職場拼搏也是相反的。可能有用的部分是,如果你掙了很多,一定要低調、顯得對別人「沒有用」,別人才不會打你主意、惹得兒女妻子不安。

乙個「無為」實際用起來含義很多很寬泛,要分析對待取其有指導意義的部分,放棄明顯看起來不合你當下處境的引申和解釋。

8樓:段九離

物競天擇是道是規律但是也有主觀能動性即老子核心思想,柔弱勝剛強。老子是道家,觀其思想更應該是哲學層面。道教與道家還是有大的區別

9樓:餘福餘慶

「無為」是針對人類社會提出的,而一切針對自然界的生態理論對於人類社會總是不適用的。

自然中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萬物從其本性,本身就是自然。自然沒有有為無為的說法。

而人類社會中的「無為」雖然也是從其本性,順應客觀規律的意思,但主要指不刻意扭曲,改變,塑造人的本性,強調不能「過頭」吧。

對於人類社會中的「叢林法則」我認為這是不準確的說法。與自然相比,人類社會的法則太片面,太武斷,甚至很多只是人類的自以為是。這恰恰是「有為」的。

而自然選擇是隨機的,較人類的選擇方式不知道豐富了多少。所以生態學強調更多的是「適者生存」,即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適應,生物與生物的共同進化,這恰與莊子的無用論有微妙的雷同。

這只是我的理解。

10樓:solar yy

首先,中國古典哲學都是寫給統治者看的。道德經對話的是那個禮崩樂壞爾虞我詐的時代欲求不滿的君王。

其次,無為,不是啥也不做。是一種更高視角俯視下的智慧型,是洞察並順從時勢的選擇,是低谷與逆境中的淡泊與堅韌。

第三,弱肉強食和適者生存其實是不一樣的。小強苟且今猶在,暴龍何處稱霸王?

11樓:潘小松

無為其實是老子對於身的修煉的指導思想。

當今的人在看待一些道家經典的時候,缺乏乙個根本的前提就是老子是在講身內的修煉,古代的概念,比如陰陽,氣,都是人修煉的時候的概念,而不是人修身外之物的概念,當然修到一定程度物我不分,那是玄幻的境界了。

所以,你所說的適者生存,弱肉強食是人性層面的矛盾,是人與人的矛盾,這是人不可避免的,道家不會讓人性變得美好,因為這是天道,但是修煉無為可以讓自己避禍,讓自己免受殺身之禍。

我知道很多人讀《道德經》想獲得某種人性生存的智慧型,想稱霸稱王,想權勢滔天。

但是福禍相倚。

至於說物競天擇,你怎麼知道天選擇了你?

萬物確實在競爭,你怎麼知道這種競爭不是天道?

12樓:

西週末到東周是諸侯相互攻伐,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的時代。諸子百家中的政治學說是當時的人應對大亂的時代,提出各自認為的能使社會秩序得以恢復的理論。首要就要解決生存問題,各個國家怎麼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亂世中生存下去。

《老子》或者說《道德經》,它本身主要就是道家學派的一種政治構想。這無為,不是我們老百姓去無為。你無為乙個試試,看看誰給你發工資。

這理論是向統治者們兜售的。他無為,他手下可不是個個都無為,什麼事也不幹了。這在儒教叫聖人垂拱而天下治。

和弱肉強食是否矛盾?這有什麼矛盾的。他無為也不是為了物競天擇,讓老天爺把自己篩掉了。適者生存,他無為也不是為了讓自己不適於生存啊,不是為了讓強者把自己給吃了呀。

別以為人家那個無為就是神仙們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法道一源,你弄本韓非子看看。不用去看那些神仙家們的附會,寫一堆之乎者也的東西。讚美道家多麼玄妙啊,多麼清淨啊。

道教附會道家嘛。還有神棍比如白雲先生靠著這些玩意兒妄想修神仙。

道家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學派。作為乙個政治團體,早就煙消雲散了。道德經也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蓋世奇書。

還是把好熊的話複製貼上到這裡。

所以,道,到底能不能被講清楚,這雖然也取決於講述者,但更加取決於聽眾。甚至對後一種人來說,不講清楚或者講不清楚才是最好的結果,畢竟人生總需要一點神神秘秘、高深莫測的東西,也只有這樣的東西才適合作為乙個人的永恆的精神支柱。也許正是出於同樣的感受,伯特蘭·羅素在談論偉大的柏拉圖的時候,才會以這樣一句話作為開場白:

」頌揚柏拉圖——但不是理解柏拉圖——總歸是正確的。這正是偉大人物們的共同命運。「

所以許多人願意相信(」願意相信「往往就直接和」相信「畫等號了),我們的一位名叫李耳的祖先已經在兩千多年前洞悉了天地間最核心的規律,並且用一種神秘的語言啟示世人,於是,無論是今天的中華民族將要在世界上崛起,還是張

三、李四把自身昇華到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都仰賴於對《老子》這部書的悉心感悟。——熊逸《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 線裝書局

13樓:安公子

個人理解,無為是指不干涉,順應自然的規律,而這個自然規律,這就是道,老君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道是自然規律,而也自然包括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4樓:童川仁杏

無為是指不妄為,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坐吃等死。

物競天擇是指自然淘汰,而不是上帝為了讓自已偏好的那部分活下來拿著槍有意的消滅另一部分。

所以,不矛盾。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有時候統治者錯就錯在用權力將芻狗變成美味或看家守門的惡犬。

百姓能為芻狗,也是大幸。

15樓:

不矛盾。

無為不是指不作為,是指順勢而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你飢餓了,就去進食,這符合無為之道。你很飢餓,故意不進食,這是為,你明明吃很飽,強去進食,這是為。

無為是指順著自然規律,順著世界本來的規則,不要人為逆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是規律之一。

16樓:

開個腦洞

時間是長長的河

但是無論哪種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矛盾

17樓:三符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柔弱勝剛強。

治大國若烹小鮮。

天地之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也。

道家之所貴者乃柔,此柔勝於剛強,實際指的是韌,柔韌之物,雖尖矛利刃而不能勝。

然而同以尖矛利刃擊石,尖矛利刃必有毀折。

所以爭強鬥狠,是屬於強梁者不得好死的,非道家之所尚。

物競天擇,最後能活下來的一定是最有韌性的東西。

這種關係是人與天的關係,至於同類相殘,弱肉強食,這是俗世人與人的關係,本來便是不應該。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與社會公平是否矛盾?

小樓Whisper 不矛盾。首先,沒有絕對意義上的 適者 在某些環境表現為劣勢的基因變異在特定的環境裡可以成為優勢,這也是反駁社會達爾文主義最常見的論點。並且,社會公平更多意義上並不是Absolute Equality 絕對公平 而是Equality of Opportunity 機會公平 這可以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繁殖瀕危動物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首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是乙個生物學領域的專有名詞,只是客觀陳述乙個現象,並不一定就意味著這是政治正確的教條。這個現象就是,生物會朝著適應環境的方向進化,僅此而已。也就是說,適者生存的意思是,生物會朝著最適應環境的方向發展 而非 最強悍的生物才有權生存 也不意味著,最強悍的生物就是最適應環境的生物...

《莊子》中的無為思想與《老子》無為思想 孔子無為思想有何異同?

心理系菜鳥 不請自來。1 孔子的無為是指自然之天的無為,側面突出 事在人為 把天的宗教性轉為人的內在的道德性,以提振人對於道德的責任感和尊嚴感,在面對天命的侷限時可以勇擔大責,奮發有為。也就是說孔子在宣揚天命論的同時,把 謀事在人 和 成事在天 相分離了,即 義命分立 人應該努力實踐仁義之道,因此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