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茶葉 水和茶具,但泡出來的茶葉不如別人泡的好喝,可能是哪個環節出的問題?

時間 2021-05-12 08:01:33

1樓:藝福堂茗茶

同樣的茶葉,同樣的茶具,同樣的水,泡出來的茶味道卻和別人不一樣?很多人都會好奇茶藝師泡出的茶湯為什麼會更加好喝,其實泡出一泡好喝的茶湯沒有那麼多特殊的講究,只是需要牢記泡茶的三大要素:投茶量、水溫、時間

先來總體說一下這三大要素對茶湯品質的影響吧,其實就是從表面上看起來一樣簡單,投茶量,投茶越多,茶湯自然就越濃郁;水溫越高,茶葉內質釋放的越徹底,浸泡時間越長,茶葉水浸出物析出的就越多。

當然,不能說泡好一泡茶就是要多投茶、高水溫、長時間浸泡,不同的茶由於內含物質成分、製作工藝不同,體質也是不一樣的,需要的茶水比、沖泡時間和水溫都是不同的。

再拿舉乙個例子,綠茶茶湯的鮮爽度是評判的重要標準,一般茶水比在1:50左右,水溫也不用太高,尤其是名優綠茶,水溫在85℃左右即可,以西湖龍井為例。

西湖龍井原料鮮嫩,沖泡不宜用太高的水溫,取5g茶葉,85℃左右熱水沖泡,可用玻璃杯沖泡,一是保證茶葉呼吸,留住新鮮,另外本款龍井古法製造,形美色綠,用玻璃杯沖泡也可一邊泡茶一邊欣賞茶葉在水中綻開的形態。

綜上兩款茶的描述其中規律可見一斑,像紅茶、烏龍茶、黑茶這樣發酵程度較深的茶一般茶水比都大,在1:20到1:30之間,要求沖泡水溫較高,時間也長一些,而一般綠茶黃茶需要水溫低一些,茶水比也小,控制在1:

50左右;白茶雖然是不發酵茶,但由於工藝太少,豐富的內質不易析出,也需要較高的水溫激發內含物質。然後對於所有茶類而言,較嫩的原料製茶需要稍低一點的水溫呵護哦。

另外關於沖泡方式,小藝悄悄告訴你乙個好用又顯得專業的小技巧,泡茶普遍講究「高沖水,低斟茶」,字面意思,沖泡的時候找乙個合適的點將壺執於泡茶容器10厘公尺左右沖水,讓茶葉在容器中充分旋轉翻滾,既有利於茶葉釋放內質泡起來又好看。

2樓:香生無何有

假如要細細說來,每乙個因素對茶湯都會有影響。不同的茶,如種類、工藝、年份,在不同的器皿下,如紫砂壺、蓋碗、公杯、茶杯等,需要不同的水溫,投茶量,出湯時間注水方式。

但這還遠遠不夠。假如說要泡出一杯好茶的話。要窮盡,沒有盡頭——

因為除了這些因素外,還有其他因素。如:

不同批次,不同製茶師做出來的同一種茶,會有不同;春夏秋冬不同時間喝起來會有不同;泡茶時,面對不同的人也會不同。另外,你自身身體條件變化,如對香味感知變得精微時,原來的好茶就會讓你喝出更多缺點。

茶不會有乙個像咖啡沖泡的list,說明步驟,就可以把茶泡好。當然,咖啡也不盡然。因為假如真的可以依靠list泡好咖啡,也不會有世界咖啡師大師,評斷優劣好壞。

所以,尋找方法,來實現穩定泡出好喝的茶,方向有誤。

想讓茶泡得好喝,首先得多泡、多練習,在不同的因素對比下來喝;如,同一茶量,100度和90°對比,同一溫度,10克和15克對比;同一茶量溫度,不同器皿對比;等等。

但這些練習最終指向的是,對個人感官敏銳度的訓練。茶,除了氣味,湯感、氣感之外,還有對動作、過程、力度的覺察。比如,手握器皿時,手指手掌的緊張程度,能不能控制出水的流速,精準到什麼程度,能不能不受蓋碗高溫的影響等等。

都是一杯茶泡製過程的影響因素。

感知力經過訓練而得以積累。積累足夠,自然知道茶的答案。最終由經驗獲得一款茶、一杯茶的評價和創造能力。

3樓:者也

首先,任何茶葉沖泡因為茶湯分離時間不同,會形成三種茶湯:1,沖泡時間不夠,有水味道的茶湯。2,沖泡時間合適的美味有效茶湯。3,沖泡時間過長,出現苦澀味道的老湯。

第二,沖泡時間合適的茶湯,在茶水分離時間有乙個時間段:1.進入時間段就出茶湯的,沒有水味,茶滋味稍薄,適合初級茶客。

2.進入時間段中段出來的茶湯是香,韻足的湯,適合所有茶客。 3.

時間段尾期出的湯,滋味濃厚,韻足,可能略帶苦澀味。只適合茶鬼。

第三,不同人泡茶,對有效時間段控制不同,對泡的茶,投茶量,泡茶容器等,熟悉程式不同,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

其實,泡茶是個修心養性的活,說簡單就是上面的道理。要說複雜,許多專業論壇什麼的都是造神達人。

4樓:茶什多

基本上,泡茶三要素(水溫、投茶量、沖泡時間)是基本要素,但具體到某種茶葉和沖泡器具,會出現細微差別,注水方式也有一定影響。此外,日常喝茶,喝到某款茶帶有一定的偶然然,喝別人泡的茶覺得口感柔順細滑,乙個很關鍵的原因在於,別人沖泡這個茶,可能已經泡了100次,水平發揮已經很穩定,而你是初次泡,或者只是才泡幾次,表現沒那麼好,也正常。換言之,假設茶葉、茶具不變,水溫、投茶量和沖泡時間也不變的情況,茶湯的表現跟發揮的穩定性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前人說的:

「無他,唯手熟爾。」

5樓:茶起樂生

對於上面樓主提到的這些因素,在平時的泡茶過程中都有碰到過,分享一下個人的經驗心得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從基礎的泡茶三要素(投茶量/水溫/出湯時間),到沖泡方式/器具/用水/天氣/心情等等,都會影響茶湯的效果。

先說說這核心三要素是如何影響茶湯的:

◎投茶量:茶葉過少,則茶香不足或是水味太重,茶葉太多易致使茶味過濃。投茶量,也即涉及「茶水比」的問題,不同的茶對應的茶水比例是不一樣的。

建議備上乙個小的電子秤,目測是不靠譜的,在沒有培養出「眼力」之前,建議稱量一下,培養對茶葉重量的認知;

◎水溫:

泡茶的水溫,對於茶葉水溶性物質的溢位、香氣的發揮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溫激香,比如同樣一款茶,開水一衝,茶葉的香氣凸顯;而如果用冷水泡茶,香氣就很弱了。水溫直接影響到茶湯的品質,影響茶性的表現、苦澀味強弱的控制上。

水溫的高低,影響著茶性的發揮,進而體現在口感上。比如綠茶用太高溫的水沖泡,茶湯應有的鮮活感覺會降低;而鐵觀音、水仙這類高香型茶如果用太低的水溫沖泡,則無法表現它本身的香氣高揚的特徵。

另乙個很多人都會在意的點:苦澀味,可以通過水溫來控制的。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會減弱。

因而,對於苦味強的茶,可以降低水溫改善,澀味太強的茶,除了水溫之外,浸泡時間也要縮短。

茶葉在水中浸泡時間,也就是出湯時間。出湯時間的掌握決定著茶湯的色香味,如果浸泡時間過短,茶葉的有效成分沒有浸出,茶湯就色淡、味薄、香低;浸泡時間過長,茶湯就會味重、味苦。可以根據茶葉的外形來判斷浸泡時間,若是顆粒類的茶,則第一二泡需要坐杯,稍悶一會兒,才能使其舒展開,茶性得以發揮;而對於細碎的茶葉,因其可溶物析出很快,出湯宜快,不宜浸泡。

以上泡茶的三個核心要素,法無定式,需要綜合運用,比如如果投茶量很少,可以通過延長坐杯時,或者提高水溫,來獲得相應的濃度。

再來說說沖泡手法:沖泡手法不同,同一款茶會呈現不同的味道。沖泡方式體現在注水的高低、快慢兩個維度,注水的高低影響茶湯的香氣,注水速度的快慢影響茶湯的湯感,進而影響一款茶整體的協調程度

有四種不同方式:

高衝快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和空氣的摩擦程度增加,茶葉中的內含物質被迅速喚醒,香氣容易被激發,更充分泡出茶味;高衝快注時水流在空氣中降溫較少,注滿蓋碗所用時間短。這種方式適合用來沖泡鳳凰單叢、武夷岩茶等,這類茶經由一定揉捻,內含物質易析出,需快出湯。

高衝緩注:這是較為普遍常用的沖泡方式,於高處緩緩注水,水流在空氣中降溫較多,沖泡原料細嫩、高香的茶品時適合以此方式高衝激香的同時,可以很好的降低茶湯的苦澀程度,香氣瀰漫,細而悠長

低衝快注:低衝的表現是,緩慢會使茶保持相對的靜止,避免茶葉翻滾,茶湯的香氣下降,茶葉相對較慢溶出,令茶湯的厚度和軟度上公升。低衝快注,則茶味濃儼,香氣較弱

4.低衝慢注:這種沖泡方式,茶味較足,香氣被茶水包裹,層次感缺乏。

因而對於普洱熟茶、茯茶等黑茶,採用低衝緩注的方式,水溫可以得到較好的維持,低衝可以降低水與茶葉的激盪,便於讓內含物質緩緩釋放,泡出綿柔順滑的喉感,茶湯也不容易渾濁。

最後,聊一下終極的解決方法:對茶湯有追求,要想泡出好喝的茶,只有多練習,多琢磨,才能不斷的把握其中各個要素之間的平衡。

6樓:茶多多

口感不夠柔順細滑,主要是沖泡手法,投水量,茶葉質量,三方面決定的。茶葉等級沒問題的情況下,就要考慮,你的沖泡手法是不是用力過猛,動作粗暴。第二,茶少水多,稀釋了茶葉的濃稠度,茶水喝起來口感寡淡,也很難有細滑的味道。

因此,倒出茶湯的時候,手法要慢平穩,盡量不要讓茶水中的物質在相互衝撞,讓他們慢慢的落入水中,口感才是最細膩的。盡量不要讓茶湯變渾濁,我個人認為,慢工出細活,泡茶的心情要平和,不能急躁,把握坐杯燜泡的時間,不能太久,也不能太早。

這是我泡的比較成功的一杯茶,看茶泡就知道它的順滑度有多好了,回甘香醇,順口甜滑。

7樓:趙奕

主要是水質、投茶的比例、水溫、出湯速度四個要素。和注水方式關係小。閩東紅茶指白琳工夫之類的紅茶吧?芽多的話85~95度,沒啥芽的可以100度

8樓:茶觀天下

投茶、注水、出湯、斟茶,這就是泡茶的全過程。泡茶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要泡出一杯好的茶細節上才是真功夫。茶湯的味道與茶葉、茶具、茶水比列、泡茶水溫和時間都息息相關,並且不同的茶葉在泡法和使用的茶具上也有所不同。

1、投茶量和水量對茶湯的影響是一樣的,二者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是茶葉太少水量太多的話茶香不足水味太重,反之則茶味過濃。一般來說100毫公升左右大的蓋碗,放5-7g乾茶,能夠充分體現一款茶的特質。對於新手來說,散裝茶無法確定該投放多少茶葉量,可以自己嘗試放適量茶葉沖泡,覺得淡了或者濃了,那麼下一次沖泡時,心裡就會知道該放多少量。

講究的茶友也會在茶盤邊上備一台克稱,以求投茶量精準。

2、沖泡時間對茶湯的影響也很重要,茶葉浸泡時間的長短可以根據投放茶葉量來調解,茶葉放的多,浸泡時間單些,茶葉少了,那麼浸泡時間就稍微長些,相同的茶葉用不同的注水和出湯的時間跑出來的味道也不相同。

3、沖泡方式相對來說更為複雜,由於每個人的喜好各異,在沖泡的方式上也不盡相同。在注水的手法上、注水時的速度上、注水水線的走勢、軌跡、高低、粗細、等都對沖泡出來的茶湯品質影響很大。

下面說說閩東紅茶的泡法:快速沖泡法,紅茶適合用蓋碗泡,首先沖泡以前應該先用開水把蓋板全部沖燙一遍(這是泡茶前的必備程式),然後再準備3~5克的茶葉,直接放在蓋碗中,要用85℃至90℃的水沖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過高容易燙壞茶葉,把水直接衝入到放入茶葉的蓋碗中,水的數量大約是蓋碗的8成滿,然後蓋好蓋,一分鐘以後裡面的茶湯就能泡好。

那麼喝茶、品茶,到底哪一泡才是最好喝的呢?對於泡茶的口感有這麼一句話: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餘味,九道十道仍回味。事實上第

三、四道也確實才是茶最精華的口感,茶葉剛泡的時候味道還沒出來,泡到

三、四泡時,茶葉已然舒展,茶味也已經出來,這是茶湯滋味最好的時候,泡到後面,茶味漸漸消退,但滋味還是不錯的,仍有餘味。

其實不必太過拘泥於泡出來的味道口感不同,因為即使是相同的茶葉、水、茶具、手法,不同的人泡出的茶湯也會有些微差異,就像在這世界上,沒有一片樹葉是相同的。最好還是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來自行調整,「食無定味,適口者珍」,放到茶葉這裡來也是一樣的道理。

同樣是一杯茶葉水,早上泡的下午還能喝,為什麼晚上泡的第二天就喝不了了呢?

好好喝茶 有相關人士對類似課題做過學術研究.新泡茶水中的茶多酚在充分接觸空氣四個小時左右.茶多酚就完全氧化.並且在口感中有微體現.人體期待的茶多酚進入體液清除過氧化自由基的願望就落空了.讓茶提公升飲水的體驗也打折了.不是每個給你忠告的人都是圖你的錢.準確的忠告是泡過的茶葉或茶水盡快適溫飲用.超過四個...

我想開個二三百平的茶葉店,主要做茶葉茶具茶桌這類。感覺在哪些城市開比較有發展呢?

滿滿滿滿滿滿滿 中國很多中低收入的家庭,會認為家裡不配擺上一套茶具。而你經營的茶具茶桌利潤雖有,要保障長久的盈利,茶!才是最主要的,而且利潤高,長久經營。聯絡在三線城市悠閒一點的氛圍。在一二線城市,人們都太緊張,時間不夠用。都會說沒時間喝茶的。他們會人也喝茶是浪費時間。建議生活環境較為悠閒的三四線城...

為什麼幹竹筍泡出來的水是黑色的?

中叔 嚴格說,好的幹竹筍泡出來的水應該是黃色的。如果泡出來的水是黑色的,一般屬於這兩種情況泡出來的水才會變黑色 用很猛烈的煙火薰的 或者竹筍拔出來以後不及時處理霉變了捨不得丟繼續曬或者用火薰。如果泡出來的水是黑色的竹筍,一般都要聞一聞看有沒有放硫磺?放過硫磺的竹筍,一般不能再吃。如果泡出來的水是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