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草書很多人看不懂,為什麼還要發明草書?

時間 2021-05-12 03:08:38

1樓:雨山

當代來講,比起實用,更多的是藝術欣賞價值吧,跟抽象派畫作是差不多的道理。草書更能表達書寫者的性情,給觀賞者更多的感觸,習草之人自然懂得如何欣賞草書。

2樓:種樹

這問題真白痴。

確實有很多人看不懂草書。

但是,還有很多人能看懂草書!比如我就能看懂,也會寫,還有很多很多人能看懂、會寫。

要看懂草書,需要重新識字,經常還需要辨識繁體字。但是有一定基礎的人很快能學會,畢竟繁體字更加好認,而且有一部分簡化字本身就是草書的結構。

3樓:冷月照天明

不學怎麼看的懂?沒學習過就算是楷書也不會認識。就算寫成楷書,至少也有幾萬個漢字咱不認識,這不是草不草書的問題,這是我們自身的問題。憑什麼認為乙個從來沒學過的東西,就自然能懂呢?

4樓:長康

不能這麼說…準確的說是,草書是現在的大部分人看不太懂草書才誕生的時候就是因為小篆太正規只有如印章官方文書才會用,再就是正規隸書對於平常的人來說又太麻煩所以就像現在的人寫字寫快了一樣形成了不標準的草書——「草寫隸」…在東漢時期已經有有許多人書寫草書並且已經從草寫的隸書慢慢演變為標準的草書即為章草。以至於趙壹寫了第一篇已知的書法理論,反對草書的…《非草書》,是因為有些背離儒家倫理道德的「秩序感」。不過話說回來,實際上,草書的誕生就是為了交流。

章草的時候還是能用於交流的…到了張芝革新為今草再到今草又由二王再次發展,個人意識越來越強。可以說作為乙個美術作品,再實用性與藝術性這個天平上,在藝術性這一邊所加得重量越來越大。再變為狂草,在「顛張狂素」的筆下,變得更加「私人化」。

已經是書法藝術家個人的作品,並不是為了他人看懂,就像倪瓚的山水畫一樣,紙上的視覺影象是屬於「私人」世界的。

所以,草書在創始之初是為了交流、實用。而在發展過程中又因為藝術家個人意識的覺醒而變的私人化,開始轉化為極具藝術性的視覺形象,所以它既能是為了實用又能是為了欣賞與抒發性情,自然能被儲存下來,現在也被王冬齡等人發展。

《裴將軍詩》 顏真卿(唐)

因為許多答主已經用了草寫隸、章草以及今草和狂草的代表性作品了,我就用比較喜歡的書法作品結束答案了。

5樓:梁林

最初出現的草書不是你以為的龍飛鳳舞模樣。開始叫章草,比起當時流行的隸書,章草寫起來又快,又好辯認。

後來出現的龍飛鳳舞的今草,可以說是當時士人,書法愛好者之間流行的一種風尚,愛好,玩意。本來就是很小眾的東西。其本意不是為了讓大眾看明白。

6樓:三樓樓長

首先草書不是「發明」的,它是章草的演化和發展。魏晉時期戰事頻繁,為了公文傳遞效率,逐漸演化出了這一書體。西晉大書法家索靖、陸機都是行軍打仗的將領。

之後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家把這一書體推向巔峰,也得到正統承認。世人只知道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我覺得只有草書才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能代表二王風貌。之後歷經漢唐宋元,無數的書法家從草書裡面汲取營養。

所以草書才是書法正統源頭。日本文字裡面的字型結構就是來自草書的筆畫。現在有人主張學書法先學楷書,再學行、草其實是本末倒置,無數初學者深受其害。

至於說很多人看不懂這個問題,本來書法也不是給普通百姓看的,古代能玩的起書法的非顯即貴,只因筆墨紙硯太貴。現代人別說草書,繁體字能認識的也沒幾個。所以說看不懂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你要想看懂自然能看懂。

你要看不懂就別看了,寫草書不是為了遷就誰的。

7樓:老書

草書一般認為最早出現在漢代西北邊關軍隊內部,那些書吏,軍官傳遞命令和日常管理的書信中使用的簡化書寫符號。然後逐漸形成了書寫規範,所以最早的幾個草書大家基本都是西北邊關的。草聖張芝,敦煌五龍之一的索靖都是西北人。

8樓:

搶答搶答~!其實不光草書很多人看不懂,從古至解放後很多人都看不懂各種字,但不影響字的發明呀。草書的發明可以說和隸屬、楷書乙個道理——書寫的需要。

不光被發明還被大大滴發展了,章、今、狂各種。套句相聲的話:「因為丫漂亮~!」

9樓:木木

一直在學習草書的答主要氣死了。。聽起來言外之意是在問「發明草書不是吃飽了撐的麼?」

古人用草書是因為簡便美觀弊端在於沒有統一標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懂」

其實完善了這一點草書如果去認很簡單這就像英語要達到基本日常交流一點不難但是前提是你得學啊不學當然看不懂啊這麼簡單的道理咋放在草書上就不懂了呢_(:з」∠)_

不要把草書當成楷書的附庸或者是某種字型的過渡草書是自有一套組織和道理的

于右任的「標準草書」 一幫人費那麼大勁就是去把草書標準化的

不過沒想到由於各種原因簡體字一下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我覺得如果是標準草書佔了如今簡體字的地位也不會更差

退一萬步講草書的美學價值是極高的不僅是實用工具也是藝術形式就跟油畫國畫一樣

題外話日本人特別喜歡草書藝術 「標準草書」在日本賣的比大陸好得多不過對其他字型的漢字書法似乎不怎麼感興趣所以呆湾之前屁顛屁顛的把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千里迢迢地送給日本爸爸看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蠢事舔爸爸都舔不到g點真可悲

10樓:站街種馬

方便簡化文案書寫過程,為官僚階層服務。文言老百姓也聽不懂,為什麼現在學的上下五千年之良文全是之乎者也。生活在當今時代,的的確確什麼人都可以接觸到毛筆寫上一寫,買個字帖臨上一臨。

可是古時候你不是達官貴人家的子弟…還想啥自行車啊。

並且這樣說好了。你現在寫的簡體,有不知多少直接脫胎草書。去掉連帶呼應寫正規就是了。

11樓:oaker

有可能類似速記一類的需要吧,比如口述筆錄,在錄音機普及之前,速記一直是乙個技能和職業(就是到現在,中文速記也是一種專門技能,用特殊的打字機),草書在古代應用也並不廣泛。看古帖和敦煌藏經洞裡面的文書的比例的話,草書,章草,佔的比例非常非常小。快寫的話,行書還是比例最大的。

各種書信,手札之類的行書是絕對主力。公文一類的文書,楷書非常多。喪亂帖,祭侄稿,這種強烈情緒下的速寫文字,也還是行書。

12樓:高子

看不懂草書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把草書等同於「連筆字」(加引號是因為書法裡沒有連筆字這個概念,這是一種俗稱),認為草書是寫字的時候把筆畫連起來越寫越快就寫成草書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草書是人為發明的一種符號,並不是隨便連的。只不過這種符號為了方便書寫設計的更容易連起來而已。更像是一種形態上和普通文字有一定聯絡的密碼。

更像是有些人記筆記的時候寫的那種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標記。為的就是加快書寫速度。

舉個例子吧。

現在我們約定c=草,s=書。

那麼我寫出cs的時候,知道對應關係的人就知道我說的是「草書」,不知道對應關係的人用普通漢字的形態去理解就什麼也看不懂,只是兩個彎而已。

而且這種符號有時候會有一對多的關係,即幾個外形相同的漢字草書寫法可能是完全相同的。這個時候還需要閱讀的人通過語義去推測。使用熟練以後其實也並不難。

比如同音字在拼音裡就沒法分辨,但是如果用拼音些一句話,絕大多數情況下仍然能看懂(reng ran neng kan dong, dui ba?)。

所以,看不懂只是因為在用理解普通漢字的途徑去理解草書。有興趣可以買一本于右任的表準草書看看,裡面就總結了前面提到的這種對應關係。其實學起來難度和拼音差不多。

用的多了學起來會非常容易。這樣書寫速度就可以大大增加。

13樓:靳偉

首先題主說對了,草書從古至今都屬於絕大多數人看不懂的。而文字本來就用於資訊交流,大多數人看不懂那就很尷尬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邏輯上只有乙個回答:小圈子裡的人能看懂,所以草書傳遞至今。

本來草書最早是官吏階層,為了應對大量的公文,所以在隸書上進行簡化和快速書寫而發明的。

結果被士人階層這個小圈子所沿襲。他們使用的語言(書面)是模仿上古中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其實他們自己日常也不說;他們追求一種叫做書法的藝術,從而需要掌握多種不同時代的字型和書寫特點。其中就包括草書。

隨著士人階層這個精英小團隊的消亡,懂草書的人只剩下書法愛好者這個團體了。未來草書的消亡也隨時有可能發生。

但好訊息是,草書的部分精髓,已經隨著簡化字方案進入了我們的日常,應該再也不會消失:

14樓:Utopia

相對論很多人都不懂,那麼愛因斯坦為什麼要發明相對論莫言的作品很多人都看不懂,他為什麼要寫

有的型號的槓鈴很多人都舉不起來,為什麼要製作它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神說要有光

於是便有了光

15樓:字渣

因為草書逼格高啊。古代那幫文人,你要不會草書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別人會覺得你是土錘。草書不是給大多數人看的,也不是給普通識字的人看的,想看懂就得有相應的學識

16樓:嗣安

既然甲骨文很多人都看不懂,為什麼要有甲骨文?

沒有甲骨文哪來現在的文字?

草書作為書法發展程序裡出現的一種書體,不是誰「發明」的。

我怎麼記得好像回答過這個問題……

看不懂的東西多了,洛倫茲變換的公式大部分人也看不懂,波洛克的畫大部分人也看不懂,我們中中國人自己的書法,其實大部分人也都是看不懂的,別說篆書草書了,行書隸書,乃至楷書,你也看不懂啊。看不懂不是它們不能存在的理由吧。

17樓:陸陽

無他,草書創制的時候就不是為了給大眾看的,甚至不是給所有識字的人看的。

乙個回覆,寫的有點長,不是針對這個題目的,因與草書有關也放在這裡

有人講草書是繁體的簡寫,這不對。

草書並不是繁體的簡寫。我們今天所說的草書,是指張芝首創的今草及其延續。無論小草、大草還是狂草,大體上說,單字書寫規範沒有太大的變化,變化的主要是書寫者對規範運用的程度。

《草書領要》講草書為篆書之快寫,雖然不能成定論,但比楷書繁體簡寫要更靠譜一些。一般而言,今草出自章草,而章草是隸書或向隸書過渡的日常書寫的小篆在快速書寫過程中簡化和增加筆畫連帶的字型。今草更是去掉了章草中隸字的筆勢,字形更為簡化,筆畫更加圓轉,字間連帶更多,因此,說今草是篆書快寫是有道理的,至少從字形及用筆來看,更多地脫離隸意,圓轉如篆。

另一方面,草書單字的規則即使對於古人,也並非普遍熟識,莫以為古代識字的就一定能識得草書,事實上,除去少數精英和書法大家,大多數古代讀書人認讀草書也是困難的,一些諷刺白字先生的段子說的就是這個事。

再次,草書的單字規則,若從篆書(楷書的繁體也可以)部首去認讀,有著很強的承序性。但是在流傳過程中,一些照貓畫虎不求甚解的人常常不理會這種聯絡,只是從所學的筆畫中依循著寫下去,結果一些本來是按規則來的快寫被訛誤成一些俗寫,日久其與正字的聯絡竟被多數人遺忘,以致不能解。比如「擬」字,俗寫的草字頗類乙個提手旁加乙個」冬「,這種怪異的俗寫看起來與原字毫無聯絡,但懂得草書理法的人,通常不會這樣去寫。

再比如」月「與」邑「做右偏旁時,不識草法的人,都會寫成一樣的三道彎,其實大謬,這兩個偏旁儘管差別細微,但識草者一眼可以辨識。無論古今都有許多人的草書就是瞎划拉,不是草書,是」潦草「之書,甚至錯字連篇。

最後,即使古代書法大家,草書名跡,不合草法的地方也是所在尤多,懷素、張旭並非字字合草法,尤其張旭。明清後,行草流行,即使王鐸傅山這樣的大行家,完全依草法寫就的書跡也幾乎沒有。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看不懂電影?是真的看不懂還是諷刺電影拍的不好?

tugou6 首先,我們需要先回答,好看的定義是什麼?承認電影是藝術的話,就都能理解,藝術這東西很難評價好壞。比如一幅畫排除其他因素 在有些人眼裡價值上億,在有些人眼裡可能花10塊錢你也不願意。電影也一樣,看電影後的感受,這裡面有很多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與你的意識產生了共鳴,它讓你你能理解,你能感受...

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看不懂西方藝術,卻還能津津有味地在博物館裡呆很久?

XTYC 我就是那種啥都不懂,還能在裡面呆很久很久的人。記得第一次到羅浮宮,居然不進去,選擇坐在外面喝咖啡,這絕對能歸為我 旅行中做過最傻X的決定 沒有之一!幸好性差陽錯 命運 又給我一次機會,依然什麼都不懂,但我絕對忘不了當時那種發自內心 I m gonna die here 的感受 啊你看吧 對...

為什麼很多女性看不懂地圖?

小肥abc 看不懂地圖真的不分男女,本人女,地圖於我來說是很簡單的2d變3d再變4d的東西 看不懂的人很大可能是他們不清楚地圖中的東南西北向,最好標註一下乙個絕對的參考方向。其次就是他們缺乏空間幾何思維,他們對於位置的記憶僅限於單一的操作記憶,因此有的人時間長了就忘了怎麼走 如果是對方沒去過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