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儒學自孟子開始僵化」這句話?

時間 2021-05-12 02:11:49

1樓:

你老師也就民科-水準了,還不如我這民科呢

儒家思想的僵化明顯是從白虎觀會議後確認獨家儒術開始的嘛要問誰該為儒家思想僵化埋單,是秦始皇,董仲舒還是漢武帝呢?換成其他人就能避免儒家思想僵化了嗎?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神化皇權,即使是後世激烈反漢儒的宋儒明儒,也不得不接著。為啥呢,應為儒生們需要把儒家思想跟皇權聯絡起來,成為有用的思想。和尚們都還念叨著不依國主,法事難立呢,更可況天然就有優勢的儒生了

要真責問誰該負責,可能就要怪天下只有乙個皇帝了,讓儒生們只有乙個選擇,沒有春秋戰國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豪邁

可鼓吹天下當定於一的也是天下紛亂時的戰國儒生的選擇啊不統一就天下大亂,一統一就死水僵化

這應該就是人類的命運了吧,不是嘛,有點可笑,有點無奈

2樓:劉紫旺

明明就是自孟子開始系統化。

不過我也能理解你的老師為什麼這麼說,立乙個系統同時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其他的可能性。

但是我不能認同僵化之說。

3樓:火澤

「僵化」一詞大有歸罪孟子之意,孟子若是儒學僵化者,那誰是儒學開創者呢?

我們現在稱儒學為孔孟之道,其實是從子學的角度看待儒學,孔子是儒學的開創者,孟子決定性地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漢學古文經學的角度來說,孔子「述而不作」,儒學發展至孔子已經是第二期了。周公制禮作樂乃是儒學的開創者,孔子則是經典文獻的整理者,整理六經,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漢學今文經學的角度來說,孔子托古改制,乃是六經的作者,六經皆為孔子的作品。

宋學的角度來說,道統的歷史開端於伏羲氏,孔子只是道統傳承中的一環。孔子之前的道統傳承者皆是聖王,而孔子無位卻承大統。

如果我們以孔子為儒學的開創者,那麼儒學有著非常深厚而悠久的前史。孔子之後也有創造性的綿澤發展。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的學說得到孟子的十字開啟,儒學才成其為儒學。

今人有的把把孔孟儒學稱為原始儒學,不為無見,儒學可以理解為是孔孟共同創造的。孔子創源,孟子開道。孟子之儒學和孔子之儒學都是活潑潑的,有著源泉滾滾之大氣象。

如果我們說孟子是僵化者,那麼在周孔史觀的視域下,孔子才是儒學僵化的開始。

儒學發展的發展,要點有二:一是對六經、孔孟之思想的不斷詮釋,二是對時代問題的積極回應。

董仲舒是經學、孔孟的詮釋者,也是其時代問題的答題人,他的儒學足以應對漢代的時代問題,因此他的儒學也不能稱之為僵化。同理,朱子的儒學亦是如此。

但是,有所得就有所失,人非聖賢,孰學無過?

4樓:汪達爾薩維奇

僵化與否要看你用的是何種標準了。瓦哈比算僵化麼?人家連穆罕默德本人的墳都打算炸掉呢,教義上也是開創新增內容多過保持原有內容。

但對於阿拉伯各國的民眾來說,瓦哈比來之前大家還能看看肚皮舞之類的傳統表演,瓦哈比來了後女人只能穿罩袍,露個臉都要被石刑。你說瓦哈比這個20世紀才誕生的分支,是把伊斯蘭教搞得更僵化了呢,還是如上面某些樓層的答主所說,更加靈活更抽象了呢?又或者是兩者兼而有之呢?

5樓:宅聞天下

儒學自孔子時代六經中有乙個《易》,還是六經之首,就已經鋪定了後續神棍化的方向

但這不妨礙當年儒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進步,時至今日至少也可以做個裱糊匠(也只能做這個,讓他做再多了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6樓:求索

說這句話的人肯定不知道孟子被官方承認亞聖是在元朝,在宋朝之前,準確地說是指唐太宗之前,儒家是周孔之道,我們熟悉的孔孟之道是在明朝才廣泛流傳。

7樓:龍叔

好像剛好反了吧,儒學應該是從孟子之後才被後人當成流派的。之前的應該叫孔學和孟學,要算也算是子學。是韓非把他們歸成了乙個流派。

8樓:

沒聽說過啊——公羊學了解一下,《春秋繁露》了解一下。

呃,僵化……道德實踐學說從來不存在「僵化」的定性。

呃,每個朝代總有那麼一些不教條固化的人為道德理念的與時俱進而著書立說、招商引資!

還瞎琢磨啥啊!

9樓:日月魚禾

這是典型的「沒有真正的蘇格蘭人」式詭辯。既然是詭辯,自然立於不敗之地。

把儒學換成任意學問,孟子換成任意時間點,都可以看似很有道理,實際上狗屁不通。

道家自列子開始僵化。佛教自龍樹開始僵化。希臘哲學自柏拉圖開始僵化。猶太教自亞伯拉罕開始僵化。天主教自奧古斯丁開始僵化。

儒學自董仲舒開始僵化,自揚雄開始僵化,自鄭玄、王肅、韓愈、王安石、朱熹、王陽明開始僵化。

你甚至隨便挑個年份,儒學自公元532年開始僵化,都能找出一堆看似很有道理的論據。

未曾有百年不變之學問。

用訴諸純潔的詭辯手法,則真正的儒學只有乙個半人懂。乙個是宣揚所謂真儒學、純潔儒學、儒學本意的人,半個是他想象中的孔子。孔子只能算半個,因為不是歷史上的孔子,只是他想象裡的孔子。

凡是與他想法不符,便斥作異端,稱為假儒,要逐出門牆。

訓詁解經成為專門學問,起自漢朝。兩千年以降,無數人孜孜於聖人本意,牽強附會,排斥異己,至於今日。

不關注正確與錯誤,適合時代還是脫離時代,何者有用何者無用;反而斤斤計較於純潔、真正、原本。錯誤的事物,不會因為是純潔的真正的孔子本意,就變得正確。正確的事物,也不會因為被反對或忽略,就不再正確。

無論孟子荀子,還是兩漢讖緯家,又或者王安石朱熹之類現今不討喜的人物,都是儒學史上不可抹殺的一部分。儒學的歷史,儒學歷朝歷代的變革,就是儒學本身,而不是說存在乙個超然物外、永不犯錯、靜靜躺在歷史源頭、能指導人們世世代代的不變的真正儒學。

有錯便認。說一句孔子這句話不妥當,孟子那段論述有問題,儒家此處拿到現在錯的離譜,不丟人。非得此人不是真儒家,這句話不是那樣理解的,孟子後都僵化了、所以他們的錯事不能算在儒家身上,來維護儒家的永遠正確,諱疾忌醫罷了。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0樓:一哥啊

我覺得孔子有些東西,大而空,到達不了孔子的高度,一般人不能理解,也無從下手!讀起來像是一篇心靈雞湯,孟子解釋之後感覺不像是雞湯,變成了每個人做人的準則。

比如說「捨生取義」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孟子解釋了孔子的仁,繼而轉化為仁義,使每個人都知道君子該如何去做,激發了人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

我認為有了孟子,儒家文化更加燦爛了!

11樓:

我個人讀的不算太多,但管窺之下,沒那麼喜歡孟子的原因是,孟子的論述大多以理論和行為規範為主,不論是對君王還是對個人。感覺只是一種君王之「術」或君子之「術」。

孔子則顯得更為性情,熱愛世界,熱愛學習,也更有才華。論述並不限於政治和道德,從天地之道,到生活細節,都有令人回味的言語。因而讀論語樂趣更多。

12樓:少林功夫好耶

仁的側重點不同,你們老師有老師的看法,我覺孟子不僵,長於雄辯那是和對手,私底下我不認為孟子是個愛講話的人。

起碼告子那一段,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摟。。。這不像乙個老頑固的調調,典型的實事求是態度。

13樓:林幻

應該說「儒學自孟子過於理想化」。

儒家的理想主義者不是孔子,是孟子。

孔子在無道時還想東海玩漂流,孟子這種,無道就幹出條道。。。

儒學在孔子死後一分為八,最慘的也最令人佩服的子夏一脈更加務實。

孟子傳自子思子,是曾子一系的,特點就是理想化十足,額,高階神噴大V。

在孟子的世界裡:

人一出生混沌於世,就有性本善,還有四端之心。

人追求理想,那就是「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做官了就是「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

其他更猛的,當著人家國君臉說國君不好好整,就該被中國人暴動拖下去的話就不多說了。

所以綜上所述,孟子並不意味說儒學僵化開始,只是他是孔丘儒學理想細化精煉加強的另乙個版本。

14樓:

這個老師的意思估計跟心學有關,孔子極少談心談性,孟子談了不少心和性,成為宋明理學追溯的遠祖,如果說宋明理學是孔子思想的一次背叛的話,那麼這個背叛是自孟子開始的。這或許是那個選修課老師的邏輯吧,我猜的。

私以為孟子與孔子的確在很多問題上是一致的,個人不認為自孟子開始僵化。

15樓:莫雲深

扯淡孔孟之間最大的差別,是孔子講周禮,孟子不講周禮。

孟子不講禮的原因,是在孔子之後,在他之前,發生了三家分晉這一大事件。

隨後周天子承認了三家的合法性。

周禮作為一種制度,合法性徹底崩潰。

儒家的發展也從孔子的制度重建,轉向了孟子的政治倫理論述。

怎麼看都是更抽象了,更形而上了。

說到底就是不斷地重複近一百多年西方中心主義的謊言,不斷地黑儒家,虛無中國的歷史,破乎天天這種辣雞問題真的看得心累。

16樓:大huge大Giant儒

別亂黑孟三遷,什麼僵化的鍋都甩給他。儒學從誕生起,就是為了返回周禮,為周禮服務,一切語錄都為解釋周禮而存在,要說僵化,也是從孔二妮開始就僵化了周禮,與孟三遷無關。

其實我對孟三遷的一些觀點還是挺認同的,別看我天天黑孔二妮。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個基本上和《商君書》中的,疲,弱,辱民的做法差不多的。只是儒教徒硬是理解不了。

17樓:小錦蓮蓮

其實孔子是個彈性大,做事靈活也比較包容的人。

沒辦法說其他好不好,但是有些時候會覺得孟子是不是為了「理想」會連妻子都容不下的人。

很多人會說孔子看到現代人如何如何就覺得無法教導什麼什麼,感覺這是從孟子之後所帶來的刻板印象。

當然,孔子不是沒有原則的人,可在原則的基礎上,你就算要他接觸野人,他都不會帶有有色眼光看人的。

18樓:朱七

孔子死後,儒家共分八大派系: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二萬散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樂正氏之儒。

其中,顏氏傳詩為道,為諷諫之儒。

孟氏傳書為道,為疏通致遠之儒。

漆雕氏傳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

仲梁氏傳樂為道,為移風易俗之儒。

樂正氏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

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淨精微之儒。

此外還有子思氏之儒(原憲),喜歡作窮士狀,自詡為有道之人;與之相反的是子張氏之儒,虛其外表,最重繁文縟節。

除了這八家,以及被儒生們視為異端的荀儒,還有孔子直系後代們的」孔氏之儒「,詩書禮樂春秋皆習。

我不贊同答主說的儒學僵化了,我認為是儒學進步了,和原有的孔子之學相距甚遠,甚至誕生了荀學這樣的公認儒家大成者。

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你怎麼看待這句話?

剛剛好先生 擁有和失去其實是對立統一的 你在擁有一樣東西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失去的另一樣東西 比如,你擁有了乙個女友,同時你也失去了追求其他女生的權利。同時,你還擁有了隨時會失去她的風險,你失去了一種心靈上的自由 這就很好解釋了,你擁有的越多,你會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包袱就會越重。你痛苦迷茫是因為你自...

怎麼看待失去分享的慾望就是散場的開始這句話的?

遇見 也許是成熟的開始,一些事情不需要再向別人傾訴,學會自我消化,自我調節情緒了 畢竟不是每個朋友都有空和義務去照顧你的小情緒。 韓雨煙 前幾個回答為什麼只侷限於愛情方面呢?我有乙個很喜歡的老師,姓薛。很多人說我喜歡他,說我是青春期的不懂事的孩子。其實,我很清楚,我只把他當作朋友。因為我孤獨到連乙個...

你怎麼看待這句話的?

甜桃 世間上最穩定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從哲學的角度回答,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有關係就一定會產生矛盾。而當矛盾產生以後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會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從而就會有各種轉機或前進或後退。而沒有關係則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沒有關係。有點像繞口令 隨遇而安 父母會老去,會離世!父母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