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裴注有哪些「羅生門」的記載?越多越好並請解釋之?

時間 2021-05-11 19:28:02

1樓:本因坊道的

張嶷,《三國志》本傳裡說他

【慷慨壯烈,士人鹹多貴之,然放蕩少禮,人亦以此譏焉】然後在《益部耆舊傳》裡說

【餘觀張嶷儀貌辭令,不能駭人,而其策略足以入算,果烈足以立威,為臣有忠誠之節,處類有亮直之風,而動必顧典,後主深崇之。雖古之英士,何以遠逾哉!】

最有意思的是,這兩本書都是陳壽寫出來的

《華陽國志-後賢志》:【壽以為不足經遠,乃並巴、漢,撰為《益部耆舊傳》十篇。散騎常侍文立表呈其傳,武帝善之。

再為著作郎。吳平後,壽乃鳩合三國史,著魏、吳、蜀三書六十五篇,號《三國志》。】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個人以為《三國志》是參考資料寫出來的,而《益部耆舊傳》裡面是寫的陳壽本人,直接見到這個人物的感受,所以出現了差別,但是很可惜,《益部耆舊傳》已經只剩下殘頁了,很多陳壽的直接感受看不到了,所以《三國志》是根據資料寫的白開水類的書,《益部耆舊傳》是根據親身感受,寫的自己的意見。

2樓:范范

我倒不認為關於夏侯淵之死是「羅生門」,這個更大可能是為傳主諱。

我們可以具體分析一下夏侯淵和張郃傳的記述。

《三國志夏侯淵》「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三國志張郃傳》「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其後備於走馬谷燒都圍,淵救火,從他道與備相遇,交戰,短兵接刃。

淵遂沒,郃還陽平。」首先,張郃傳和夏侯淵傳都明確說明了夏侯淵守南圍,張郃守東圍。同時劉備派大軍進攻張郃的事情。

張郃傳已經提到,劉備萬餘夜襲張郃所在的東圍。張郃作為副統帥已經親自上陣殺敵。可見局勢已經很不利了。那麼夏侯淵聽聞張郃有難,分一半兵支援也符合夏侯淵傳的記載。

有了夏侯淵所部支援,張郃擊退劉備,這是事實。張郃傳隱去了被夏侯淵所部救援的部分,把擊退功勞算在張郃頭上。

之後,夏侯淵因為南圍鹿角被劉備燒毀,帶親兵去修補。被法正等人看到,因此下令黃忠帶兵突襲。夏侯淵遂死於陣中,這個實際上沒什麼可以質疑的。先主傳、法正傳、黃忠傳也有提及。

《三國志黃忠傳》「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三國志法正傳》「二十四年,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

《三國志先主傳》「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

所以在曹操親自到達漢中後,也將夏侯淵之死歸結於他自己親自帶兵修鹿角,作為主帥不居中指揮,反而去做小兵做的事情。在《軍策令》中,曹操為此表達非常大的不滿。

《三國志夏侯淵傳》「初,淵雖數戰勝,太祖常戒曰:「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魏武軍策令》「夏侯淵今月賊燒卻鹿角。鹿角去本營十五里,淵將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補之。賊山上望見,從穀中卒出,淵使兵與鬥,賊遂繞出其後,兵退而淵未至,甚可傷。

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定軍山夏侯淵之死並不能算是羅生門。

一定要舉乙個《三國志》裴松之注的羅生門。可以參考荀彧之死。

關於荀彧之死,《三國志荀彧傳》記載是以憂薨。《魏氏春秋》是曹操賜空飯盒,荀彧遂自盡。《獻帝春秋》是說到董承叛亂事件之後,伏皇后希望父親伏完能夠參與到推翻曹操計畫中。

荀彧很早就知道此事,但是沒有及時上報曹操。後來荀彧擔心事情敗露勸曹操廢伏皇后,嫁女兒給獻帝當皇后。提到了伏皇后的書信,曹操問他既然知道為何一直不提,因此被曹操所記恨。

之後曹操讓荀彧殺伏皇后,荀彧不從,因此自殺。

《三國志荀彧傳》「會徵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魏氏春秋》「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獻帝春秋》「董承之誅,伏後與父完書,言司空殺董承,帝方為報怨。完得書以示彧,彧惡之,久隱而不言。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陰為之備。

彧後恐事覺,欲自發之,因求使至鄴,勸太祖以女配帝。太祖曰:"今朝廷有伏後,吾女何得以配上,吾以微功見錄,位為宰相,豈復賴女寵乎!

"彧曰:"伏後無子,性又兇邪,往常與父書,言辭醜惡,可因此廢也。"太祖曰:

"卿昔何不道之?"彧陽驚曰:"昔已嘗為公言也。

"太祖曰:"此豈小事而吾忘之!"彧又驚曰:

"誠未語公邪!昔公在官渡與袁紹相持,恐增內顧之念,故不言爾。"太祖曰:

"官渡事後何以不言?"彧無對,謝闕而已。太祖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

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議,彧意不同,欲言之於太祖。及齎璽書犒軍,飲饗禮畢,彧留請間。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

彧卒於壽春,壽春亡者告孫權,言太祖使彧殺伏後,彧不從,故自殺。」《獻帝春秋》的說法已經被裴松之否定了,認為這是對荀彧的汙衊。

臣松之案獻帝春秋雲彧欲發伏後事而求使至鄴,而方誣太祖雲"昔已嘗言"。言既無徵,回托以官渡之虞,俯仰之間,辭情頓屈,雖在庸人,猶不至此,何以玷累賢哲哉!凡諸云云,皆出自鄙俚,可謂以吾儕之言而厚誣君子者矣。

袁暐虛罔之類,此最為甚也。那麼荀彧之死就應該是在「以憂薨」和「空飯盒」之間選擇。荀彧突然就病逝,之前也沒有任何記載說荀彧曾患病。

所以荀彧自殺的可能性很大,以憂薨不太能說的過去。

至於有沒有出現曹操給荀彧送空飯盒,逼死荀彧就無法判斷了。荀彧是乙個聰明人,他很明白曹操突然罷免他尚書令的職位,讓他去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並且無故將他扣留在壽春的意圖。他也很清楚,曹操已經因為稱公事件,徹底與他的政治理想「興復漢室」相違背,走上一條通往權臣代漢之路。

所以荀彧選擇以死明志。《資治通鑑》也是採取這樣的記述。

《資治通鑑》「及擊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操軍向濡須,彧以疾留壽春,飲藥而卒。」

應邀再補乙個:張繡之死。

《三國志張繡傳》和裴松之注引《魏略》就呈現完全不一樣的張繡之死。

《三國志張繡傳》「從徵烏丸於柳城,未至,薨,諡曰定侯。子泉嗣,坐與魏諷謀反誅,國除。」

《魏略》「五官將數因請會,發怒曰:「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繡心不自安,乃自殺。

同樣是突然暴斃而亡,張繡之死疑點很多。因為在剿滅袁氏集團,張繡是出了很大的力。但是在跟隨曹操北上征烏丸卻神秘死去。

《魏略》記載說,張繡是因為曹丕數次罵他害死自己的兄長。但是這個記載是有問題的。

曹丕當上五官中郎將是211年,而張繡死於207年。《魏略》是曹國郎中魚豢所著,那在稱呼曹丕的時候,為何不是文帝而是五官中郎將。

明明在207年曹丕還不是五官中郎將,就算是為尊者諱也該是稱呼為文帝。而且曹丕罵張繡就能把張繡嚇死,這個說法實在是太不可信了。

張繡是曹操時期封邑最大的將領之一。張繡的女兒還嫁給了曹操的兒子曹均。這種情況之下,張繡會因為曹丕的幾句罵就自殺?

曹丕難倒不是曹昂之死的最大收益者之一?曹丕罵張繡的意義何在。

《三國志張繡傳》「太祖拒袁紹於官渡,繡從賈詡計,復以眾降。語在詡傳。繡至,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

官渡之役,繡力戰有功,遷破羌將軍。從破袁譚於南皮,復增邑凡二千戶。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諸將封未有滿千戶者,而繡特多。

只能說張繡之死疑點很多。有很大可能是懼怕曹操而自盡,曹丕有沒有罵過張繡不好說,但是曹操應該是表露了殺機。尤其是袁氏集團的覆滅讓張繡甚為恐懼曹操會找後賬。

在更乙個可能是羅生門的吧。

擊殺夏侯淵,到底是誰的功勞。《三國志》在不同人傳記中記述的情況是不太一樣的。

《三國志法正傳》「二十四年,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

「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曹公西征,聞正之策,曰:

「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三國志黃權傳》「魯已還南鄭,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三國志黃忠傳》「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三國志先主傳》「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下令黃忠出擊的是劉備,完成擊殺的黃忠和其所部。

但究竟計謀是黃權先出的,還是法正提出的就很有意思了。因為法正傳說曹操那邊得到的訊息是劉備用法正計,派黃忠擊殺夏侯淵。但是黃權傳又說這是黃權是最早提出計謀的。

從封賞的角度看,似乎法正、黃忠劉備認可的主要功勞。那麼黃權在這場戰役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就很不好說了。黃權可能同時擔當幕僚和高階統帥的職務,就像夷陵之戰,黃權負責江北大營的指揮一樣。

還有哪些類似《三國志》的遊戲值得推薦?

韓之昱 很適合我回答的問題。下面長文預警,包括十個系列和幾十部遊戲的介紹。預計需要花費15分鐘時間閱讀。三國志 這類遊戲,我將它概括為 領地爭奪式遊戲 這種遊戲的特點是存在 領地 和 軍隊 的概念,遊戲方式可以簡述為 發展領地,派軍隊征服其他領地 這個分類基本也等同於英語遊戲定義下的 Grand S...

《三國志》裡面有哪些耐人尋味的細節?

是非由心 顧愷之 啟蒙注 曰 魏時人有開周王冢者,得殉葬女子,經數日而有氣,數月而能語 年可二十。送詣京師,郭太后愛養之。十餘年,太后崩,哀思哭泣,一年餘而死。這位小姐姐顯然是去盜墓的,只不過準備沒做好因為缺氧暈倒了。當然不幸中的萬幸,她又碰到了一夥同行 從直接送到洛陽給郭女王這一點來看,這些人不排...

《三國志》裴注所引《江表傳》的可信度高不高?

小豬快跑 裴注引用的史料,至少在裴松之看來是可信的,對於爭議性史料,他也會注引中明確指出他的觀點。至少在史學的角度,考古實證可信度最高,其次是信史,其次是各類史料,其次是個人筆記。三國圈有以下扯蛋觀點。1.三國志屁股歪。信史不可信,腦補更可信?2.吳書吳錄專美不可信。裴注在注釋時,對專美自然會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