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為何看不進去?

時間 2021-05-11 07:11:26

1樓:放鹿散仙

終於讀完了瓦爾登湖,要不是立過flag——讀一本書一定要堅持到底,可能早就半途而廢了。

我很佩服那些讀此書且引起情感共鳴的人,這是需要大境界的。可惜,我是個淺薄的人,雖然也讀到了一些亮光閃閃的片段,但總體來說讀得不大耐煩。我想,可能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

一、瓦爾登湖是文學,不是哲學,但作者試圖傳達哲學觀點的意圖非常明顯。所以,我不免以哲學的邏輯來推敲作者的微言大義,但令人痛苦的是,瓦爾登湖就沒有邏輯,天馬行空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或許,這是一種自由奔放脫離束縛脫離低階趣味的寫法,但是我又沒讀出那種快感。

二、瓦爾登湖的生活在物質上極其簡樸,可是作者獲得了精神上的富足。分享自己的感悟是一件美事,但沒必要站在精神的高地上,動不動就批判別人皮袍下面的小。堅持理想主義可敬,但少了悲憫之心就不那麼可愛了。

燕雀不知鴻鵠之志,但蚍蜉螻蟻也各有活法。況且,作者對於社會分工、科技進步、物質追求等的看法過於偏激,不符合辯證思維。

2樓:

我沒看,因為還不到年齡。

但,我看過他的那個小屋和湖泊2023年後的樣子。

輻射4真神作也,你以為瓦爾登湖是個隱士居所,其實只是個遠郊小湖泊

3樓:

跟譯本沒關係,跟英文原版與否也沒關係。知乎上有個特點就是但凡關於某部作品一定會勸人讀xx譯本,勸人讀英文原版。文字只是思想的載具,只要跟原意相差不大其實都一樣。

個人覺得還是心境問題。以前也讀不下去,覺得太枯燥。最近一直在忙,從早到晚沒閒過那種。

臨睡翻翻《瓦爾登湖》簡直是享受。那種悠閒的日子,與天同樂的生活,可能是我這輩子也無法實現的。但通過閱讀這本書確實能找回內心的平靜,彷彿能跟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短暫地脫節一會兒,儘管第二天又會回到忙碌的生活中。

知乎畢竟是知乎,言必扯什麼思想什麼境界,又不是做閱讀。鄙人就是一介凡人,也扯不了那麼高大上。個人感受如果生活夠平衡夠快樂,那確實看不下去這本書。

如果感到被現代社會節奏逼得喘不過氣來,看看這本書還是不錯的。

4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心處於文藝範狀態,讀過之後和周邊朋友交流時有題材;

某個自己心儀的人讀過這本書,特別是男朋友/女朋友;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心靜得下來;

對鄉村有很深的感情,或者厭倦都市生活,對梭羅及文字內容感同身受;

生活自律、自制力比較強的人;

以及喜歡讀書、有愛好寫點東西的習慣的人。

5樓:吉超讀書

因為我們內心浮躁,

因為我們貪婪成性,

因為我們不嚮往極簡生活。

我是因為好奇心開啟了這本書,對於前20%的內容還是認真讀的,後面的就讀不下去了。剛剛讀完這本書,找乙個相關問題來回答一下。

讀不下去不是因為瓦爾登湖,因為我是乙個內心浮躁的人。不只是這本書,我們捫心自問,有哪一本書是逐字讀完的。為什麼會內心浮躁呢?內心浮躁有好處還是有壞處呢?

浮躁和貪婪是有關係的。我們想快速讀完本書,然後獲得書中乾貨。其實即使是逐字讀完也不等於完全理解。書中也提到了我們讀書,認識並不能等於讀懂。

前面認真讀的內容還是讓我有所啟發。這本書更像是梭羅在瓦爾登湖獨居生活的日記。言語中透露著一絲哲理。其實,我們的需求非常低。

看不進去會怎麼樣呢?會帶來自責嗎?沒必要的,我們不會的東西太多,這是正常的。通過現象看本質,如果看出我們的問題,這也是值得的。

《瓦爾登湖》被外界評為好書,記得樊登說過,第一次讀這本書沒讀懂,過了十多年再去讀,發現真是一本好書。

6樓:旺旺碎冰冰

《瓦爾登湖》要心靜才能看進去,睡前看一小段再睡覺特別好。或者喜馬拉雅聽一段更好,速度慢一點,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睡著也沒事,這本書本來就是安定人心讓人遠離城市喧囂的。我強烈推薦喜馬拉雅裡面拿鐵磨牙時刻播講的版本,0.

75倍速聽。我每次心不靜的時候聽一下一下子就靜心了,還能很快入睡,你可以試試。

如果還是不喜歡,別難為自己。也許時機不對,我以前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都看不下去,後來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也許不符口味,換本喜歡看的就好,快活就好,沒必要死磕名著

7樓:灰灰的老婆

不適合太年輕的朋友讀,我是先到b站聽有聲書,從第三部分開始聽,有日本電影《小森林》的感覺,然後再聽第一部分,因為偏講道理,反正我聽完一遍後又立刻聽了第二遍,覺得這書真挺好的

8樓:清晨

竟然順利登陸瓦爾登湖!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是我第三次重啟,三月份買的書,第一次序文沒看完就扔下了,第二次是在燥熱的夏天,勉強把序看完了,正文一頁還沒看完就又扔下了。字跟字都認識,串成一句話就嘰裡咕嚕地看不懂了,頭嗡嗡的。

也就是說經過了春夏,略過秋,直到冬天,這個冬夜,終於,重啟成功。

確實像徐遲說的那樣:「再讀此書,則忽然又頗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好處辨不出味道的章節,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這《瓦爾登湖》毫不晦澀,清澈見底……」

我跟白天黑夜無關(因為前兩次也是在晚上讀),但這反差是同乙個反差。說不清楚為什麼,也忘記之前是怎麼個讀不進去法。跟季節有關,但不是完全關係,是放棄在一條老路上執著地掙扎拐了彎抽離出來的輕鬆感以及重新規劃思考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

這就又扣準了徐遲的序文:「在你思考一些什麼問題時,你才有可能和這位亨利·戴維·梭羅先生一起。」

9樓:Magellan麥哲倫

想想也是,如果拋開世俗所有的得與失,孤身一人,完全融入大自然,披星戴月,飲甘露,食野果,人與大自然合二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擔心太陽的光芒傷害了我的家具,也不用想月亮會讓我不存在的牛奶發酸。三兩個樹墩就是我來客的椅子,人多了就自便,我也沒什麼內心的負擔。我的一切都屬於我,不用浮躁,不用擔心得失,因為我本來也沒有什麼,空氣隨便你呼吸,水源隨你飲用,樹葉隨你摘菜,Sunny隨你享受。

我不被外物所羈絆,就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因為什麼都屬於我又什麼都不屬於我,我們應當是來去自由的。

月亮不會讓我的牛奶發酸,也不會讓我的肉發臭,而太陽也不會傷害我的家具,或者把我的地毯曬掉顏色,倘若它有時候充當了乙個過分熱情的朋友,那麼我覺得躲在大自然提供的什麼簾子後面倒是更經濟一些呢,用不著在理家的細賬上單單增添一筆費用

我在我的房子裡備有三把椅子:一把獨處時坐,兩把朋友來時坐,三把交往時坐。來客結隊而來,不速之客很多,這時也只有那第三把椅子招待他們,不過他們一般只好在屋子裡站著湊合。

女孩子、男孩子和年輕女子通常喜歡到樹林裡去。他們看湖水,看野花,把他們的時間過得很有味道。

生意人,甚至農場主,想到的只是孤獨,只是沒有生意可做,認為我住得太偏僻,這不方便,那不方便;

儘管他們說他們喜歡偶爾在樹林裡隨便走走,但是顯然他們言不由衷。浮躁不安的人哪,他們的時間統統用來謀生或者維持生活;

口口聲聲不離上帝的牧師們,彷彿他們把這個話題壟斷了,因此對各種各樣的觀點就難以容忍了;

醫生、律師以及在我外出時來窺探我的碗櫥和床具的不安分的家庭婦女——某某太太怎麼知道我的床單沒有她家的床單乾淨呢?——還有早已認為跟著職業的老路走最安全的不再年輕的年輕人,他們這些人全都說照我目前的狀況不會有多大出息

10樓:ou c

因為你抱有目的去看。

而且你還要看懂他幹什麼,有什麼目的?

不是說了嗎,他就是去乙個人生活一陣子的,去乙個平靜的地方,而你總喜歡問

"為什麼?"

"這樣做的作用?"

"這樣做的目的?"

你有毒吧,你喜歡騎士戰惡龍,那就去看騎士戰惡龍啊,為什麼行動跟著耳朵走,非要讀什麼"著作"呢?

書難道不是喜歡讀什麼樣的就讀什麼樣的嗎?

還是如網紅店打卡那樣無聊呢?——喜歡吃什麼,需要吃什麼你吃就完了,非得跟風,排半天隊然後買完又抱怨不好吃!

作人真難,難怪有的人總喜歡用"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來耳朵起繭了,只用前半段了"生而為人",我總不理解為什麼你們這麼不想當人,後來才知道你們總喜歡"文藝悲憤"——其實就是抖機靈。

好吧,現在我又得重新審視自己對你們的看法了——你們的確活的很難: 聽人說xx書好,必須打卡,必須看,你就毫不猶豫買了。買來不和胃口,又覺得吃大虧了,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書真爛"。

瓦爾登湖,閒著翻幾章,翻膩了就丟開,就是這麼看的。不需要你苦讀,不需要你費盡心思——這就是一本普通的書。

每個人的思想深度是不同的,我只勸你最好慢慢消化,而不是急功近利,胡亂投醫。

我就是這樣的,前幾章讀的很嗨,後面發現三觀稍有不和,我就棄書了,就是你的瓦爾登湖。

只是令我很不解的是: 買書之前不多翻翻嗎?糟蹋錢,浪費書。

——如果是電子書,當我沒說。

讀書如果是愛好,不應該抱有目的,獲得知識那只是隨手撿的貝殼。如果你是功利的,那技術性的書也有很多,但絕對不是瓦爾登湖。

11樓:

看不下去就丟了吧,這書沒啥意思。

你還算溫柔了,我當年捨不得半途而廢,所以強迫自己看,又被作者羅里吧嗦氣得要死,就一邊看,一邊撕書,捅書,咒罵書,對書做出了各種慘無人道的行為。。。。。。

12樓:水殿風涼

剛把《瓦爾登湖》通篇看完,感覺平淡。要是在以前,如此枯燥無聊的書,翻了十來頁早扔了,現在已經養成百毒不侵之身,啥文體想看就能看下去,不然,聽別人吹牛皮不能插嘴。

不過爾爾

13樓:Solitude

「你能把你的心安靜下來嗎?如果你的心並沒有安靜下來,我說,你也許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靜下來,然後再讀下去,認為它太濃縮,難讀,艱深,甚至會覺得它莫明其妙,莫知所云。」——徐遲

請先找個安靜的環境,使內心達到超然的狀態,再考慮去品讀,去領悟。

梭羅是我的人生導師,永遠都是。

14樓:一條可達鴨

15樓:zhouyao1987

美國《石頭記》

梭羅肯定是看過紅樓夢的。

筆法跟曹公類似。

狗頭保命。

前面的話僅僅是玩笑話。

我還沒看完,看似沒什麼發言權,但是僅僅二十頁紙,作者已經把困惑了人類將近二百年的問題,同樣困惑著今天的我的一些問題,逐個剖析開來。

梭羅就是聖人。就是美國的老夫子。是的,我僅僅讀了二十二頁。我就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我真的感覺他類似我們的孔夫子一樣。

凌駕於一切國家,宗教,人群之上,在用睿智的目光審視這芸芸眾生。並且苦苦探求,生活的真諦。

先站好樓,等讀完來補我的感覺

怎麼理解《瓦爾登湖》?

自釀自飲 梭羅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步。不要拘泥於,他在瓦爾登湖裡撈出了什麼。而在於他所帶來的思想顫動與人類之路。打個比方,圖靈沒有發明筆記本,但是圖靈機是所有計算機的第一步。梭羅也是如此。在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疫情肆虐,消費主義,重商主義等等。有乙個人,朝著相反的方向,走了一大步,這是人類的另一種...

你對《瓦爾登湖》的感覺

hua 看前面的時候,感覺是神作,依舊記得梭羅對資訊傳播的分析,從外國傳來的第乙個訊息可能只是某國公主得了百日咳 但看到後面覺得梭羅有點無腦反對現代化,一些邏輯奇奇怪怪根本說不通.看的實在接受不了 瓦爾登湖這麼小眾的書,以後也只會是小眾的書但現在如此之火,只能說沒人看的時候海子看,是風雅,海子看了跟...

二十歲之前要不要讀《瓦爾登湖》?

Captain 樊登說他三十多才讀了這本書,十幾歲的時候看不下去我17歲就看完了,並且覺得越看越有吸引力 我朋友告訴我這樣的書少看,現在應該多培養大局觀可實際上,他根本就沒看過,他只是猜測 我看過了,他很反感,我們在深夜吵哭了 我知道他很優秀,也不知道這件事誰對誰錯 但我只想說這本書是我看過最好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