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士聞道,能勤而行之,毫無懷疑 中士聞道,卻若存若亡 為什麼有些人聽聞佛法,便決心遵行?

時間 2021-05-10 14:09:51

1樓:

譬如有三位老師教學生。

聽聞第一位老師的課後讓學生勤奮地往仁義禮智聖方面努力。

聽聞第二位老師的課後讓學生感覺可有可無,不當一回事。

聽聞第三位老師的課後讓學生哈哈大笑,笑其不足為人道。

所以我認為聽到內行的上等老師說法就會實行修正,聽到外行的中等老師說法就不當一回事,聽到不在行的夷老師說法就只能哈哈大笑,鬼才信你。

所以這跟聽眾沒關係,是傳道受業者的道行分上中下。

2樓:wherewhenwhy

首先,上中下是按照什麼來區分的呢?領悟能力?我覺得,如果大家都能絕對相信這就是自己所追尋的道,那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執行。

問題就在這個信上。信得程度,決定了執行力(且不考慮懶惰啊什麼的),執行力,即證道的結果負反饋給信,形成閉環,然後才有上中下吧。寫著寫著都成自動控制了。。。

道果然好強大啊

3樓:答案

學習這件事是有甜蜜區的。

看一本書,什麼時候最爽?往往是這本書裡80%—90%的觀點和資訊在你現有的知識框架內的時候。這樣的書看起來會很暢快,(因為它沒那麼吃力,因為大多數內容你都懂。

也不會太無聊,因為它畢竟提供了新知識)。10%—20%的新知識,就是學習的甜蜜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所謂上士,意指他在某一領域具有較高的認知能力和較豐富的知識積累。這個所謂的「道」,對於他來說正處於知識的甜蜜區之中,所以「道」讓他暢快,讓他更加堅定,他自然踐行。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在這個特定領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積累都屬於中等水平,那麼這個所謂的「道」對於他來說可能是有點距離的,他一知半解,有點懷疑,又不敢推翻。心存疑慮,自然是繼續求證,此為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這就沒什麼好說了,乙個完全在知識框架之外的東西,怎麼聽都像個笑話。

聽聞佛法之後,遍決心遵行的人,必然從前就非常適應佛家思想的邏輯方式(此處是選擇問題不是是非問題),甚至可能對佛家思想本身就有所了解。

那麼他在佛法這個領域,本來就是「上士」,所以,接觸到佛法,會讓他產生深深地共鳴感並且更加肯定自己原有的思維方式。故決心遵行。

世上每個人都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哲學,無關對錯,這是人類對甜蜜的嚮往。

4樓:冷色焰火

上中下有強行劃分的嫌疑。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其實這才是聞道後的標準狀態。聞道之後還有得道,還有證道。

從聞道到得道是需要悟道的,悟之一字,裡面就有懷疑的部分。同樣,證道之路也需要不斷地恭心自省,盲目自信、自大其實已經遠離了道。所以如上士那般敏而行之既不容易達到,也不足於取用。

下士聞道大笑之。聞道大笑是膚淺了些,但得道卻無疑是人生一大喜事,人生之境界突然拔公升乙個層次,見到更廣闊更玄妙的世界,實在值得大笑以賀之。

5樓:俠心隱者

不是都回答了嗎?「道不遠人」,「道不可離,離則非道」

說明一下:在下不讀道德經,以上這些,只是耳聞,可能不是原話正因為道不遠人,毫無神秘,所以只能被上士以智慧型所辨識;中士嘛……難道就是醬紫???雖有疑而略有感悟;下士:

喵了個咪的,這也叫道?????日常而已嘛………………道是啥?讓老子來告訴你:

飛天遁地、殺人越貨……呸,是神通廣大、想女人便女人……呸,是隨心自在;等等。就你這?老子只能呵呵了

老子曰:吾之道甚易解,甚易行!而世人不能解,不能行……………………

6樓:

您的問題中是把佛法等同於道

這個是不好的理解方式

還是老老實實學中國古典文化的好,別把尼泊爾和尚的東西往裡摻和但是如果單獨從尼泊爾和尚這邊的說法來看呢

所謂聽了佛法就信的,無非是因為人傻好忽悠。

上士聞道,能勤而行之

這是道德經裡的話,道德經是老子的,老子不信佛信佛教,卻拿老子的東西用,問過老子嗎?

退一步說,這種論調也只是高抬自己為上士而已,屬於王婆賣瓜,無聊得很。

7樓:清風

先回答一下,道是什麼?

道是規律,既然道是規律,為什麼下士聞道大笑之(因為下士不能理解道是什麼,就像有的人只能理解1+1=2,你給他說幾何微積分,他說你是shabi),為什麼中士聞道,若亡若存(因為中士能基本理解,但不能完全明白,更不能隨心所欲的運用,所以你讓他簡單的運用規律行事可以,但是涉及到複雜的應用,他也不明白,這就叫做若亡若存,另外中士的定義也應該包括那些意志不堅,不能控制自己的人),那上士就不用說了吧……

順便提一下,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稱老子為道祖,卻走在老子的對立面,各種迷信,胡言亂語,我通讀老子五千言不下10遍,對老子說的話的理解可以說超脫了很多人了,還有老子也不是神,他的看法也不是全對,比如他提倡的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但是在那樣乙個時代,能科學的提出這些道的觀點已經超越前人無數的進步了,(每個人都有歷史侷限性),所以說五千言是千古奇書不足為過,但畢竟時代已經進步了很多了,再停留在老子的看法不是一種愚蠢嗎?!

孤獨的人為什麼不選擇結伴而行?

我比較喜歡自己呆著。我對朋友的要求也挺高,當然我也有朋友。很要好的朋友,在我心中的地位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但是我覺得我就是無法融入她們。她們和我不一樣,我內向,話少,她們外向,開朗。平時一起走在路上,她們跟她們熟悉的人打招呼,而我卻覺得十分無聊。她們總是去交朋友,而我覺得無聊。不是她們的錯,而是我的...

為什麼恆星都是由較輕的物質組成,而行星卻是由更多較重物質組成呢?

草原風迷 其實,太陽內部的重物質的質量已經超過所有行星總質量之和了。恆星主要由較輕物質組成的原因在於,目前宇宙就是由較輕物質組成的。恆星既然有一定的重物質,就必然吸積更多的輕物質。行星也不是由較重物質組成的,比如木星和土星。類地行星倒是由較重物質組成的,原因在於 太陽形成後發出太陽風,把距離比較近的...

既然說行不上士大夫,為什麼司馬遷還會受宮刑?

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 要麼皇帝裝不知道不管你,要麼你自己了斷。呂不韋就是個好例子,秦始皇下旨譴責他,他知道不好就自殺了。這就是刑不上大夫。不肯自殺的,就只好君主幫你體面了。太史公這個就是,自己不肯死,就只能接受刑罰。 砎於石 刑不上大夫 是奴隸制時代用刑的乙個大概原則。首先,要知道什麼是 刑 刑 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