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Peter Hessler 的作品 River Town ?

時間 2021-05-10 08:11:00

1樓:bxalice

non-fiction最愛

自從讀了river town,徹底入了喜歡上non-fiction閱讀,讀了何偉的所有書(還有一本country driving借給別人了,所以書架上沒有),何偉的文字細膩,視角獨特,更是有不少「笑點」在字裡行間,讀起來非常有趣。不僅如此,還讀了他妻子寫的factory girls,他peace corps同學Michael Meyer的書,他紐約客繼任者Evan Osnos的書(age of ambition,買的kindle版),當然最喜歡的還是何偉的作品。

最後,river town要被陸川拍成電影了……求不毀…

2樓:木椎

我出生的城市萬州,是涪陵下游大約200公里的乙個小城。

這座城市無論是規模、地形、產業、民情還是2023年後的命運,都和涪陵如出一轍。

同樣是在崎嶇的河谷丘陵建起來的商業小城,有著堪比九龍城寨的高度密集人口和永不休眠的喧鬧街市,以及水碼頭的悠久文化

同樣在2023年成為了新生的重慶直轄市的一部分,在三峽工程中老城區的一大半被淹沒,經歷了劇烈的產業衰退和社會混亂,然後又被捲進了狂飆突進的發展浪潮

同樣說著靈動而風趣的四川話,有著豪爽、自傲、狡黠、樂觀的民眾,同樣像海綿一樣吸納著周邊嚮往城市社會的山民,以及在農民工大流散中疲憊而歸的遊子

所以......我幾乎可以說,我就是那個「江城」中生長起來的孩子。

《江城》是我第一本完整讀下來的英文書,那時候我還是乙個高一學生,在一台二手Kindle上一邊對照字典一邊磕磕絆絆地把整本書啃了下來。第一次閱讀時候的感受,時隔多年已經淡忘了,因為後來我又讀了它很多次,每一次的經驗都在重重相加,又被不斷增長的生活經歷重新地解讀和重構。

當我還在重慶的時候,閱讀的體驗總是在因熟悉而欣喜和因無奈而焦慮之間搖擺,何偉所描繪的景象和我所生活的現實總有著微妙的關聯:他遊蕩其中的灰暗街巷,要麼永遠沉入了江底,要麼被明亮的Mall和高層住宅所代替,然而在其間迴響的口音和上演的人情冷暖卻如出一轍;他在小城舊的經濟秩序崩潰的前夜到達,而我所經歷的生活中,資本和權力已經在舊秩序的廢墟上達成新的妥協,但是那些笨拙卻熱情的衛道士和躁動但無畏的創業者在多年後仍然如故。還有夏季雨後的泥土香味,棒棒軍們殷切又空洞的眼神,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卻又被十多年的時間打上了奇幻而多樣的補丁。

可愛的依舊那麼可愛,原本被壓抑的也被解放了很多,但是那些如同夜幕一般籠罩的困窘和各種極其怪異卻錯綜複雜的利益糾纏卻並沒有變化,甚至變得更加詭異。

後來我到了北京求學,再讀這本書的時候,又有了新的體會。我獲得了更多的可能,攫取了更多的資本,我不再需要回到小城求生,也不再擔心那裡的破事搞砸會對我有多少損害。獲得了這種「安全脫離」的機會,再去讀何偉對於我所熟悉而困惑的事情的敘述,無力感似乎少了許多,那些卑劣庸俗之事似乎也顯出了某種美感。

我覺得我和故土還是血脈相連的,然而真的如此麼?或者說我只是在享受被過濾的鄉愁和由距離而產生的安全感而已。相比我的父老鄉親們,我走得太遠,過得又太灑脫了,以至於對彼此而言都成為了乙個模糊的面孔。

何偉對於平凡之人和市井小事誠懇、溫情又富有技巧的敘述是我迄今為止閱讀經驗中最好的。甚至在閱讀過很多人類學民族誌的經典作品後我仍舊這麼認為。這一部分是出於我的偏好,另一方面,何偉對於人的無奈與猥瑣,有著發自內心的體諒和悲憫。

然而,何偉又不只是個做田野調查的人類學者,他也是乙個努力想做點什麼的行動者,即便他的熱情和善良常常會導向乙個荒誕又尷尬的境況,但他依然在迎難而上。這些努力與探索,還有努力而不得的失落、努力了卻鬧出笑話的詭異幽默穿插在他的文字之間,對我這個「江城」的孩子而言,除了一波接一波的閱讀快感之外,還有深深的震撼——那些我因為過於熟悉而忽略的事情,因為畏懼而無視的事情,實際上都是可以被推動著起一些變化的,或者至少可以想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在十幾年前,在我還在襁褓中時,就已經有人試過了。他還是個「老外」呢,他當時應該比我現在要孤獨很多吧。

除了單純的閱讀體驗之外,《江城》對於我個人而言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鼓勵我去真正「身體力行」的做一點事情。比如我高中時候做的關於三峽庫區城鎮移民的調研,引子就是來自何偉當年對於涪陵的考察(當年中二的我還試圖模仿一下他的文風)。一部分的結果總結在了我自己的另乙個答案三峽工程有何利弊?

- 木椎的回答中

除此之外,我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在重慶做的乙個面向高中生的公益夏令營【破殼峰會】,就我個人而言,也算是對《江城》所帶來的情結的一點回應。《江城》將涪陵市井中模糊的眾生還原成一張張生動的面孔,而我和我的朋友們在做的,也是想讓這些躁動不安又孤單無助的同學們有機會能夠有機會看見彼此,聆聽和欣賞彼此。同時,就像何偉在涪陵師專努力做的那樣,從世界的其他角落帶來思想的火焰,鼓勵這些同學突破被日常生活和出身環境所框定的「殼」,瞭望更廣遠的世界。

能從一本書當中看到自己最熟悉的景象和人情,聽乙個原本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老外講自己有所耳聞卻無力面對的現實,最後甚至燃起了一點點勇氣搞點名堂來,也算是很奇妙的經歷了。

我很喜歡River Town,如果有機會,我也很想面對面向Peter Hessler表達我的敬意。

3樓:抄然

他的三本書我都看過,很喜歡。時間久了,有點記不得內容了。但是當時看了很激動。

何偉的文筆有特點,就是乙個老老實實的記敘他眼中的中國,盡量簡單直白,可能和他的中文水平有關吧。反而是一種特點。我覺得很真實。

4樓:

我覺得很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真實存在的。

在乙個地方長期生活之後,我們很容易對生活中荒謬視而不見或者習以為常。

Peter Hessler就是把我們從對荒謬的麻木裡叫醒的那個人。

5樓:

印象最深的乙個情節是:結尾何偉離開前,有個學生給他一盤空白磁帶,希望他把美中國人罵人的髒話錄下來,然後這位外教就老老實實錄了一盤給了那學生。

很想聽一下那盤磁帶。

另外陸川好像表示要把這書拍成電影了,不太看好

如何看待風水?

北風遇海 說實話,我對這種東西本來是嗤之以鼻的 但是我母親去上了省委黨校的遞進班培訓後,居然告訴我他們要專門學這個風水,說是人體是個小宇宙,被一層磁場包裹,和大宇宙有什麼呼應云云 為防大家嗤之以鼻,我就說下,母親是某省廳的黨委書記,副廳級別,而省委黨校的遞進班是要過考的,同時他們的師資配備是從同濟大...

如何看待End to End Object Detection with Transformers?

天天吃 對於歐式空間,position embedding的重要性以及通過mask和position embedding實現多模態的attention 參考 https zhuanlan p 146454731 李韶華 新鮮出爐的slides。知乎沒辦法匯入ppt,就傳圖了。Slides已上傳到ba...

如何看待DARLING in the FRANXX第二集?

郁仁 明明都是喜歡的元素,可為什麼就是讓我開心不起來。才放了兩集。少年少女,超級系機械人,末世與牢籠,隱約覺察到的社會實驗,背後的集團及其目的,NERV的長電梯,還有。性暗示。好吧,是性暗示,使我焦躁與自我困惑的,是明明放在別的番里也許會引我或捧腹或莞爾的性暗示。未成年人,已然物化了的少女,處於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