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業餘愛好者怎樣判斷自己的聲部?

時間 2021-06-05 21:10:37

1樓:齊格弗里德的動機

如樓上所講換聲點是相對直接的判斷方法。可理解為歌唱到換聲點附近或之後的音,歌者的感受與聲音的狀態會發生變化(感到吃力無法保持延續平穩的聲音質量聲音變得不悅耳甚至破音) 從而需要加入換聲的技術(也有老派的方法是把基礎打磨好了氣息流動鬆弛等等到了換聲點聲音自然會轉到換聲需要的位置)。

以上有些囉嗦的講了我對換聲點的理解。以換聲點來區分聲部是聲樂教學中常見的辦法但要注意並不是能唱高音就是高音聲部。 據說偉大的男低音夏利亞賓(印象裡好像是他不確定)能唱男高音的高音甚至唱男高音歌曲的段落。

但他並不是男高音只是因為他方法牛並且天賦異稟,他的正常音色與應用音域還是男低音。

判斷聲部音色是重要的因素。

比如低聲部聽起來更寬厚低沉聲音的色彩更暗淡高聲部則更明亮高亢。判斷音色需要判斷者在有健康良好的聲樂審美的基礎之上,有一雙好耳朵與豐富經驗來判斷音色更符合哪一聲部與型別。同時發揮出自己的音色是建立在正確歌唱方法之上的。

著名的男高音科萊裡曾以男中音的聲部演唱過一段時間。我猜想是因為他音域寬厚色彩偏暗被判斷為男中音。他大概在三十歲改為了男高音,但他中低聲區仍然聽起來鬆弛流暢相當堅實。

本人很喜歡(誰不喜歡呢?)。同時科萊裡身材高大也有說法按照身高脖子的長短來判斷,這有一定的物理依據,但某種程度上也是經驗判斷。

還有聲帶測試通過儀器檢測你聲帶的狀況判斷聲部。相比之下更科學準確。

所以,判斷乙個歌者的聲部,是乙個綜合的判斷,不僅根據音域換聲點判斷,更要去區分他的音色(至於聲部內在細分型別還要看共鳴與聲音性格等等)。並且年齡也是乙個因素十七八歲聲帶與身體還沒生長成熟這樣的情況也不急著下定論。

最後我認為不論是專業還是業餘愛好者,判斷聲部是乙個長期目標。首要的還是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方法,有了一定的方法後,屆時自然會有乙個初步的結果。一名專業的歌者通常是生理條件成熟聲樂技術純熟後真正確定聲部與型別。

純業餘愛好的話建議先了解一下聲樂技術,建立一定的聲樂審美,再按照換聲點音色進行初步的判斷。咱也不要著急去測試自己的極限音區在哪,唱了個low D和在歌曲中唱出乙個動聽的low D是兩碼事高音同理。先掌握點聲樂方法,純喊好嗓子也能唱壞了更別提展現出聲音本來的「面貌」了。

2樓:「已登出」

在不做聲帶和腔體檢查的情況下,業餘愛好者要想判斷自己的聲部,判斷換聲點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一種方式。

首先,何為換聲?

這個概念在義大利人那裡其實叫做「過渡」——passaggio!

指的就是從胸聲(或曰真聲)過渡到頭聲(不完全是假聲)的過程。而最原教旨、最廣為流傳、同時也是對這種技術最錯誤的描述——地球人應該都知道,那就是「關閉」。

BTW,胸聲和頭聲也屬於廣為流傳的科學上的錯誤描述,具體可看我這個答案:https://www.

其次,換聲的目的,是在盡量降低機能損耗的情況下,以飽滿的共鳴、良好的音質唱更高的音,同時還要保持音區統一。所以,流行唱法對換聲的要求或許沒有那麼高……

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談過自己對「換聲」的理解:

「假聲有假聲的位置,真聲有真聲的位置。而換聲,就是把真聲唱進假聲的位置和狀態。」

至於換聲點,他認為:

「如果你在換聲點之前唱ahhh,不白,不喊,那麼,你不換聲也無所謂。」

由此可知,題主如果唱到g2,就已經開始「大白嗓喊」的話,說明在那之前,你就應該passaggio了!

此外,一般男高音的換聲點是公升f,但不能一概而論。有些男高音的換聲點是f,有些人還能到降a呢——比如弗洛雷茲。以上。

業餘愛好者應該如何學習配音?

哈哈 業餘愛好的話,先練習好普通話嘍,畢竟普通話是一切配音的基礎呀 然後平時多看優質配音片段,自己也多做模仿,一開始不要指望有個人風格,模仿圈內大大才是真的。怕自己學習跑偏的話盡量還是報個專業的配音培訓機構,比如心與薪聲或者是幾個配音大大的工作室的線上課,因為這幾個配音配音培訓機構的師資和平台都不錯...

大神指導業餘愛好者咋練鉛球

已登出 我們先看下鉛球專案定義 鉛球是田徑運動的投擲專案之一,它對增強體質,特別是發展軀幹和上下肢力量有顯著的作用。最早期是採用原地推鉛球的技術,後來經過時間的演變,逐漸出現了林林總總的方法,如側向前 側向滑步推。用廢棄的鉛製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鉛球是發展速乾力量和上下肢...

業餘愛好者跟職業樂手的差距多大?

Frank Ko 在任何需要大量時間訓練的領域,都不要拿自己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要靠這個吃飯的玩意。你下十幾年的棋不如13歲的孩子,大學裡天天踢球也踢不過體校的孩子。民科去挑戰量子力學等等 李如春 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只有樂手,沒有什麼a.p之分。實踐上職業樂手,畢竟整天幹這個,幹這個吃飯,細節更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