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同的孩子合適教育方式的差異可能有多大?有沒有非打不可的孩子,乃至非經常打不可的孩子?為什麼?

時間 2021-06-03 11:31:40

1樓:天下為公

打孩子也要看怎麼打?為什麼打?打也要與教育相結合。

我不主張打孩子,不覺得有非打不可的孩子,因為孩子是我自己帶的,我有信心把她培養成通情達理的寶寶。但是如果不是自己帶的,被爺爺奶奶等寵壞了,那矯枉必須過正了,偶爾還是要打的,但是注意幾點,第一,孩子不是你發洩的工具,不能因為自己不爽,看不慣,心情不好等理由打孩子。第二,尊重他作為人的基本權利,不要管的太多,心放寬,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少責怪他,這樣他會比較服氣你。

如果你什麼都想管他,不激起他的逆反心理才怪。第三,如果說講道理都不聽,你要分析原因,你的道理是不是普適的,還是說是你個人偏好?如果是個人偏好,就尊重他,不干涉,如果是普適的,那是不是有別人灌輸了不一樣的思想?

家裡面教育方面要高度統一,有個說了算的,不然孩子不知道聽誰的,管教效果不好。除此之外,還不聽,適當懲戒,並告訴他為什麼懲罰他。這樣,我覺得小孩會越來越好的。

2樓:nina

一開始做父母,教育孩子辦法少,耐心不好,容易出現打罵,慢慢理解孩子以後,不到萬不得已很少打罵,因為孩子什麼都懂,好好說話是有用的,也是教育孩子怎麼處理問題,你打你罵孩子全看在眼裡,對孩子以後不好。家長需要好好修身養性,自己的情緒管理好,再來帶動孩子。

3樓:兜裡有糖吖

以下是我乙個多月前回答我同學的話:

今天和一位早教投資人兼寶媽

聊了關於「嚴厲教育」:

對孩子嚴厲、高要求、不溺愛

必要時候可以動用武力。

因為它簡單易操作。

比如王濤博士的《規矩和愛》

說「打孩子要藝術的打」;

比如郎朗父親「要麼彈琴要麼死」

+大嘴巴子招呼。

我們只看到了嚴厲教育下,

因為其他原因

或者僅僅因為倖存者偏差

而優秀的孩子

忽略了那些精神心靈飽受折磨的孩子!

乙個幼小的孩子

最需要的是愛,

而不是所謂的嚴厲!

很多家長在「溺愛」和「嚴厲」

中迷失了方向。

而現代的家長最重要的是:

學習自省自知!

我們很多時候

都忘記了我們幼小的時候

如果多一點「感同身受」

就會多一些慈悲與寬容!

4樓:艾華繪本館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可能比人和狗的差距還大。我個人認為是存在非打不可的孩子的,但經常打不可取。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哈佛大學培養學生的首要目的是「a fine human being"(培養好人),也就是德育很重要。遇到了強詞奪理,一意孤行的孩子怎麼辦?講道理沒用的情況下,不採取進一步措施就是教育責任的一種缺失。

舉乙個例子,對於校園欺凌裡的加害者,單純的講道理作用很小,他依然會持續實施暴力,為什麼?這類孩子欺軟怕硬,打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類似的還有電影《伊甸湖》裡的孩子。懲戒和鼓勵是天平的兩端,失去任意一端都會失衡,適當的打有利於降低錯誤行為重複出現的概率。

但是經常打絕對不是一種合適的教育方式,經常遭受暴力的孩子在情緒問題、品行問題、同伴交往問題上較普通孩子更嚴重。打是猛藥,濫用的話也就麻木了,不再有什麼作用。

5樓:sunqizhi

不同的孩子肯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過我們一般不認為打不在其中。如果只是要孩子畏懼你,遵命行事,倒是可以做到,就像馬戲團訓狗熊老虎大象一樣,只要從小打痛,都可以。但是你指望打到大可以鑽火圈行禮的老虎還是百獸之王?

所以,沒有什麼不可以,但是你的「教育」目的是什麼?

不過我覺得凡事絕對化是不對的,如果乙個孩子,已經走到了少年犯的邊緣,那一定的懲罰是必要的。就像治病,一般小病痛溫養即可,如果遇到大病重疾,可能需要先下猛藥以防毒,再行溫養。

6樓:情感與理性

人性之複雜超出想象,當然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真理。吃軟不吃硬和吃硬不吃軟,以及軟硬不吃和軟硬都吃的孩子,都是存在的,有些孩子的確欠收拾。只不過收拾的時候,「雷聲要打,雨點要小」。

而且不要經常打雷和下雨。

7樓:何老師工作室

每乙個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甚至還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個體。

沒有非打不可的孩子,乃至非經常打不可的孩子,只有非用打來教育孩子的父母,乃至非經常用打來教育孩子的父母。

父母養育孩子,怎樣的教育方式更合適呢?

陳生 來瞥一眼鋼琴大師 郎朗 的童年 郎國任是那種不成功便成仁的人,他不能苟且地活著,他必須活出個人樣來。古人為了功名頭懸樑錐刺股什麼的在郎國任面前已經遜色。如果兒子的鋼琴真的失敗了,遭到那些 小人 的嘲笑幸災樂禍,那他毋寧死。打累了,他歌了歇,拿出一包藥放到兒子面前,惡狠狠地說 你還有什麼臉呆在北...

你和你愛人的教育方式不同怎麼辦?

教育方式不同並沒有什麼問題,這也就是父母的區別,如果完全都一樣,留乙個就夠了還要兩幹嘛?其實最核心的是教育的理念是否相同。如果在教育理念上出現分歧,或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會更大,今早拉通你們的教育理念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奶爸視界 很正常,事情無絕對。不必過多糾結。但是溝通不能少。家庭教育本就是求同存異...

內向害羞的孩子適合怎樣的教育方式?

率真 雖然我比較內向,但是從小學到大學,我交了三批好朋友。第一批是我一到三年級在老家農村,我跟其他五個男孩子玩的很好。他們都比較外向,所以帶的我也整天和他們打打鬧鬧。四年級我轉學到縣城,就沒有再和他們聯絡過。四年級到初三我雖然有三兩個好朋友,現在只是過年會聯絡,他們也都比較內向。第二批是我在高中,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