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每一招式,怎麼體會它的用法?難以清楚其創立的初衷和針對性?

時間 2021-05-13 01:48:38

1樓:

手的逆纏(手心背對自己)就是出拳,順纏(手心面對自己)是掌劈。

正圈的收是箍頸或抱腰,出是掌劈或直拳;反圈的收是格擋或捯大臂,出是擺拳。

2樓:TaiChi 大師兄

棚勁是太極拳的母勁,棚勁沒練出來,你體會不到太極拳招式的用法。

先通過推手練出(體會到)棚勁,然後掌握(體會到)「沾黏勁」等,然後你慢慢會「懂勁」,這時候太極拳的大門才徐徐向你開啟。等你明白「「化勁」「引勁」「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抹鉤拂撥,開合提擔」等等各種勁法的時候,你自然會體會到、會明白太極拳的用法。

然後你會發現,太極的用法和其他內家拳(形意、八卦、詠春、意拳、八極)的用法,有諸多相似。

3樓:者也

強答一發

從所見到的太極拳(通常是二十四式)中,怎樣知道其格鬥用法,這是本人所理解的題主的意思。

個人給予三個建議,

第一,看一看太極拳對練的資料,

第二,有些書籍裡,有用法的講解,

第三,自己做個人型沙袋,將乙個招式用在上面,自己摸索一下。

據本人的個人體會,太極拳沒有那麼神秘,就是組合技法,但是其高明之處,是將恰當的技法組合在一起。

可以參考:跤操

4樓:

用法?在套路中分多個分支,乙個是招式,乙個是練功,有時還會有表演,這些揉到乙個套路裡,想分清,先把這些散式歸下類吧,摘出招式的部分,再去琢磨怎麼用才能弄清楚,否則把練功的部分當成了招式去琢磨,就越來越遠咯。

5樓:啊洲

太極核心在心法,而不是外型。做到用意不用力。意在型前,看似柔弱無骨的招式,能打出穿透的勁。

太極招式用法我簡單分享一下:比如雲手是用來抵擋對方進攻,Mustang分鬃是用手抓開對方雙手踢對方弱點等等。由於現在招式改動太多和老套路相差太多,能打的套路沒有觀賞性,沒有大開大合,沒有門戶大開的招式。

太極招式是表面,實戰在用意上。用太極的心法,拳擊散打的招式也是可以加分的。總之武術來至於戰爭,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一點觀賞性的,被後人改出美學觀賞性之後就離實戰遠了。

6樓:硬核傳統文化

恕我直言,太極的每一招式,並不直接對應用法。招式只是為了鍛鍊和體悟內在機理變化的外在形式。是驗證、是結果、是外形,不用刻意追求招式。

7樓:

古時代社會不太平,幾乎所有誕生於古代的拳術都是用來禦敵求生的。厲不厲害,拳腳說話,代價是生命,所有延傳至今的拳術都經過效驗。 武術沒啥問題,就是現代人有問題, 全變成表演了,還好意思質疑老祖宗保命的技巧。很有趣

陳式太極拳哪些招式有殺傷力?

裂開的冰 首先,不用那麼教條的。其他拳術,沒有深入去練,僅就形八太三拳來說,不能去只談招數,沒意義,招數是勁力的最優體現方式,姑且先這麼理解吧,而勁力而言,也不能說那些就是厲害,那些就是弱,合適的時機使用合理的勁力,選擇的招式又是最貼合這個勁力的,那就是有殺傷力。如果這裡面任何一環選錯了,比如適合打...

太極拳每一式結束後應該先收手還是收腳?

木易 從外形上說,太極拳進則腳先到手後到,例如搬攔捶 退則手先收腳後收 搬攔捶變如封似閉 因為腳是根,人的動作先要保持自身穩定。只是外形上是這樣,意氣勁是一貫的,統一的,講究的是 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 可能因為太極多弓步虛步,前後或左右運動幅度比較大,不像形意拳架子相對固定,所以外形上看上去手腳不...

前輩大師論述太極拳的一些詞語都怎麼解釋 怎麼習練啊,現在的太極拳中是否還有這些東西了?

先看看楊澄甫是怎麼練功的,怎麼吃的。澄甫公以每月6元大洋工資,雇用一名身強力壯大漢作為 樁子 練拳者用木柱或石碑作為打擊目標,試驗勁力,稱為 打樁 例如,練大捋之靠勁,楊家老輩要練靠打木樁 九宮樁 或樹樁 練白臘杆之粘勁,亦每日在樹樁上左右反覆刷勁。然而草木無情,唯有活人方能跳躍 躲閃 反擊。以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