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的一體化存續?

時間 2021-11-02 12:55:57

1樓:阿羅羅科技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中按一體化存續原則,在合併財務報表上,對被合併方在企業合併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歸屬於合併方的部分,應自合併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轉入留存收益。

一家企業是如何做到長盛不衰的?

因為同一控制下,原來相關公司就是最終要被合併報表的,是被最終母公司控制的。合併,就相當於把左口袋的錢拿出來放到右口袋,所以合併時,資產負債仍按賬面價值計價,不確認相關損益。同時,由於同一控制下可能支付的對價不公允,反正最終母公司說了算,就自己抵銷自己的相關資本公積吧。

資本公積不足抵的,只好調整留存收益了。

而非同一控制下合併,一方支付對價購買另一方的企業,就和公平交易一樣,是存在損益的,所以被合併方資產負債要按公允價值計價,並在合併時確認相關損益。

首先,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是按合併日取得被合併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入賬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異入「資本公積」。

如果是衝減資本公積,當資本公積不足衝減時,分別衝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其次,合併資產負債表時,抵銷分錄已將被合併方的所有者權益(包括被合併方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也即截止到合併日的所有留存收益)全部抵銷。

第三,對於被合併方合併前實現的留存收益,應歸屬於合併方,要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為集團整體的留存收益。必然要增加「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從合併時的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銀行存款等

來考慮,相當於此時的分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銀行存款等

貸:盈餘公積

貸:未分配利潤

即用合併時的對價的賬面價值,換回了長期股權投資,並且還有合併前的被合併方實現的部分損益。

從以上分錄可以看出,應從「資本公積」轉入「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如果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貸方餘額小於被合併方在合併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歸屬於合併方的部分,則分錄就要變為(初始投資時差額=初始投資成本-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衝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借:盈餘公積

借:未分配利潤

貸:銀行存款等

貸:盈餘公積

貸:未分配利潤

以上分錄借貸方都為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所以就沒有必要將超過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的部分再調整了。

綜上,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被合併方在合併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歸屬於合併方的部分,以合併方賬面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為限,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自「資本公積」轉入「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2樓:VIRONSHUTTLE

我覺得通俗的說,就是為了粉飾報表,本來就是從資本公積中轉到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所有者權益不變,但是轉到留存收益,看著利潤變多了心裡就舒服了,畢竟錢多了誰心情都會好點的。當然準則不是這麼說的。

自己理解一下記住就行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合併成本與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差額怎麼處理

1 沒有形成合併,按權益法核算,就不是企業合併。根據長期股權投資準則初始確認部分進行入賬,但是個別報表可能存在投資成本與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存在差額。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確認初始成本,權益法核算的話,還需要根據初始成本和其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進行比較和調整 成本 公允價值的,不調整 成本 公...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中為何要包含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併方而形成的全部商譽?

Legend 商譽是收購方在收購時支付的被收購方賬面價值的溢價部分,也就是一種商行為,此溢價只對收購方有意義,並不算是一種公允,所以拆分就失去意義 簡單點理解,為什麼會有商譽存在?甲乙屬於同乙個集團甲從企業外部購買了乙個企業80 的股份,可以形成控制,產生了商譽200萬,從另乙個角度說集團認為這個企...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抵消分錄中負商譽計入什麼科目?

已登出 哎,現在準則動不動就變了,不注意的話就錯了,2020年CPA教材中 正商譽和負商譽都不影響個別報表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 僅在合併報表中編制抵消分錄中,正商譽借商譽負商譽貸營業外收入,連續編制合併報表負商譽計入留存收益 ynes 負商譽從理論上應該是計營業外收入,但是實際有所不同。合併報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