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品和作品的關係?

時間 2021-06-07 23:02:52

1樓:仨飽一倒

抱歉,借這個問題,也提一下自己的疑惑

有時候不理解的是一些作家,能把人們內心嚮往的美好溫暖,都用清晰而美妙的文筆寫出來。並且用第一人稱寫的,比如我願意化作夏日一縷清風,為你驅走酷熱折磨(這句是我瞎編的,舉例子,就是類似意思)。但是這作家生活中做出的事情說明他就是乙個渣子

這就很值得想一想了。首先他知道人性,知道人需要什麼、嚮往怎樣的美好,並願意以自己作為代入角色,來滿足大家(讀者),也就是他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知道應該怎麼做。

2樓:bad123des

沒有太大的關係。人品好的作品不一定好,作品好的人品不見得如何。但人品多少會影響作品,作品能否影響人品就見仁見智了。

還有,順便問一句,王之問是什麼人?

3樓:壬午馬年癸卯月

如果乙個人人品很差,自高自大,無禮,沒素質,不誠實,等等……那麼TA就算很有才華,人們至多欣賞TA的才華,可能不會真得打心底喜歡TA,或把TA作為自己的偶像。且人品差的人,比如TA是一名作家,那麼TA的那些文章的主旨會是什麼呢,如果是「人要相互包容」等,那他或許並沒有表達TA真實的內心,這種文章寫得再好,也只是為了名或錢,反正要是我,我是不會去看的,即使看了,也會對文章有偏見,(儘管我們不該對任何什麼有偏見)。

但真正有才華的人,應該大部分人品都還行吧,那種極差的不多吧。其實每個人都有缺點,人品差也沒有乙個明確的界限,每個人標準也不一樣。

所以,這個問題,視情況而定吧。

4樓:我是真的如來佛祖啊

人品和作品之間應該沒有關係吧,人品是乙個人自身的修養和品德,至於作品更多的和才華有關係。

舉個經典的例子,之前中國新說唱(好像是吧?)的屁幾萬,我沒有看這個東西,但是我知道屁幾萬很強,拿了冠軍,但是連隊友都懟,人品差,而且之後的出軌問題我也聽別人說過。

所以有才華和人品差之間沒有任何的關係,我認為的話人品比才華重要,這個社會沒有交際圈誰混的下去呢。

5樓:巫凡

現成例子,順手貼乙個。

晉人張季鷹的典故,三個引用:'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 ·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十三乾脆利落,表明老子就是要死槓到底。

夜書所見

宋 ·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十四字,化用得幾乎不落痕跡。時不我與,退就退了,費話不多說。

聲聲慢·啼螿門靜

宋 · 王沂孫

啼螿門靜,落葉階深,秋聲又入吾廬。一枕新涼,西窗晚雨疏疏。舊香舊色換卻,但滿川、殘柳荒蒲。茂陵遠,任歲華苒苒,老盡相如。

昨夜西風初起,想蓴邊呼棹,橘後思書。短景淒然,殘歌空叩銅壺。當時送行共約,雁歸時、人賦歸歟。雁歸也,問人歸、如雁也無

這位就有點嘰嘰歪歪的費字了。

6樓:知非知非

我覺得是有一定關係的,只是他們的共性是否展現出來的問題,也可能是時機問題,正確的時機,會反應出來的。畢竟人是個複雜的個體,他的一些特質會在不經意之間展現出來。

7樓:

人品是很難了解和描述的。潘岳,自古以來被說人品不好。可老二十四孝裡,有乙個棄官奉親,就是他。

後來,宋人認為他政治品格不高,就給換掉了。事實上,他在政治上,也沒有背叛、詐欺這一級的惡行,頂多可以指摘他趨炎附勢而已。這妨礙我們讀他的悼亡詩、懷舊賦嗎?

所謂人品,還有個屁股問題。朱熹評書法,說王安石太忙、心裡事兒多,躁擾急迫,修養不足,質雖清介,器本偏狹,反映到書法也是如此,所以不好。像韓琦、歐陽修那樣有和氣,日常書寫也走端楷,未嘗一筆走行草勢才好。

你說我乙個小老百姓,要是也學朱熹,希望乃至要求宰相、改革家,閒一點、心裡事兒少一點,寫檔案要慢慢悠悠,紆徐和緩,一筆一劃不連不帶,是不是腦子抽了?

人品這種詞兒,太大。大的東西,能唬人,但不一定好用。

8樓:春娘

emmm我昨天晚上想清楚了

一般來說人品和作品可以單獨看

特殊情況是抄襲!

這是乙個人品和作品的模糊地帶

如果抄襲,他的作品和人品都有問題,二者相連,那我人品和作品都不會在欣賞的。

不存在是抄襲的作品,還去欣賞的。

這樣看有關大家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9樓:空白

可能說,很多時候我們看人,就是憑藉第一印象。外貌,舉止,甚至他的作品。

比如,你第一次見到一幅畫,你會評價它美在哪,有怎樣的意境,帶給你多大的震撼,而不是首先想著作者是誰,站著畫的還是坐著畫的,畫的期間有沒有上個廁所啥的。

所以,我就是單純的以為作品是這個人內心深處最美好的東西,去展現,甚至去炫耀,但你不得不承認它的東西。

例如柳永的詩,字字珠璣,很是優美,但是我在讀他的詩的時候僅僅只是去以自己的眼光和心境去體會,經常在某一時刻,突然想到「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的孤獨,而不是說因為他是個浪子就一票否決。還有就是說就像是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是不是這個名字,我給忘了,別問我為什麼不搜,懶從某種價值觀上其實我很討厭這個人,但是我很敬佩他去追尋「美」的執念。

還有,我也認為,觀賞作品的時候,要注意人品,東西的好壞在於自己的體會,但不要被別人的世界觀去影響,要形成自己擁有的,美好的東西,不能說別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你也就啥也不幹喝西北風了。

然後,其實我啥也不懂。就隨便一說,你也隨便一看┐(『~`;)┌。

如何看待人品差人緣卻很好?

惑亂 這種人就是精明很圓滑的一種人,但是道德跟不上雙商。說白了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對你好只是順便,對自己好才是目的。不管是否傷害他人。聰明人會和ta交往,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知道自己不聰明的人會遠離ta,離ta太近會受到傷害 不知道自己不聰明的人會接近ta,被傷害了才找人哭訴,甚至認為是自己錯了,...

如何看待人品守恆定律和人生苦樂參半的觀點?

獅子遊戲 弘一大師離世時寫下 悲欣交集 四個字,有人認為這是大師在描述他所經歷的人生,也有人認為這是大師面見西方三聖,得到究竟救度之時的感受。雖然我傾向後者,但是以此來描述人生也未嘗不可。人生中有很多快樂,這些快樂的瞬間讓我們把人生視作珍寶,追求不捨,但人生中也有很多黑暗 痛苦,我們很想向自己證明這...

如何看待作品與作者的關係?

NiNi 從不同領域的視角出發對這個問題看法不一樣,如中國著作權法知名教授王遷老師反正認為作品和作者是父子關係。至於為什麼是父子而不是母子關係,我就不清楚了。 AgoZ 我認為作品是作者的一部分自我,作者在創造所有作品的過程中,都會賦予他一定的人格,當作品完成後公之於眾,作品就會作為作者的一部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