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己錄音時的Au頻譜圖影象的問題?

時間 2021-06-01 07:14:01

1樓:莫失莫忘

說頻率,一般會有兩種理解。

一種是這樣:一天一頓早餐,所以早餐週期是一天,頻率是一次每天。這是針對所有週期性事件的常規描述。大多數人對頻率的理解也就僅限於此了。這是直觀的、可察覺的、簡單度量的頻率。

另一種叫簡諧頻率。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卻是這個概念。這是嚴格簡諧變化的事件的頻率。

基本上她只存在於理想中,但它簡單、和諧,我們一直想用她。她簡單到什麼程度?她微分多少次,特徵都不變。

和諧到什麼程度?她跟圓、圓周率這些奇葩的存在相伴而生。

總之,老祖宗傅利葉用她來描述一切事件。

這個理想的事件自然界基本不存在。但是沒有關係,傅利葉認為可以用不同頻率的她來搭建自然界。

比如,你的歌聲。

你覺得你發了乙個單音,其實你發了乙個你能力範圍內的單音。用傅利葉的眼睛看你的單音,就是一系列理想中的她和她姐妹組成的。而且她姐妹跟她的關係是多倍關係。

也就是樓主看見的多條亮線。

最低的一般是最亮的那一條,也就是所謂的基頻分量。其它的是她的姐妹分量。

另外,你的縱座標應該是取的對數座標,所以顯得高頻亮線越來越近,實際上她們等距。

總結一下:

1,一般我們直觀理解的頻率是週期的倒數,但實際接觸到的頻率是簡諧頻率

2,所有的週期訊號都可以用一系列簡諧訊號疊加,簡諧訊號們的頻率是原始頻率的整數倍

2樓:詩云

別疑惑,人的聲音的頻譜就長這樣。 不長這樣的那是電子音。

只不過唱歌的話,線基本是平的,普通說話那線就會歪歪扭扭了。

僅此而已。

關於純硬體混音錄音的利弊?

已登出 硬體和軟體的差別在於染色,如果你用外掛程式,盡量用那些建模的外掛程式,多多少少會帶有硬體的特性,但不可能跟硬體一樣,如果單單拿建模和硬體對比肯定是硬體做出來聲音好,但在實際的混音外掛程式可以往上疊加不同的外掛程式調整做出我們想要的聲音,所以我覺得拿外掛程式和硬體去對比沒什麼意義,而且染色這東...

錄音時的輸入電平如果調得很小,對於後期製作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嗎?

RCJacH 先說結論 用24位或更高位深的音訊格式,不會有多大影響。24位定點有144dBFS 以下簡稱dB 的動態範圍,而大部分模擬裝置訊雜比不到95dB。所以你哪怕錄入的訊號最高只有 40dBFS,噪音也才 40 95 135dB,還能記載9dB的噪音。當然,這點的前提是你多個模擬裝置之間的訊...

關於坐電梯時的感想?

理論上有一點兒誤差,變頻器監控速度看看就知道了。但不會有很大影響,因為是變頻器輸出變頻調節轉速並通過編碼器反饋速度,所以幾乎不變。 典型的提問誤區。你說的那種狀況是曳引力已經失效的情況,不是正常的電梯執行狀態。電梯執行起來以後,除了啟動和制停階段,其餘時間都是按照額定速度執行的,無論空載上行還是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