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年輕父母帶著沒上學的孩子旅行?孩子真的會記得住嗎?

時間 2021-05-07 00:19:44

1樓:涼涼不怕涼

關鍵是經歷。孩子去陌生的地方,觀察當地不同的文化,和父母親密相處。更重要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一次孩子出去都會進步一些。

比如,小孩五歲,孩子三歲開始學英語,他覺得沒什麼用,一直都不太認真,後來帶他去美國旅遊,他意識到原來世界其他地方都說英語啊,回來之後,明顯英語學的認真了很多。

2樓:龍母養娃

隨便說兩句而已,孩子應該是家庭的一部分,而不是主體。雖然我明知如此,卻也很難做到,不知不覺成了乙個為娃而活的老母親……

如果旅行是生孩子前家庭的保留活動,那麼早日將孩子納入到家庭生活的正軌上來,我舉雙手贊同。

如果你是熱愛旅行的爸媽,旅行是主要目的,帶娃去你自己能夠獲得更美好的體驗,那是最好不過。

沒上學的孩子,如果沒有老人保姆幫忙看,而你想要旅行,那別無選擇,只能帶著。如果體驗好最好,體驗差,可能就沒有下一次了。管他會不會記得住,大人玩得不爽,肯定勸退,再也不帶。

如果你是熱愛家裡蹲的爸媽,那也沒必要問這個問題,好好在家陪娃,在熟悉的環境裡舒舒服服生活,也很好啊!等娃大了,他們會發現自己的興趣,給自己做決定,自己出去玩。

所以,不用管孩子記不記得住,主要是家長心情好、玩得好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因為看別人這麼做所以也要不甘心的跟風的話,沒必要,生活是給自己過的,不是給別人看的。

3樓:遇白

年輕父母帶著沒上學的孩子旅行,這思路簡直太棒了!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孩子以後上學了,有的是書等著他去讀。但是行萬里路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孩子上學以後一是沒時間二是思維慢慢固化,旅行慢慢成為炫耀的資本,旅行的意義漸漸淡化了。

但是沒上學的時候旅行,孩子會對旅行路上的一切東西感興趣,不管他是懂還是不懂,他都接觸了新環境,而新環境裡不同物體的刺激能夠有效幫助大腦發育,哪怕孩子不記得,旅行都產生了潛在的作用,能夠使他以後面對陌生人更加自然大方,面對新環境能不那麼緊張,更快地觀察並融入。

對年輕父母來說,帶著孩子旅行也有利於促進加深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在陌生環境的刺激下,更加熟悉的家庭成員能夠互幫互助,結合地更加緊密。

4樓:塗口紅的小白兔

帶著太小的孩子去旅遊,也許是爸爸媽媽本身想出去玩,不得不帶著孩子吧。個人感覺5歲半以後就可以帶著孩子出去旅遊了,這個時期孩子逐漸懂事了,也需要對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可以帶孩子去一些歷史名城,如西安,洛陽,正定,邯鄲,這些地方,看看文物,講講歷史,講講地理,對孩子以後上初中正式學習中國歷史、地理有好處。

如果只是單純的帶孩子遊山玩水,吃吃喝喝,去迪士尼之類的,我個人不太贊成,不管家庭條件多麼好,不要在孩子小時候就讓他養成享受的習慣,孩子習慣了吃喝玩樂,容易以後在學習上沒有動力。

5樓:魚魚西藏

旅行是某些家庭的生活方式,一有條件就出去旅行,好像去超市購物一樣正常。在我們占星師看來,射手座能量較強的人,確實更容易去旅行。

帶孩子旅行不要太功利化,好像孩子記不住就白去了。首先,孩子未必沒有記憶。在我們記事之前,所有發生的事都會進入潛意識,對我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要不然心理學家為什麼強調孩子六歲前甚至三歲前如此重要呢?因為你以為他們記不住什麼,其實什麼都已進入他們的潛意識了,這些潛意識中的內容往往會對人的成長產生更大的影響。

其次,父母在旅途中怎樣面對各種問題、怎樣解決突發狀況、怎樣待人接物、怎樣與他人互動、大家的心情和氣氛如何……孩子即使因為太小無法參與,也完全能夠感受得到——這些經歷都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教材,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6樓:王芙蓉和王多樂

我不是年輕父母,30多才結婚生子,我也愛帶寶寶四處去玩,週末時間少去不了遠地方,也帶寶寶換著花樣的去玩,哪怕她才幾個月。今年冬天我就帶她回我家鄉烏魯木齊玩雪了。

我知道她記不住啊,因為我也記不得我小時的事情了,別說1,2歲了,3,4歲的事情我都不確定是真實的記憶還是我聽了家人的回憶腦中生成的畫面。

但是雖然記憶不在,不代表沒有改變,我覺得帶寶寶出去多了,她變得膽子大了,喜歡和人交流了,8個月的時候,每每遇到陌生人看她,她都會跟人笑也會發出啊,啊的聲音打招呼,開始學著揮手,如果對方熱情,她就啊來啊去的。

帶她去的地方多了,去陌生的地方或者玩新的東西,她的接受度很高。

帶寶寶出去玩和看書一樣,可能今年看了40多本書我沒記住什麼,但是改變和影響真實存在,只要是正向的,就值得去做。

7樓:一切安好

我孩子三歲生日期間去的北海和潿洲島旅遊,玩了八天。

半年多過去了,他依然會時不時跟我們說北海好玩,要我再帶他去玩。

這說明孩子是記得住的,這也是他很珍貴很快樂的記憶。

8樓:孤島

如果有錢有閒,那完全不用在乎ta記不記得住,旅行了就是,除去舟車勞頓,大家都開心。

如果少錢或少閒,才會思索這些,巴不得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沒有鄙視的意思,因為我也是這樣)

9樓:天邊一碗水

我想說孩子記不住具體的景點,但美好的體驗會一直留在他的心裡。

我們家的哥倆都是從2歲開始旅行的。年紀太小帶出去,作息飲食都不好安排。2歲左右開始坐個飛機,火車來一次旅行真是美美噠。不求旅行達人那樣上天入地,只願在孩子心中種下小小的美好。

當在往後的日子裡,或許就是不經意的某一刻,寶貝在看繪本時會向你提及「媽媽,你看這就是我們上次看到的大海呀。這個是海浪呀!你記得嗎?

」「媽媽, 我們下次再去坐下摩天輪吧,就是我們在日本坐過的那個!」 你還會問孩子是否會記住嗎? 旅行的所見所聞,早已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了痕跡,或淺或深,為人父母的只要知道孩子已經體會到了世間美好就夠了。

10樓:深白色

如果帶著孩子旅行是為了讓他記住,那麼大可不必,還是等他大些再去;如果是為了有一段美好的經歷,那麼多出去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等孩子上學了,時間真的就變少了。再沒有淡季旅行的美好時光了

11樓:博爾濟吉特琪琪格

不知道孩子是否會有旅途的記憶,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記得,而且父母帶孩子旅行並不是為了讓孩子記得,可能是為了團圓,可能是沒人帶小孩,可能是為了方便滿足父母又想遊玩有擔心孩子,可能是個人愛好,千金難買我樂意吖,可能有其他的隱情,可能...

個人喜歡就好,想帶就帶,反正一公尺二以下免門票,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啊。

12樓:拋書人

根本不需要記,也沒那麼多高大上的原因。

如果你們夫妻在老人不跟隨的情況下敢帶學齡前幼兒出去,還經常帶出去。

第一證明你們夫妻關係相當好,家庭幸福感很強。第二證明孩子與父母的親子關係非常好。

況且很多回憶、快樂、親子關係、成長樂趣都是潛移默化打入孩子的性格中跟隨她一生一世的,她即便記不得也會影響到她成長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這種看似無意義的旅行是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下學會探索世界,探索能力是孩子成長的基本能力,在探索的同時孩子還能獲得更好的安全感及親子關係。

雖然無記憶但方方面面都是對孩子成長有益的。

但是我不主張帶襁褓中的嬰兒去不確定環境旅行,危險係數比較高,況且這時候的嬰兒根本還沒發展到探索世界的階段,危險大於益處。

13樓:Nicole

感覺這個問題好有功利性,帶孩子出門就是為了體驗不同的風景、氣候、人文,讓她/他知道世界不只是生活周圍的樣子。

在旅行的途中,增加見識,愉悅身心這就足夠了。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不是非得記得住才去做,讀了那麼多書,你又能記住基本?

14樓:青箬笠

記不住的,特別是2歲半以前的經歷基本會忘記。

我們家從孩子1歲半開始帶著他到處走。不過,出發點不是為了讓孩子記住或者其他「高大上」的教育意義,而是逢年過節我和老公自己想出門,順便帶上孩子而已。

出發點不同,心態就會不一樣。全程大人小孩開心就行,重點是大人要開心。

出門的次數多了,旅行這件事還是會在小朋友身上留下印記的,比如他喜歡每到乙個地方就央著我們買冰箱貼,帶回去貼在冰箱上;比如有時候會突然說起到過的某個地方,廣州的長頸鹿斑馬、鼓浪嶼的船、峨眉山暈車、碧峰峽有大熊貓、新都橋好漂亮能看到雪山等等。

每一次有出行計畫,小傢伙比誰都積極,自己找出小行李箱,把想要帶的玩具、繪本整理進去。目前4歲多,他的行李已經不需要我們操心,會自己回憶出門在外一天的需求,然後往行李箱搬東西,睡衣、牙刷、換洗的衣服、面霜、鼻噴等,還多細心的。

所以,在我的理解裡,如果帶著小朋友出門,就盡情享受出門這件事,少一些所謂成長的意義。如果覺得麻煩也大可不必勉強,對於小朋友來說,門口的小公園也超級棒超級好玩。

15樓:長安城裡的小老闆

這個事情不用那麼功利,在意孩子記不記得住,也沒必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一定要去做這件事,如果父母恰巧愛旅行,或工作關係順便可以帶孩子見見世面,不要考慮孩子年齡小,不好帶等原因,非把孩子放到家裡。如果父母不喜歡旅行、時間不允許、經濟條件不允許或別的什麼原因不能帶孩子出去玩,也沒必要自責,盡力陪孩子多讀書、附近玩玩也很好。

對孩子有好處的是全心全意的陪伴。

16樓:難過了

我覺得要不是窮,

我也會天天帶孩子出去玩。

誰不喜歡外面的世界呢?

難道天天在小區坐搖搖椅就開心了嗎?

我在上中學的時候,我爸基本每個假期都會帶我出去玩一下,雖然就只是附近。

但我也很開心。

有些記憶會一直跟著你,雖然不完整,但足夠溫暖你

17樓:假媽支招

旅行是體驗。

體驗所到之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例如,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的動植物,以及不同人的語言,說話聲音,不同的長相服裝等,在孩子那裡都是新鮮的,都是不同的體驗。

旅行是探索。

正如人們最容易追蹤的美食一樣,當品嚐不同的美食時,不只是滿足味蕾的需要,裡面充滿了學問。

旅行的體驗和探索會讓人長見識。長見識的作用之一,就是看到差別,承認差別,從而接受差別。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旅行,是一種躬行。

18樓:不是少先隊

年輕父母帶沒上學的孩子

就是那種剛結婚生孩子的小夫妻對不對?

這種小夫妻出去旅行不圖孩子記不記得住

他們有錢就是順便帶娃一起去玩而已

他們自己都未必記得住

真的,他們就是為了開心去玩而已

你們請不要腦補想多了

19樓:澎澎

這個是生命的積澱和閱歷,財富觀與自信心凝聚力的培養。根本就沒有想過得失好嗎?愛不是說出來的或者靠計算得失,劃不划算這樣考慮的,它有更深厚的內涵。

如何看待大學生帶著孩子上學

丁德.隆冬強 孩子是怎麼來的,不由我們評說。就帶著孩子能考上大學,我就覺得很牛了。但是孩子是讀大學期間生的,只要滿足法定年齡男女都能肩負起孩子的撫養義務,也沒什麼好說的。至於其他的,暫時沒想到能讓我能理解的其他理由。 鼎超老師 這是個人的選擇,要尊重人家,大學的學習並不輕鬆,能夠帶著孩子去學習就是乙...

如何看待孩子上學要面試父母?

直男癌真多 請問公立學校會有面試的嗎 如果面試的考三觀很重要,而你三觀不正,應該不會被入選你認為家長對小盆友有多重要 其實不是個個問題學生都能把他們扭轉乾坤的。學校裡可以發生的奇怪事太多了,把教育責任推給老師有不少。沒有高收入,明白事理的家長有很多。拿他們舉例子比較有說服力吧。不是每個學校都有能力改...

如何看待那些騎著自行車還要帶著耳機的年輕人?

蘿蔔 騎自行車戴耳機是正常操作,畢竟騎行聽歌也是件很美妙的事 不過也要看是什麼耳機 最危險的就是帶耳機線的,騎自行車還一根線掛在外面聽歌的人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安全意識,一旦磕著碰著耳機線繞到車輪子裡,輕則耳機作廢,重則傷及自身,耳機線那個強度是很容易勒傷人的 頭戴式的話也見過有人戴,不過不多,畢竟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