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講英語為什麼沒有老外那麼地道?

時間 2021-05-06 14:15:20

1樓:百曉生

老外從小耳濡目染,接觸的地道表達太多太多了。就好像我們自小積累了非常多的成語,說起話來信手拈來,這就是地道。但對於學中文沒有幾年的老外來說,it's just amazing!

分享一些口語常用地道表達,把它們內化成自己的。和老外聊天張口來乙個,他們也會為你驚嘆。

cup of tea翻譯成「一杯茶」,那是不對的,正確的意思是「喜歡或者鍾愛的事物」,也常用在one's cup of tea,意為「某人鍾愛的東西」,類似我們說的「某某是我的菜」那樣的感覺;

in the doghouse翻譯為「在狗窩」,這只是字面意思,英語國家用這個習語來表示「受辱,失寵」,其實很好理解,失寵的人待遇就像去狗窩睡一樣糟糕;

make a killing翻譯成「開了殺戒」,是個嚴重錯誤,真實意思是「賺了大錢,獲得很大成功」;

play the woman理解成「玩弄女人」,也是不對的,蘊含的意思是「撒嬌,作女兒狀,假裝怯懦」。

不要以為這些習慣表達很生僻,實際上在英美人士經常說,外文報刊也經常引用,只是我們見識少罷了。

Take the cake這個習語的意思是「得了第一,成為最佳者」,有時候也有反面的意思「極其討厭,壞到極點」。反正要表達的意思很極端,要麼是好到極點,要麼是差到極點。

你可以這樣理解記憶:比賽得了第一,可以拿走蛋糕;別人不經過你的同意,就拿走蛋糕,他真的極其討厭!蛋糕在英語文化中,經常代表的是「利益」,我們不是經常說,動了別人的蛋糕就要受到懲罰嗎?

也經常說,這個行業蛋糕就是那麼大,大家都費盡心思要分到一塊。在美式英語中,也常說take the biscuit。

「口語俠」上可以學到非常多的地道表達噢,還可以跟外教一對一通話練口語~~

2樓:

偏了,偏了,偏了。任何乙個認真學過外語的人,都明白我們學外語不是為了說的跟老外一樣,我們學外語從來不是為了把外語學成母語。注意這和我們把外語學好一點也不衝突。

以下內容不太友好。

沒有能力改變命運的人總是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腳踏實地學習的人總是有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

給我支個招讓我把四級過了再說,

有什麼方法可以3個月提高聽力水平?

有什麼方法可以在100天內英語提高50分?

如何達到英語母語水平?

跪求語法書,

跪求學習方法,

我英語完全學不下去有什麼好的方法?

有什麼考試的技巧?

如何「系統的」學習語法?

英語「到底」怎麼學?

每次看到「到底」兩個字,我的眼前就呈現出小孩子商場躺在地上打滾要玩具的畫面。也需玩具可以從父母那裡磨過來,但是很多東西只能靠自己獲得。很多人問過我怎麼學英語,但是跟他們講他們根本聽不進去,有的時候還覺得我藏著掖著,還會跟我發脾氣。

後來我明白,唯一讓這些人滿意的是:跟他們說一句中間沒有標點符號,不需要動腦子理解的話,讓他們達到我的水平。這個,原諒我做不到,我也做不到讓你們尊重我,只能朋友再見了。

有乙個叫馬斯洛的人告訴我們,掌握一門語言和跟父母要乙個玩具不是乙個層次的需求,有些事情我們可以期待別人幫我們完成,有些事情只能靠自己。

總是聽到「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很多人用這句話給自己不擇手段的賺錢找理由。其實錢不是萬能的和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不衝突。

我們需要先滿足底層的需求才能去滿足更高才次的需求,但是只知道滿足底層需求就是浪費資源,為了滿足底層需求把通往高層需求的路堵死了,就是浪費生命。

回到「中國人講英語為什麼沒有老外地道」這個問題上。學外語會改變對母語的認知,會改變對「語言」這個概念的認知。從外語的角度再去學一遍語言,是站在乙個更高的層次看語言。

我們的追求是對語言更深層的理解,而不是追求地道。

好在我的回答不會被多少人看到,要不然會不會有人把最後這句話當作他們發音錯誤,語法錯誤的介面?(嘿嘿嘿嘿)

3樓:飄雪

說英語是不是地道和環境真的關係很大,客觀環境加主觀努力都需要,而且有些人很有語言天賦,有些人語言天賦相對差一點,這個強求不了。

我覺得中中國人最大的問題不是英語說的不地道,而是說英語不夠自信,說的不地道只要不影響溝通就好,要盡量多說,製造機會多聽多說。

我之前有越南同事,越南人說英語真是不去中中國人好聽,但是人家口語好,口語流利彌補了發音不標準。

我在外企工作十幾年,新加坡工作生活了五年,工作英語基本任何問題,日常英語目前還保持著和老外每週線上溝通75分鐘,最大問題是文化層面的,不是詞彙不夠,而是對西方文化飲食不了解,也經常要手舞足蹈才能描述清楚一種食物。

比如義大利面可以統稱pasta,但管狀是penne,長麵條的是spaghetti,通心粉是macaroni,如果你不知道區別,那肯定說的英語沒那麼地道,但是根本不影響溝通。

4樓:問曰

啥叫地道?

就是《地道戰》裡的坑啊,還理睬它幹嘛?散了散了,不用回答了⊙⊙!

言歸正傳,地道咬文嚼字地解釋,就是符合地區的特色風格啊,對於英國來說,美中國人說的話就不符合他們的風格,就「很不地道」。廣東香港都說粵語,互相來說,說的都不地道。

所以說,這就是個區域性詞彙,天然排外。

稍微有個小例外,叫「模仿」。可以模仿的很「地道」,為啥?表面意思,就是按人家的風格特色來呀,當然必須「地道」啊!

5樓:JKK英語

首先要知道,對你所說的「老外」,某些國家的老外英語是他們的母語,就如同中文是我們的母語,當外中國人學說中文時,可能我們也會覺得他們永遠都有一種「老外」的腔調,但我們知道那很正常。那我們說英文就算達到已經能和老外正常交流但仍有些我們自己的口音,也是正常的。試想一下,總不能一群中國臉,都抄著一口美國或英國口音吧,老外會帶有嘲笑的問你「你是美中國人?

」 ,你要怎樣回答。我們學英語是為了能交流,不能成了為美國或英國科普壯大吧。

而且據自己在歐洲和澳洲居住了20多年的我自身經驗來說,大部分英語母語的「老外」其實很煩,嘲笑美國口音,他們會覺得很「irritating」

集中精力讓英語發音標準,只要交流過程中「老外」聽得懂我們說什麼,你的回答不跑題,不表達的讓人覺得聽起來很困難,讓我們繼續保留我們中中國人該有的口音,那是我們的根。

6樓:Jacqui

地道:本身就是個客觀的字眼。不同的國家,甚至同乙個國家不同的地區,講英語都不一樣,到底怎麼樣講英語才是地道的?

個人認為,語言是否地道,或者是否需要地道要看實際應用場景。

比如,如果是旅行、日常交流等非正式場合,讓對方理解你的表達,就達到目的了,要不要地道看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了;如果是去國外訪問、演講等正式場合,越地道越好,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專業和文化素養,最適宜不過了。

另外,地道英語,包含兩種情況:發音地道、表達(語法、文化)地道。

中國人英語不地道分三種情況:

1.發音地道,表達不地道

2.發音不地道,表達地道

3.發音不地道,表達不地道

中國人講英語為什麼沒有老外那麼地道?

本質原因:發音習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這裡補充一點:學習某乙個國家的文化,是乙個漫長的過程,也需要積累。目前中國人對於中國的很多傳統文化了解的都比較有限,想對外國文化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基本完全靠自我驅動學習。

客觀原因:大部分中國人沒有純正、長時間【學習】【練習】的環境

包括:①制度:目前英語教育依然【偏應試】,並不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不過在一二線城市當中,以及重視英語能力的家庭中,已經湧現出不少英語表達能力強的孩子。

人:【教學者本身英語不地道】,天然學習的就不地道。我屬於開始學英語時,能快速捕捉到單詞發音的關鍵點的,模仿能力強,所以從小就對英語老師的發音耿耿於懷。

學習者練習、交流、表達時間有限】

總之:個人認為講英語地道與否,要看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以及實際應用場景

7樓:Ladyflower

不地道很正常,老外地道因為英語是他們的母語,就好比我們說中文一樣。自出生咿呀學語開始人家就是說的英語。我們非母語人士就只能慢慢去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學習英語的道路很漫長,但堅持學習,你會發現自己會慢慢縮小與老外的差距。還有就是我們不地道的原因,就是我們從小都是學的課本上的書面英語,口語不難麼重視,而且脫離外中國人的生活,交際和文化環境。

8樓:niyishu2009

地道指的是對一門語言在使用過程中體現出的熟悉程度和隨意程度,比如說中國北方人肯定更容易說出京腔裡面的兒化音,而中文再好的老外可能都有點麻煩。而且地道這個概念往往更多用來形容口語,因為相比而言,口語更加隨意。熟悉程度和隨意程度和兩點有關:

1)說英語的量,說的多了,當然就更熟悉,對語氣和節奏的把握也更得心應手,就以一句簡單的「How are you?」而言,你說200遍和你說50遍肯定不一樣。大多數的中國人講英語的機會遠遠低於老外,所以在量的方面就失去了可比性。

2) 對一門語言的熟悉除了量之外,還有文化上的親密感,如果這門語言是你的母語或者是你國家的官方語言,你對這門語言背後的文化非常熟悉,因為你隨它長大。這裡說的老外,我認為主要指英語母語者,而對於非母語者,如法中國人,瑞典人,大範圍來說,英語真的講的很一般,可能給我們感覺比較好更多的是歐洲國家文化上的趨同性所帶來的熟悉度。比如說對於陝西人見面打招呼常說的「吃了沒?

」, 我可以在各種情景下準確的聽出這句話並給予回應,無論是大聲說的,小聲問的,普通話版本,還是方言版本,那時我姥姥中風躺在病床上,不能說話,通過她的眼神我都可以判斷她問我這句話。這就是文化帶給我的對漢語的熟悉程度,英語亦然。"

9樓:薑茶

你又不是外中國人,再說你又沒有從小在英文環境中成長 。反過來看 ,外中國人在說普通話時,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他們自己的口音(除了極少數大神以外)

10樓:Kai Yung

???你有沒聽過法國英語呢??很刺激哦~

@法中國人 (滑稽)

@日本人 (滑稽)

@泰中國人 (滑稽)

@印度人 (滑稽)

@蘇格蘭 (滑稽)

@愛爾蘭 (滑稽)

@威爾斯 (滑稽)

玩笑開完了,成龍的口音可以說是綜合南北中式英語的集合體了

口音糾正:中中國人說英語很中式的原因找到了!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南北都普遍出現的問題:、v、、n、、,還有平緩的語調、莫得連讀、卡碟

比如vanishing /vn/,在北方念 /vɑ:ni:i:

n/ 或 /vɑ:ni:j/,在南方念 /wen/ 或 /veni:

n/ 或 /f:ni:wi:

n/ ...(南方口音太多樣化了)

如pleasure /pler/,在南北方都念 /p()l:dwr/

北方官話區是長短母音不分和吞音重災區(能把某句髒話讀成sung off a beach)

比如 target [tɑ:rɡt]在句子中會讀成[tɑ:rɡi:]

This is a target which is surely within the realm of possibility

比如 invalid [nvld] / [nvld]在句子中會讀成[ji:nvɑ:li:] / [ji:nv:li:]

南方粵語區是塞音氾濫區、r/l不分重災區、l/eu不分、一樣吞音

比如說Department /dpɑrtmnt/ 變成 /dpɑ:mn/

比如說theoretically /θi:retkli/ 變成 /fi:ɑletili/

其他方言的英語口音還沒怎麼觀察過,布吉島其規律。

以上兩種方言英語口音模仿都是超級加倍後的口音

自信點兒喲~

(你看,連我這種沒離開過祖國懷抱的理工男都敢發英語語音了)

為什麼香港那麼多老外?

國內的簽證政策對外籍不友好,有個好處,避免了大量的亞非拉湧入,造成治安和社會問題。香港的外國遊客很多,對於歐美遊客來說,香港很適合作為東亞第一站 更重要的是外國公司很多,而且大部分是亞洲總部,所以外籍 實際上很多都有香港身份證 雇員很多 香港是乙個移民地區,香港特別依賴外籍勞工。香港的簽證.只要是個...

為什麼南韓人講英語有自己另外的發音,很多都要變音?

李sam 韓語系統裡面沒有f,v這個音,也沒有thanks的子音發音,還有l的發音偏向於西班牙語的單顫r。而且跟中文一樣習慣把不帶母音的子音發重,例如韓語會把sister發成。變音只是兩種文化的融合表現而已。我們常說的賽百味,你看外中國人聽不聽得懂?就算按著subway這個單詞讀,又會有多少人讀成s...

為什麼國人那麼喜歡按喇叭

EaBang 1 中中國人不覺得按喇叭是對別人不尊重的一種行為,在有些國家,有這種意識,能不按一般就不按。2 只想著自己不想著別人,自私自利的巨嬰太多,比如我晚上11點進小區,肯定是不會按喇叭的,前面有人的話,我也會等人靠邊再過,但做為對比,按喇叭的人很多,至少我住的這個小區是這樣,離的很遠就開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