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現代人接受資訊越多,越失去了明辨是非,理性思考的能力?

時間 2021-05-06 09:47:21

1樓:沐猴而冠

現代多出來的那些資訊通常是五手,六手的資訊,是經過好幾次簡化,扭曲,顛倒等再加工的產物,很好地起到了摻沙子兌水的效果。一萬條資訊裡邊有一條是真知灼見,普通人如何判斷,即使有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時間。就像乙個人,成年累月吃沒營養的東西,雖然吃的飽飽的,身體哪好的了。

2樓:Scotty是首歌

霍華德·馬克思說:「槓桿不會使投資變得更好,也不會提高獲利概率。它只是把可能實現的收益或損失擴大化,這個方法還引入了全盤覆滅的風險。」

同樣,大量的資訊,不僅會同比例放大乙個人的已知與無知,更會因為技術的投其所好,令乙個人的偏見愈發容易被強化。

以我的有限觀察,所謂開闊眼界,並不會提公升乙個人的認知水平。

人們在生活中不斷追求幸運的元素,卻很難改變其中幸運與不幸的比例。

只有擴大認知半徑,提公升自己的技能,勇於嘗試和實踐,才有可能提高幸福的概率。

3樓:懶學徒

光是接受資訊沒有用,還要學會處理資訊。同一資訊在不同情況下的正確與否是不一樣。如果乙個人沒有自己的思考體系,那麼他會被干擾到個人混亂,失去判斷能力;如果乙個人對自己的思考體系過於自信,那麼他可能會只採取一方的資訊而忽視另外一方。

介於兩者之間的部分到底要如何把握,這是件很難的事。

4樓:九尾非辰

很多事情,我們還沒有做,但潛意識告訴我們:這件事不行,做不成,放棄吧。周嶺先生在《認知覺醒》裡介紹了人類有三重大腦:情緒腦、本能腦和理智腦。

受制於出現時間,發育成熟度以及神經元的數量,理智腦的反應速度遠遠低於情緒腦和本能腦。

某件事一旦本能腦和情緒腦給了判斷結果後,人們很少會重複思考,去細想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比如溝通,人們溝通的時候很多時候脫口而出的都是帶著強烈主觀意識的話,但如果要達到有效溝通的效果,人們必須客觀的闡述事實,減少情緒帶來的衝動語言。

我們必須相信儘管情緒腦和本能腦很強大,但是理智腦做出的選擇更能讓我們受益。

那就需要將問題(事情)剖開,消除我們不清楚、不了解的模糊地帶,情緒腦和本能腦天性不喜歡學習和思考,但我們必須克服天性,正視它,了解它,克服它。

《超越感覺》中寫道:凡事不要憑模糊的感覺判斷,要尋找清晰的證據。

5樓:Judy

這肯定是必然的。

因為世界上本身就沒有是和非。

什麼叫是非?是非必然是對立面,必然是唯二的。如果我們資訊足夠少,例如乙個人違法了,他只有有罪和無罪的選項,那社會會用道德、法律、意識、宗教、等等的方法,告訴你啥是是,啥是非。

但如果你知道一件事,可以分為做得很好、做得不太好、做了對某些人好某些人不好、做得不好但不至於違法、做得不好但違法卻不用坐牢、做得不好並且要判刑、在某些國家屬於違法某些國家不違法。那你怎麼去理性思考明辨是非???

所以我覺得這問題很奇怪,怎麼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覺,覺得好像自己接收的資訊能多到讓自己真可以理性思考明辨是非?這八個字全世界就沒幾個人能做到好麼。

6樓:亦知亦行

你看你的標題,你說的是接受資訊,但是接受完了之後。

第一,接受完了之後,有沒有去驗證。

第二,有沒有去反覆驗證。

第三,有沒有總結。

或許你會疑問,為啥驗證之後,還要反覆驗證呢?

那是因為,人生不是數學題目,答案思路相對比較唯一。

人生是會有各種複雜的變數,你驗證一次,難免有運氣因素,有當時的趨勢因素等等。

反覆的驗證之後,跨越時間空間的維度,更具有說服力。

7樓:大貓貓

大抵因為我們從小就是接受這樣的教育,接受乙個知識,接受一種權威,我們把那種硬塞進大腦裡的東西當作知識。如果我可以為這種來自於權威的知識取名,我會叫它為「非本真的知識」。

8樓:瓜子

模擬的思維很有用。

想想看,天天胡吃海喝,是讓你變成行動不便的大胖子,還是變得更加強壯?

光吃是不行的,還是要鍛鍊!光學理論是不行的,關鍵還是要在理論的指導下用實踐來檢驗。

9樓:思賢

小時候看動畫片,裡面有個情節,乙個人做選擇的時候腦海裡有天使和魔鬼,類似中國的三魂七魄,彼此鬥爭影響他的選擇。因為人成長環境的複雜性,大多都有各種人性的弱點和成見,就不提多重人格了,所以選擇空間增大,必然導致選擇的困難性,因為理性的選擇是需要量化計算的,而感性的選擇往往難以客觀比較導致潛意識條件反射式的人格競爭。非理性條件反射比理性思考的響應速度快很多。

10樓:申必學者

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關於袁崇煥和毛文龍的爭議。知乎上就有比較激烈的爭論。爭論到了什麼地步呢?

到了你不太好描述他們究竟在爭什麼的地步。不是敏感,就是雙方攻防之激烈,影響了問題本身的清晰性。究竟是在辨別二人是否具備對皇帝的忠誠,還是從現代民族大義出發來評價二人,或者是判斷二人對於明朝的功過,每個爭論者都會選擇對自己的看法最有利的角度,來對袁毛二人進行褒貶。

我在那個問題上有看法,但在本回答中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個問題下的爭論很有代表性。你仔細看看比較熱門的提問下那些回答,基本上都是針鋒相對的意氣之爭。

我不清楚他們互扣的那些駭人聽聞的帽子有幾分真實性。但是僅僅從互扣帽子這一行為來看,雙方都在攪混水。

一般來說,袁崇煥和毛文龍死去已久,後人寥寥,真正的利益相關者很少,在廣闊的中文網際網路上翻不起什麼浪花來。我有理由懷疑,在網上互相斥為包衣的兩個群體,實際上多半是一種人。

這其實也是很多人本來的思考方式。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很多讓你不舒服的人。我們假設你自己是有著正常價值觀並能夠實踐的人,那麼你就會發現,大多數人就是根據先入為主的立場而不是對錯來進行價值判斷的。

甚至包括一些社會評價正常的普通人也是如此,他們之所以不被認為是異常的,只是因為他們的立場恰好符合主流的價值判斷,或者他們就是緊跟主流自己不做判斷。一旦需要在缺乏主流的細分問題上做出抉擇,這些人就會變得很隨機,輕率地做出選擇然後固守立場,不再像在人群中那麼「理性」了。

網際網路是乙個便利的平台,它甚至沒有放大這種人的聲音,只是將他們原本地呈現了出來。這跟資訊接受的多寡關係不大。真的要發生改變,需要的是學習,而非瀏覽。

11樓:門吉

明辨是非能力與接受資訊過多沒有強因果關係。

如果出現了因資訊過載而頭腦混亂的現象,是資訊噪音引發了亂碼失真。

就人的理性思考而言,無外乎更多的資訊激發了更多的慾望,慾望就像超負荷佔據執行記憶體,令CPU處理速度受到了嚴重影響。

故而,空杯心態,能更從容面對未知與挑戰。

12樓:天行者

明辨是非,理性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多年的學習,多年的鍛鍊才可以形成。

而擁有這樣能力的人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少數,不僅現在在過去也是如此。

13樓:一顆大大大橙子

其實我也曾經有過這個疑惑,為什麼我們接受了那麼多資訊量,按理說應該相容幷蓄,思考時更加周全理性,但為啥理性思考能力越來越差呢?後來才發現這和我們接受的資訊特點以及自身的行動有關。

我們現在接受到的資訊有幾個非常明確的特點:

1、情緒刺激的資訊大行其道。

在商業逐利為主的情況下,去獲取更大的流量和關注就成了製造方的目標。那怎麼讓資訊被受眾點開呢?就是吸引眼球、勾連情緒或慾望,用些光陸離奇和一些刺激人的話語,做些更大眾化讓大家不動腦子又覺得好玩的內容。

資訊娛樂化,娛樂情緒化,引動情緒和非理性。久而久之,老去看這些資訊,就像大水沖刷河道一樣,情緒和慾望就會越來越容易被引動,自然逐漸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2、負面資訊多。

舉個栗子 ,現在網上發言門檻很低,很多只要涉及到比較敏感的資訊,一般會比較肆意發表言論,有些資訊歪的明顯,經常處於這樣的資訊環境,接收這樣的資訊,就如同「久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很容易被同化。

3、無用資訊多。

而且明辨是非、理性思考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需要有意去培養鍛鍊的,

我的體會是是需要不斷篩選和學習正確的資訊,並為之踐行,久而久之,才能真的不被現在的資訊洪流所迷惑,如此才能真正的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或者能真的辨別是非吧。

14樓:Meursault

我們先研究一下題目的意思是什麼,我的解讀是,這個題目想要問的是「(既然資訊可以使人獲得明辨是非,理性思考的能力,所以)為什麼有些現代人……的能力(那麼,到底是因為資訊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這些能力的獲得還需要思維訓練等其他條件,還是因為某些特定的資訊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但現代人接觸不到這樣的特定資訊)」

然後我們再分析一下「資訊」指的究竟是什麼,夏農認為資訊是一切消除不確定的東西,不過我認為這個定義在這裡不合適,顯然我們不是在資訊理論的學術會議上,而是在日常語境中,我認為這裡的資訊可以參考康德對知識的定義,即判斷,康德認為知識就是判斷,例如「海是藍色的」

然後我們再分析一下「明辨是非」和「理性思考」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明辨是非」我認為有兩個含義,其一是倫理學範疇的,即判斷一件事是否符合道德,其二是認識論範疇的,即判斷乙個知識是否符合事實,而「理性思考」我認為也有兩個含義,即價值中立得思考與不摻雜情感因素的思考,於是我們得到了四個組合

1,(既然知識可以使人獲得判斷一件事是否符合道德,價值中立得思考的能力,所以)為什麼有些現代人接受知識越多,就越失去了判斷一件事是否符合道德,價值中立得思考的能力?(那麼,到底是因為知識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這些能力的獲得還需要思維訓練等其他條件,還是因為某些特定的知識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但現代人接觸不到這樣的特定知識)

2,(既然知識可以使人獲得判斷一件事是否符合道德,不摻雜情感因素思考的能力,所以)為什麼有些現代人接受知識越多,就越失去了判斷一件事是否符合道德,不摻雜情感因素思考的能力?(那麼,到底是因為知識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這些能力的獲得還需要思維訓練等其他條件,還是因為某些特定的知識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但現代人接觸不到這樣的特定知識)

3,(既然知識可以使人獲得判斷乙個知識是否符合事實,價值中立得思考的能力,所以)為什麼有些現代人接受知識越多,就越失去了判斷乙個知識是否符合事實,價值中立得思考的能力(那麼,到底是因為知識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這些能力的獲得還需要思維訓練等其他條件,還是因為某些特定的知識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但現代人接觸不到這樣的特定知識)

4,(既然知識可以使人獲得判斷乙個知識是否符合事實,不摻雜情感因素思考的能力,所以)為什麼有些現代人接受知識越多,就越失去了判斷乙個知識是否符合事實,不摻雜情感因素思考的能力?(那麼,到底是因為知識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這些能力的獲得還需要思維訓練等其他條件,還是因為某些特定的知識才是這些能力的充分條件,但現代人接觸不到這樣的特定知識)

所以,您到底想問的是哪乙個組合?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顏值?

鈴離 因為飽暖思淫慾,話糙理不糙。如果現在是戰爭年代,擇偶注重的一定是資源或者武力什麼的。但現在是娛樂至死的年代。顏值是門檻最低的娛樂,也是最直接的性吸引力,男女通用。 夏妁 說到底就是現代社會可能性變多了 直播也能賺錢 包容性變廣了 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 審美情趣提公升了,加上娛樂活動相當豐富 ...

為什麼現代人養不起馬?

現代人養馬,你覺得划算嗎?1.論吃,人更比較喜歡豬肉 牛肉比較多吧,其次還有羊肉。2.代步工具,論力氣它還不如騾子有力氣,拼耐力它不如驢。何況現在有車,無論怎麼算車總比馬強。3.你有場所養馬?而且你還需要伺候,畢竟馬是直腸子,你花大部分時間純屬是在伺候馬而不是用馬。 Aaron Qi 這有什麼養不起...

為什麼現代人會猝死?

廉爽爽 知道熬夜不好會猝死,但現代人還要熬夜。有些時候知道有些行為不好,但總是不自律,由不得自己。現代學生上學負擔也重,為了學習哪個學生不熬夜,特別是畢業生,為了考試衝刺,哪個學生晚上不熬夜,學習到幾點。作為家長你心疼孩子但你也沒有辦法,誰不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績,自己臉上有光有面子。現代上班的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