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書中同一件事會分散在不同的列傳中來描述?

時間 2021-05-31 16:37:04

1樓:gere

這就是紀傳體的壞處。1不可避免的對一件事情要分開處理造成查閱不便。2因為以某人為主會造成隱掉某些事一般是不光彩的。或者是誇張一些事一般是好事。3有些情況下時間不太好確定。

比方說斬顏良事武帝本紀寫的是使張遼關羽前登。關羽傳也寫了張遼及關羽擊之。但是張遼傳沒一點記載。

個人認為是由於2張遼去了但是這一路打得很不好所以乾脆不寫。如果打得一般就完全可以寫共斬顏良如何如何。

2樓:

其實是一件事,只是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描述便有所不同。

馬謖傳是最詳細的,結局是「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諸葛亮傳里只提到諸葛亮把馬謖殺了,具體怎麼殺的並不是諸葛亮傳要關注的,因為主角是諸葛亮。而向朗傳提到的逃亡,是臨陣脫逃導致向朗因為這件事被處罰,這不是諸葛亮傳要關注的,也不是馬謖傳要關注的,所以不必寫進去。

諸葛亮傳: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向朗傳: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馬謖傳: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希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

「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邰戰於街亭,為邰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

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

3樓:「已登出」

紀傳體史書大抵都有這種情況,即後世所謂「互見法」。

史記訂補:史臣敘事有缺於本傳而詳於他傳者,是曰「互見」。史公則以屬辭比事而互見焉。以避諱與嫉惡,不敢明言其非,不忍隱蔽其事,而互見焉。

李笠的話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由於避諱、情感等許多原因,史家在立傳時一般不會直書傳主的不足,而是盡量在本傳中表現其獨特鮮明的形象(顧名思義是一些帝王傳記開的先河);

又因紀傳體之獨特,以致同一件事能夠在不同人的傳記中出現,使得史家能夠避開本傳,在他人的傳記中記述其不足,以達到「不虛美、不隱惡」的目的。

比如題主列的馬謖,本傳中只記了他還行的一面,而他「違亮節度」、兵敗「逃亡」的不堪則是在他人傳記中寫的。

但這不是絕對的,有一些太惡劣的他也會在本傳里秉筆直書。

這是其一。

史記釋例:一事所係數人,一人有關數事,若各為詳載,則繁複不堪。詳此略彼,詳彼略此,則互文相足尚焉。

同樣由於紀傳體之獨特,以致同一件事可能會在不同傳記中反覆出現,如果每次都大書特書,不光作者很累,讀者反覆閱讀也會疲憊,增加閱讀和傳抄的難度。

而互文就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其二。

史家著書不易,毋庸置疑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讀他的書的,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給人更多的啟迪。

這是其三。

大致就是這些原因。後世也針對這些問題衍生出編年體史書,就是為了更加方便閱讀,這也就是為什麼世人都極其推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成書所需的閱讀量和毅力自不必言。不過編年體出自後人手筆,方便之餘也就產生了史料失真的一些問題,只能說各有利弊吧。

人為什麼喜歡把一件事依託在另一件事上?

周圈外 因為可以拖延時間,不去解決問題,現在的困難讓人不舒服,改變更痛苦還不如保持不變 建立這種依託可以讓自我的責任淡化,變成了不是我不做,是電子煙沒有到,不是我不起,是鬧鐘沒有想 一種心理機制,變成了我的事的責任不在於我,而在於外界 無所謂 懼 哈哈哈 什麼依託,根本從心裡就是不想戒!就算是當時想...

集中做一件事還是分散做幾件事更好?

拾夢先森 我覺得看事情的重要性跟緊迫性。如果是重要且時間緊的,我認為集中先把這個事情做好。不緊急不重要的,那自己安排。適合自己的,對自己能起到效果的,達到自己預期的,就是好的。畢竟在你看來好的,適合你的,在別人那裡可能不適用。 素心向暖 是這樣的,因為你說是間隔年,有一些技能還不上公升到特別必要,而...

為什麼同一件事女生總有倆套理論?

桃源閒客 周易 繫辭 曰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幹知大始,坤做成物。就是說幹天執行的道理,成就了男人的思維言行 而坤地生物的道理,則生成了女人的想法性情。幹天有方向主導性,知道何事從何時開始 坤地則缺乏這樣的方向性,時常容易迷路,只能隨天執行來生出萬物。簡單來說,就像天時有春夏秋冬,大地則依季節而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