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方言區之間有明顯的經濟發達程度的差異?

時間 2021-05-31 03:21:24

1樓:三隻烏鴉

哇,揚州好落後呀,江西上饒福建浦城好發達呀。

瞎比較有個毛線意義,中原官話的鄭州和西安現在發展十分迅速,是北方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但是中原官話區里客觀上像安徽北部簡直窮爆了。

西南官話區的武漢成都發展不錯,宜昌常德也發展還可以,但是貴州雲南秦巴地區又十分落後。

就說閩粵語區差別也很大,比如粵語區的北海湛江發達麼,閩語區的山區潮汕莆田寧德等也是落後地區。

更不要說各種西南官話飛地(廣西桂林,江西贛州,湖南郴州等)怎麼歸類,或者天津話這種中原官話還是歸入其它的也不清不楚的。還有官得一公尺多高的杭州話。

如果單純看經濟,逼仄的膠遼官話區經濟最發達,但是膠遼裡的贛榆和日照(這兩個有爭議,也有歸入中原官話區里的)也不發達啊

瞎模擬沒意義

2樓:馬化滕愛學習

因為中國社會有個十分十分重要的特徵,鄉土社會,血緣社會,熟人社會,

方言帶來的,是非常重要的親切感或者不親切感,它的影響太重大了,

很多時候,很多中國社會小集團,就以方言區域來劃分的,

3樓:葉隱

因為母語是英語的國家比母語是中文的國家的發達,所以我們必須學習英語。

至於吳語?你再發達你能達到英美加新澳水平?你再富裕你和英美加新澳比比?

失敗啊,我們就應該全民英語,分分鐘到美帝發展水平。

4樓:

借答案「為什麼吳語區內部方言比例越低的地方經濟越發達呢」再補一句:為什麼偏官話的北吳比南吳經濟更發達呢?

不是因為吳語存在所以江南繁盛,而是因為江南借山河避戰亂、借沃壤成居業、借港口興海運,吳語人才得以倖存、發達。區位的事和說什麼話、什麼語無關,只是時來運轉,江南成了最好的地方,吳語人得了便宜而已。

得了便宜不免賣乖,搞些鄙視鏈鄙視江北人,搞些吳人優越論。然後就有江北人順其心意,伏地呼兄拜吳語了。

5樓:貴幫阿貴實

我覺得題主從乙個特例推出這個問題是有些不妥的,但是這個特例反映出的現象又的確是很明顯。

單就淮語區和吳語區的對比這個特例來看,按題主要求的從人口遷徙等方面來看,我覺得是這樣的

吳語區或者說吳越民系,應該說從商朝晚期就開始有外來移民遷入,後來又幾次接納中原移民。從文化角度來看,從來不存在哪一種文化吞併同化了另一種文化,而一直是多個文化的相互交融。這就帶來了一種開放包容的傳統心態,因此接觸到西方文化後也能較快地吸收交融西方文化。

除此之外,數次文化融合還給吳越民系帶來了重視知識的傳統,因此過去吳越地區出了許多文人,是進士最多的地區,現在也是如此,這就是人才儲備。

另外,地理因素還是有些的,吳越地區適於農業生產的平原其實只有太湖一帶,所以吳越很早就有副業手工業發展起來,明清時期就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它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不同,一條產業鏈的任意一環是需要上游下游良好環境的,因此對規則和誠信都非常重視,這也很適應現在工業商業發展的需要。

6樓:葛室韋

沒覺得,我通州的,以前我們那的沙地人吃不上飯逃到我們那的不少,大家都沒錢,但是我比川姜一帶的沙地人好不用頓頓吃蕃芋,現在通州就通海一帶的沙地人靠家紡富起來了,我們南通人的興東,平潮,四安,興仁也不差,沒覺得這和語言有什麼關係,其實南通的沙地人和我們金沙人,南通人,通東人風俗上也沒太大的差異,除了家紡產業的沙地人,其他地方民富都差不多

7樓:

我想起了當年西方人說中國窮就是因為你們的語言,你們的文化,不行,這和今天談論方言和經濟的關係是不是如出一轍,當然還有一堆中中國人隨聲附和,是是是,醜陋的中中國人,阿Q,漢字要羅馬化,破四舊,打到孔家店,全盤西化

8樓:

很簡單:不同的方言區所在的位置也不同,比如東南沿海那一片方言地區較為富裕,但是他們富裕的原因主要是東南沿海面向日韓和東南亞,這些地方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性使其能夠吸斂內地的資金和人才。那麼假如把這些人搬到西北呢?

9樓:一小撮兒

要說啟海比北三縣發達,主要就是離上海更近,地緣人文更相近,所以去上海打工經商、投親靠友都很早。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上海北京東路沿街做五金、電動工具生意的大多是呂

四、天汾一帶的人,那條馬路簡直就是呂四人的「唐人街」。

10樓:

不知題主有沒有注意到,淮語區實際上一直在向吳語區,曾經屬於吳語區的南京、揚州現在都已經在說淮語了。

而所謂的吳語區更發達,本質不過是江南地區更發達罷了,這實際上是乙個地理問題。不信就看看南京,說淮語的南京是不是也很發達呢。

因為長江的存在,淮語向南的擴張受限,給了吳語區繼續生存的機會。假以時日,吳語區繼續收縮,就會更明顯的發現,江南說淮語的地區也會一樣發達。

不過在普通話面前,大家都是渣渣,以後會變成普通話越好的地方越發達。

11樓:陳博涵

乙個地區的經濟發達與否,只跟當地的區域經濟環境、政策、資源等方面相關,跟那個地方說什麼語言無任何關係。

按照你的邏輯,講吳語的溧水區南部及高淳區應該強於講江淮官話的南京主城區,然而……

所以,問題不成立。

12樓:catarvnia

地域歧視是很正常的,題主不要太排斥這一心理---------說什麼方言不是導致經濟差異的原因,而是與人和區位有關,題主提到了靖江,靖江整體是比較發達的,靖江發展最好的地方是講泰如方言的沙上地區,不說吳語,沙上人是追逐長江沙洲墾荒定居的一群人,他們流傳下來的勤勞奮鬥的品質再加上沿江區位優勢使得沙上成為靖江各鎮中最發達的地方。

而同樣說吳語的江西上饒地區,我不知道在江西排什麼名次,反正是次要的,真的很窮,很不發達---------

其他也不想說明什麼,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僅談江蘇境內,大趨勢是方言中吳語成份越多的、吳語比例越高的地級市越發達

13樓:

又是乙個憑著我感覺就來問「為什麼」的人。

講道理地理決定論比你這個想法有道理多了,然而單乙個地理決定論也不能解釋這個社會。

第一,你先看中國的最發達地方,是不是全是圍著大江大河三角洲?

第二,要是你講方言了,還能類推到為什麼講英語的國家比講其他語言的國家發達。

現在的這個世界,是海權的世界,誰讓航運最便宜呢。而且中國的最發達地方,最適宜人類生存,你去看看這幾個地方的地理條件。要水有水,要海有海,要平地有平地。

而中國還有很典型的一點,就是國家政策。

14樓:黃海禺君

先上兩張地圖

第一張是南六地圖,就是南方六大語言分布圖

一張是網友整的,2023年中國按地級行政區填色的人均GDP地圖(暫時找不到比較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圖,侵刪)

雖然說方言區內部有跨越行政邊界的整合性,但是也不盡是像題主認為的那樣。

比如在咱們華南,經濟繁榮區與方言邊界並不吻合:

1、珠三角的經濟繁榮當中夾雜了深圳這個普通話的「飛地」,當然還有中山的一些閩語飛地和其它地方一些客語鄉鎮村落的飛地。

2、粵語區內部,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陽江、茂名、湛江、清遠、連州、陽山、廣西的梧州、欽州等差距不小。

3、如果說潮汕地區跟福建廈漳泉地區都是閩南話區域,基本能互相聽懂和對話,兩地的經濟發展也是差距很大,潮汕地區現在可以說是出於乙個「失落狀態」。

4、客語地區內部,福建龍巖(縣城講閩南話,郊縣大部分為客家話)明顯比廣東梅州、江西贛州等地發展得好。2023年,梅州市人均生產總值22047元,贛州市23201元,福建龍巖市67121元。龍巖下轄各縣當中最低的長汀縣都有40216元,人均最高的客家話縣上杭縣達72435元,與梅州贛州拉開明顯差距。

位處山區的龍巖人均gdp甚至比沿海閩語區的漳州、莆田還高。

其實,從第二張圖可以看出,與方言相比,地理區位顯然更加重要,全中國人均GDP比較高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三條線,乙個是沿海先富區,乙個是北邊油氣煤礦區,乙個是京廣線沿線。對比京廣線沿線跟京九線沿線,很明顯後者的經濟是相對塌陷的,很不幸的是,廣東的東翼客家潮汕區是這個塌陷的一部分(雖然京九並不經過潮汕)。也可以看到,整個全國的沿海地區,大面積塌陷的只有廣東的東西兩翼和廣西沿海(粵語區,本屬廣東)。

這些都不是跟方言區重合的。

再看純粹農民的人均收入情況(圖是五年前的了,找不到新圖)

這是按縣來填色,更加具體一點。可以看到好些色塊的明顯分界是以省界分的,比如江西與福建的邊界、廣東與廣西的邊界,但顯然,這些都不是方言的邊界,恰恰是省界兩邊同屬乙個方言區。再對比下面這張圖:

15樓:Wu丶

為什麼題主選擇性忽略南方方言的代表地區粵語片?粵語這麼大片區,經濟發展可一點都不平均!應該選哪個地方來跟吳語,江淮話,東北話等比經濟更發達呢?

以前中原地區才是全國的經濟重心,後來北人南遷經濟重心轉移到江南,建國後經濟重心轉移到東北,改革開放經濟重心轉移到沿海,這些方言片區一直在那裡,經濟重心卻在不停地換,你說經濟跟方言片區有半毛錢關係?

唯心和唯物之間有什麼明顯的界限?

來習 理論不存在界限之說,你是問心物界限吧。很簡單的,物是心之相,六祖慧能幡動心動就是指幡是心之相,一般人都理解錯了。順便科普一下,心 上帝第一推動,物理學是心不相應法。心物一元,但唯心論不是一元論。 劉哲 相對唯心與相對唯物是沒有區別的。而極端唯心與極端唯物都有明顯界限。現實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就...

為什麼 Lisp 有許多的方言?

連城 這是因為LISP的廣義表結構和巨集機制非常適合去創造各種方言。而其它語言,諸如C Object C,也許可以看作是C的方言 持保留態度 但開發這些語言的編譯器 直譯器的難度相較於在LISP中開發LISP方言的直譯器的難度,要高出非常多。例如SICP一書作為MIT的本科教材,就非常輕鬆簡單地闡述...

為什麼外國人的普通話口音與方言區的普通話口音可以被輕易區分?

祁清籟 善於觀察的人,都會發現,方言口音和 典型 外中國人口音的普通話,都存在聲調不准的問題。不過,這兩種 不准 很可能不是一回事。由於現在已知的所有漢語方言都是有聲調的 包括據說衹有2個聲調的 蘭州紅古話 以及西北 膠遼其他一些的3聲調方言 因此以漢語方言為母語的人,說出來的普通話,但凡沒有達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