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中文的多左派,念歷史的多右派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時間 2021-05-10 05:30:52

1樓:ctys

在歷史系和中文系都呆過,但是專業都偏社科(考古、語言學)我基本沒見過任何乙個激進左派(馬列,沱牌,毛派,安那其…),白左都很少見。本科時候和學歷史和哲學系的人混得比較熟,大多數就是預設現有秩序的壬,而有志於學的,不是一般的自由主義右派就是文化保守主義者/古典自由主義者。儘管我校學者中(尤其是哲學系)頗有一些左派。

文學系的人裡有幾個女生後來比較熟悉,比較偏向白左。

後來去另一所學校學語言學,和整個系裡氛圍格格不入,偶爾有流露立場的,基本也是自由主義者。搞語言學的人不管師生,大都比較實際,不太關心這些問題。

反正我一點也不覺得左派多。也許是身邊統計學的偏差吧

2樓:雪貓

我認為是,中文系,汪暉,李陀,戴錦華,孔慶東,韓毓海,美國那邊東亞系的張旭東,王斑,劉禾等等全都是左的不要不要的。搞歷史的你看楊奎松,楊繼繩,沈志華,高華,秦暉,都是右派。

就美國來講的話,所有的人文社科類專業差不多都出左膠,當然文學是重災區,所有的文學類專業都是,歷史能好一些。哲學的話,還好有分析哲學是他們的主流,分析哲學極少左膠,但是Continental哲學的就很多。人類學也是個重災區,社會學我不太懂。

坦白講,我自己對中國歷史有些興趣,但是對中國文學這個領域說實話是比較煩的,無論是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興趣都不大,但也不是沒有非常喜歡的作家,比如郁達夫就是。

3樓:1P和1N

有左派現在道德制高點上提出問題,他們不承認黑暗存在的合理性,不容忍任何他們認為是"壞的"東西。

右派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包括和他們認為是"壞的"東西暫時聯手。

讀中文的很容易讀成書呆子,引經據典,但是給不出解決方案或者沒有任何可操作性。

讀歷史的很容易讀成腹黑,左右逢源左右挖坑為了目的不擇手段。

4樓:

左派和右派關心的根本就不是乙個東西,左派關心的是人類的幸福,右派關心的是資本增值。當然一些天真右派會告訴你資本增值了所有人都能跟著吃肉喝湯,大家一起邁向幸福,但是看看歷史,從來就沒這麼回事,反而是因為分配不均革命和世界大戰沒少打。所以我倒覺得歷史學的好的人更應該是左派,文學看多了的反而會成為右派,因為看的都是瑪麗蘇和Quattroporte文。

5樓:那寒

看韓劇的多女性。

看日劇的多男性。

請問這句話的權威性?

為什麼兩種群體不能顛倒著看呢?

除非這兩國電影公司同時換上對方的內容。

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喜歡的背後有更深層次的根源。

6樓:

以前我也覺得懂歷史比較多的人比較容易偏右派,不懂歷史的人愛偏左,後來見到不少反例更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得出了一些淺見,望各位不要噴得太狠。

我認為,人的立場取決於對世界的看法,而根本出在三個問題上:

一.世界是秩序的還是混沌的?

二.責任和自由哪個重要?

三.這個世界是零和的還是共贏的?

一.世界是秩序的還是混沌的?

左派的世界觀裡,世界是有乙個穩定的秩序的,聰明人看到大秩序,比如馬列毛,蠢人看到小秩序,比如現在的西方白左,他們的愛好是用一套自己設定的完美秩序來規範世界,至於這套規則到底完美不完美另算。所以在左派而言,維持規則的執行是最高要求,這個規則中每個人都必須為規則而服務,同時成為規則的受益人,這個規則裡,連一條狗都不應該是受害者。

而右派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尤其是人類的社會,是極其不穩定的,一切規則都會隨時崩潰,組成規則的是客觀的存在,而這些客觀存在只要改變,現存的規則也就會隨之崩盤。中國現在右派居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吃了建國後政策變變變的虧,導致了對秩序的不信任。在右派的世界觀裡,世界非常不完美,所以一定有強有弱,有勝有敗,要做的事情就是依託當前已經有的規則去爭取最大的利益,在規則變動的歷史戰車輪下碾死了很多螻蟻,右派要做的事就是不讓自己成為這些螻蟻,至於最後被碾死的那些,那是無可奈何的事。

二.責任和自由哪個重要?

這個話題太大,寫了幾句感覺說出來被笑,略過不談先。

三.這個世界是零和的還是共贏的?

我在知乎上經常看到一些精英跑出來教我們說:「世界是可以共贏的,但有些人總認為是零和的,這就是目光短淺」,而歷史課本則會告訴我們,階級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我猜聽我這麼說你會認為右派都是共贏派,左派都是零和派,其實剛好相反:

左派表面上認為世界是零和的,實際上認為是共贏的。

右派表面上認為世界是共贏的,實際上認為是零和的,

左派認為目前的剝削階級被打倒,切割出自己多拿的利益可以讓所有人都過上同等的生活,也就是認為人類這個整體可以達成共贏

而右派在精英共贏的同時,選擇性忽略了精英共贏的實質將成為壟斷,將淘汰那些末位者,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去尋找和自己共贏的人,以免遭到淘汰,也就是說,在右派的世界中,零和才是本質。

懂歷史懂經濟的人容易變成右派,是因為他們很容易發現世界的零和本質,當然,站在更高視角上看這一切的人,則會得出目前一切零和的現象都是因為缺乏秩序的左的結論,這就是世界的有趣之處了。

7樓:

香港議員黃毓民,外號癲狗,珠海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專科教授兼學系主任(1988-1992)。

是個激進民主左派。黃傘活動期間支援民眾占領香港金融區(在前線因催淚彈而口鼻受創住院),和「占領華爾街」相似。

黃毓民的好朋友:

梁國雄,外號長毛,是個支援不斷革命論的極左托派分子。(黃傘期間,在前線下跪要求民眾不要撤退)

他們和真·革命·毛左是朋友。

既有左派的政治信仰,也有自己的政治野心和生意的考慮。

8樓:「已登出」

這還不簡單,學中文的偏重理想主義,學歷史的偏重經驗主義。經驗主義認為人的理想有很大虛幻色彩和侷限性,並不足以在公共領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但是經驗主義並不排斥個人理想主義。

沒錯,我就是學歷史的乙個經驗主義者,也自認為是乙個右派(但按中國當下的派別劃分,我可能偏左派)。

9樓:

瞎幾把扯,我認識的學中文和歷史的幾乎全是右派。滋油皿煮掛嘴邊憲(和諧)政人(和諧)權貼胸前的那種。上了四年大學,腦子一直落家裡。

10樓:

談論詩書的不過是「棄市」,研究歷史的要「族」

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

僕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始皇悅。

博士齊人淳於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始皇下其議。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闢禁。

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

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

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制曰:「可。」

11樓:

亂講。中文系明明是讓我往左就往左,讓我往右就往右。歷史系明明是,不管往左還是往右,左路選中庸,右路也選中庸,因為你無法抗拒潮流,但決不能勇立潮頭。

12樓:

很多人不分左右啊,總得來說

在西方,左是激進派,右是保守派

但中國本身是社會主義(理論),支援就是左,所以偏向西方那一套就是右

13樓:大衛

經典意義上是對的,但不是國內意味上的左右。而且也是相對而言,歷史書讀偏了,也能讀出來「篇篇都是吃人」的瘸子。

中文系文藝青年那簡直不用提。百無一用。

14樓:

國內語境下的左派其實都是一幫保守主義者,正常來講這幫人都是右派。

而右派同理,他們其實應該都算作左派。

所以我們總是說國情特殊,國內外情況不一樣。不過我看這個問題下的很多答主並不能分的清啊。

15樓:野合菌

念數學的圓周派,

念動畫的大星派。

肯德基的燉雞派,

麥當勞的菠蘿派。

說到多左派,怕是念日文的。

因為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突然的念想,能讀懂這層意思嗎。

夢若晨曦玥當空 晚上自己乙個人玩手機玩著玩著突然就有點情緒崩潰,想到了很多又好像啥也沒想到,心裡有難受,絕望,茫然,孤獨 告訴自睡覺吧,再不睡喪就壓制不住了。晚安世界。 一顆小西柚 能,偶爾還會有突然的難過,難過我們回不到從前,當我有開心的事拿起手機要和你分享時,當我受了委屈想和你說時,忽然發現我連...

如何評價知乎使用者 念缺一 的歷史水平?

五角場喵叔 研究歷史幹什麼?有什麼用嗎,拜託研究歷史是白鬍子老頭做的事情好吧。研究歷史,等樹樹退休以後再說吧,現在還是多搞點。 波菲里奧迪亞斯 對奧斯曼及其他土耳其歷史,比如羅姆素檀國 卡拉曼等突厥貝伊國,了解的非常多,相當詳細,而且能夠活學活用,舉出各種事例。對於奧斯曼等土耳其歷史,我也讀過很多書...

喜歡歷史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

Leeres Wort 男人對客觀真實有種病態的執著,歷史 作為愛好 正好看似屬於這一範疇。明明有些東西是永遠不可能知道的,比如劉備託孤諸葛亮到底是帶著防備還是一片赤誠,卻爭論了幾十年。不過我看這個毛病該改改了。男性做題家數量遠高於女性,就有這方面的原因。我在乙個500人的博士生群裡,裡面按理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