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人對《紅樓夢》的理解都不一樣?

時間 2021-05-08 14:05:13

1樓:沒有人

這部書是中國農業帝國的百科全書,知道大廈將傾又束手無策,實在錐心刺骨。另外,運用幾乎所有有文體,大量典故,串聯巧妙,對弱者和女性抱有深切的同情,以情動人,令人淚下。

同樣的,關於命運和解脫,提出「用西藥狠狠治一治」,是一種進步。

2樓:巫椼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乙個完美的結局,但那只是模糊的影子。別人雖然寫出來了,畢竟不是權威版,每個細節都有大家所不認同的部分。殘缺才是美吧!

3樓:搖搖筠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同,讀書其實是在讀自己,每個人的觸動點都不同。紅學是人生學,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每一讀都會有不同感受,常讀常新。

4樓:張鐸

好多朋友都在說這樣一段話,整體意思是紅樓夢在不同年紀讀,真的有不同的感覺,其次是不同的人讀紅樓夢就有不同的感悟,一樣有人喜歡黛玉,因為多愁善感,有人喜歡寶釵,知道其性格穩當,頗有大家風範,有的與經歷有關,有的與性格有關,不一一而論罷了。

我在知乎上和乙個小姑娘爭論打金枝,其中乙個爭論的焦點在於這部戲曲是封建,打壓婦女的典範,我有好氣有好笑,倫理綱常不懂,反而標榜民主自由,戲曲聽都沒聽過,只是看了個大概,便胡亂表達,我告訴她,一些事可以改,比如戲曲的唱法,也可以創新,比如漢服,但是一些文化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不是中華文化了,你讓寶玉打仗,張飛談戀愛,三國紅樓西遊胡亂改編,就不是簡單的影響了,中國有句話叫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反過來看,你也不能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

回歸正題,紅樓夢裡邊有糟粕,但是更多的是精華,很多人研究的方向不同,有研究精華的,有研究糟粕的,各有千秋,無分優劣,都是為了更好的弘揚紅學。

5樓:出現小怪獸啦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大致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性格不同,認知事物的深淺不同,是非觀不同,對一本書的解讀也就不同吧。

6樓:黃堅貞

本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水平就有著懸殊的差異。有人看《前任3》看到熱淚盈眶,有人卻只覺得它矯情。我從小學起就是紅迷,後來發展成鐵桿紅迷,我一度以為喜歡《紅樓夢》的人,都可引為知己。

後來工作後,一位同事得知我是紅迷時也很興奮,大概也以為遇到了知己,並立即向我推薦蔣勳的講解,我看了一點,大驚:居然有人是這樣喜歡《紅樓夢》的!

除了理解能力和理解水平外,另乙個因素就是《紅樓夢》本身。《紅樓夢》足夠豐富,其中的價值也足夠多元,她並不為某種價值觀而去拒斥其他價值觀。喜歡黛玉的、喜歡寶釵的、喜歡探春鳳姐的、喜歡史湘雲的,絕對是幾種不同的人(這裡的「喜歡」是說摯愛,僅就一般喜歡而言,我喜歡上述所有人)。

還有就是,哪怕就單個人物而言,《紅樓夢》的人物也足夠複雜、足夠豐滿,《紅樓夢》從主角到許多小人物,都屬於福斯特所說的那種「圓形人物」。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裡也可以有一千個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母等等。

沒看紅樓夢之前,你對紅樓有什麼錯誤的認知?

phoenix 小學的時候,看過一句乙個在怡紅院 乙個在瀟湘館 以為女的是丫鬟。男的是少爺。兩個人相愛但家裡不允許,便把女的賣入了怡紅院,男的在瀟湘館難過。後來看了根本不是 寶釵,沒看 紅樓 以為寶釵圓滑世故,是封建禮教的擁護者,看了之後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寶釵是外圓內方,她明知道賈母喜歡女孩子打扮...

87版《紅樓夢》的妝容感覺好重,每個人都浮粉了,大家看的時候不覺得奇怪嗎?

安迪 很正常啊。不奇怪啊。紅樓夢本來就是描寫大戶人家的。哪怕是三等丫鬟,也是每個月有水粉錢的。所以襲人在她們家地位很高。還要補貼家裡面。扮什麼,就得像什麼。紅樓夢裡,自然每個人都需要胭脂紅粉。普通人普通裝扮。乞丐乞丐裝扮。丫鬟丫鬟裝扮。小姐小姐裝扮。這再自然不過了。 柚子 紅樓夢本身就帶有一種脂粉氣...

《紅樓夢》的價值有多高,為什麼會有 紅樓夢的價值相當於整個歐洲 的說法

高洋 紅樓夢的價值我們一般會說是傾訴古代封建王朝對人們壓迫的書籍,其實我認為,紅樓夢的作者無意識的解構寫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子上的弊端,首先紅樓夢裡講了儒道佛三種思想,並各自有其代表人物,但是最終這些人物的命運都是悲劇,以一場大悲劇的形式結束。現在我們回過頭看中國歷史,中國歷史上儒家建立了一套以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