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料沒有融入炒出來的菜裡,如何解決?

時間 2021-09-17 08:33:57

1樓:

綠葉蔬菜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

像西蘭花這種不太容易沾的,可以稍微勾個薄芡。

肉類可以提前醃製,每次肉切好後,先醃肉,然後再準備其他配菜,等炒的時候基本就醃的差不多了。越大塊需要醃的時間越長,像整雞、羊腿之類的可以提前一天晚上醃好放冰箱隔夜。

2樓:woodoo001

問題有點不清不楚。。。是調料沒有溶解?還是指調料的味道沒有融入菜餚中?

而且,調料包括的東西太多,比如甜味劑(各種醣類)、鹹鮮味劑(食鹽、味精、雞精一類)、酸味料(各種醋、檸檬汁等)、香辛料(蔥薑蒜花椒大料等)、醬汁醬料以及各種復合調味料等等。。。

而且,不同的食材對於各種調料的契合度也不一樣。故不同的調料,結合不同的食材,以及不同的烹飪方式,其處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比如以食鹽來說,對於炒製的葷菜,通常需要提前醃製到切好的食材裡;而燉煮一類,則要臨成菜時再放。炒製蔬菜,也是在將出鍋時放鹽。

炒菜或醃製使用的香辛料一般都需要「熗鍋」,提前煸炒出其中的香味再入菜。

絕大多數的醬料也是如此,需要先炒熟或是炒香。

有些食材,很難入味,比如蝦仁、冬瓜一類的,這類食材的炒製,通常在出鍋時勾以芡汁,使調料的味道通過芡汁的包裹,附著在食材上。

不能水溶的粉劑,比如胡椒粉、五香粉等,如果沒把握,可以先將其調成汁、芡,再兌入鍋裡。

有些菜需要盛盤後再撒入一些香辛料,比如大蔥、蒜、辣椒粉粒、花椒麵等,這時需要用一點熱油烹淋其上,以激發出其中的香味,同時可以使之更好地與菜餚的味道融合。

3樓:戰鬥Bug

我個人經驗是打芡,乙個相對薄的芡汁就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乙個就是分次調味,在抄的過程中下少量的鹽有乙個底味,讓鹽有時間滲入食材,又不至於讓食材大量出水,

還有刀工也會影響到味道和口感,試試把食材切得更細一些,也可以讓味道更容易滲入融合食材。以上

炒出來的菜要麼顯得有點糊,要麼就是水汽重,菜炒出來不香。這是怎麼回事?

主要原因是鍋不夠熱。蔬菜水分含量高達80 90 蔬菜遇熱出水。如果鍋不夠熱,無法及時把排出的水分蒸發掉,那炒菜就變成了煮菜,所以顯得又溼又糊。蔬菜要想炒的外焦裡嫩。那鍋裡就不能殘留有蔬菜排出的水分。因為一旦有水分,那蔬菜表面溫度最高只能達到水的沸點100度,而褐變反應通常在120度以上,沒有褐變那炒...

把餐廳選單上沒有的菜硬點出來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斯基同學 廣東人,牛腩面牛腩粉你們聽過吧。牛腩撈飯聽過不?我去的那家店,他家牛腩燜得特別不錯。然鵝我不怎麼愛吃麵和粉,我喜歡吃白飯。咋辦呢?我自己帶白飯,跟老闆說 麻煩來兩勺牛腩。然後老闆就記得有這麼個客人這麼點菜了。不過現在沒得吃了,因為,我爸退休了。 閩南人,我們這邊習慣喝湯,喝清湯。有一次和同...

有沒有之前加入如新,後來退出的,出來分析一下吧?

小肉彭 各種誇大產品功效,基因層面?哈哈哈哈哈,用個洗臉儀就能觸達你的基因了,我真的是要笑死 然後就是各種成功學的營銷,誰又一夜暴富了,誰又億萬富翁了,誰又是別墅大平層了,誰又是超跑法拉利了,既然這麼有錢,把你們的辦公室整得像樣一點好不,PPT做的好看專業一點好不,跟個狗窩一樣 邏輯混亂,前後自相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