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30 17:53:02

1樓:MJACK

立人與達人不是欲立與欲達的前提,這句話強調的是己而不是人。

子曰:修己以安人。忠恕,盡己為忠,推己為恕,先得對己克服於禮,克己即修身,即欲立、欲達,然後才會順著己往外推向人,翻譯來應當是,己欲立而後立人,己欲達而後達人。

孔子的學說某種意義上講是自私的,他不像西方一樣要求你或寬恕自己的仇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或犧牲自己為大家(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他是貼合人性的,是以自我為中心出發然後推向家再國再天下,所以孟子說孔子善推而已矣。

2樓:

立,站立。立人,使人站立,扶起來的意思。達,騰達。達人,使人騰達,意思是博施濟眾,幫助他人。

看到別人需要幫助,你想把他扶起來,這種仁心是好事,但自己也得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假如自己都沒有站穩,又怎麼把摔倒的人扶起來?自己都過得不好,靠什麼博施濟眾?

在《論語》原文中,"堯舜其猶病諸",可見這並不簡單。只有「能近取譬」(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才是實現仁的方法。

3樓:寧靜致遠

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對現代人的啟發意義:

兩千多年來,「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至今對於人際關係的正確處理仍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立」是成立,成功的意思;「達」是先達的意思。我們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幫助別人取得成功,就是幫助自己取得成功。

仁愛之人,自己決定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決定對人豁達(寬容),別人才會對你豁達(寬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孔子的乙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如果能夠「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仁愛之人,自己決定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決定對人豁達(寬容),別人才會對你豁達(寬容)。

這是儒家道德修養中用於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當施於人嗎?

末飛影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給對方。自己喜歡的,要強加給對方。這句話重點是在乙個 施 字上。即使是自己的親兒子都沒權利這麼做。每個人都是鮮明而獨特的個體,喜不喜歡是別人的事!不能強加!我給你你不要,那是你的自由。我給你你要了,那是我的分享。就好像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幫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那應該把什麼「施於人」

沐於林 有人總覺得能給人什麼,這就是問題。別人要什麼你能給什麼嗎?別人不要的你給別人有用嗎?說個其他,我喜歡的2個人對於施捨有2種觀點,乙個是任何人有需要就要施捨,無差別施捨 另乙個是只施捨於那些不白吃飯的人,選擇性施捨。那時覺得這是兩種對立,就像左和右。現在發現其實不矛盾,有能力想施捨就無差別施捨...

為什麼己所欲勿施於人,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難?

已登出 你這個問題用 己不欲勿施於人 並不恰當,按照你的描述,直接說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 更合適。為什麼在很多情況下不適合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乙個屬於自己的衡量標桿,並且不盡相同,說極端一點,或許你之蜜糖就是我之砒霜,不同的出身 經歷 環境 人脈 都會導致不同的影響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