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桓帝為什麼不傳位弟弟或者侄子?

時間 2021-06-03 20:36:47

1樓:呵呵噠

他兩個弟弟實在是不成器。

劉悝:「太后立桓帝弟蠡吾侯悝為勃海王,奉鴻祀。延熹八年,悝謀為不道,有司請廢之。

帝不忍,乃貶為廮陶王,食一縣。」「勃海王悝謀反,降為癭陶王。」劉悝在恆帝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背上了謀反不道的罪名,差點被廢,靈帝即位後,又被人誣告謀反,最後身死國除,這麼一號有前科的主,就是恆帝想立他為帝,下面的人也不能答應。

劉碩更不堪,天天只知道喝酒,「碩嗜酒,多過失,帝令馬貴人領王家事。」也明顯不是合適的人選。

另外,恆帝也沒你想的權利那麼大,兩個親兄弟都靠不住,皇后竇氏他不喜歡,外戚竇家靠不住,大臣也靠不住,「黨錮之禍」得罪了多少人?想立采女田聖為後,還被大臣懟的半死,最後只能選竇氏。為了加強皇權重用太監,結果太監個個囂張跋扈,後面都難以制衡了。

他病重的時候,實際上是太后竇氏與外戚竇家還有一群太監們大權在握,他們最喜歡立的就是年幼無知的皇帝,便於掌控。他那兩個弟弟自然不會在考慮之列,至於他的侄子們,要是立了,那他們的爹怎麼弄?哪能跟父親早逝、沒有兄弟的靈帝相比?

2樓:Magi

漢桓帝是乙個孤立的君主,本來就是從諸侯身份入繼,基礎薄弱,外朝中有陳蕃等世家大族勢力盤踞,內廷有竇武、竇後跟陳蕃表裡為援,他想立繼承人也未必能立起來。就看他連立皇后都不能隨心所欲,要去得到大臣的許可,可見他的權力已經被掣肘到什麼地步。

漢承秦舊,太后權重。在桓帝死後,原本就跟他不睦的竇後肯定不會去立他的近親,而選擇年幼無助的諸侯。靈帝就很感激竇太后的援立之功。

不過竇武、陳蕃跟宦官鬥爭失敗,竇太后也被牽連,靈帝才有了機會掌權。

為什麼齊桓公和漢桓帝的諡號都是「桓」,乙個是春秋五霸,而「桓靈之時」卻是政治黑暗的代名詞?

CYY 闢土服遠曰桓 克敬勤民曰桓 闢土兼國曰桓 武定四方曰桓 克亟成功曰桓 克敵服遠曰桓 能成武志曰桓 壯以有力曰桓 我的理解,齊桓公雖然後期昏聵,但是闢土服遠武定四方還是夠格的,桓帝在位時有黨錮之亂,但是好歹有平羌亂,而諡號大抵隱惡揚善,所以就把桓帝的 優點 放大了,給了乙個還不錯的諡號咯 于佳...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傳位給弟弟而不是兒子?

同源重組傑主任 他要的是體面,他要是不體面你就幫他體面。趙二當皇帝前跟李二玄武門之變後的權力地位差不太多,都是中書令。差別就是乙個叫晉王,乙個叫太子。都名列宰相之前。李淵和趙匡胤都選擇了體面。說實話,那時候選不體面真對不起當開國皇帝的智商。 很簡單,因為宋太宗趙光義不是清莊親王舒爾哈齊。其實在後金的...

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傳位老四之前,為什麼不放出老十三來穩定局面?

guoguo chen 個人理解啊。不喜勿噴 正史裡康熙怕十三阿哥耿直的性子壞了事。十三爺是從武的,十四阿哥也是從武的,乙個幽禁,乙個外派。避免皇城內兵戎相見。如若提前放出,八爺黨會提防,所有布局又要重新規劃 十三阿哥,應該是保老四上位的一枚隱子。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香酥辣 因為放十三等於告訴大臣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