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修得《明史》為何要「吹」明朝?

時間 2021-05-07 04:32:04

1樓:治絲而棼

你要明白,封建皇朝都是一丘之貉,不要帶入現代民族觀自作多情。

敵人和民族是一方面,權位是另一方面。朱元璋還承認元朝是正統呢。

在封建朝代的語境下,清朝同理是正統王朝,是明朝的繼承者。

後人給前朝修史,所謂蓋棺定論,最重要的就是起到乙個宣告正統性合法性的作用。

除了統治合法性的問題,還有一點就是皇權神聖性,不管關係好不好,人荒不荒唐,總是要給前邊皇帝留面子的。

2樓: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名不正,則言不順,則事不成。

清繼的是明統,所以對於明朝前幾代皇帝都是大加褒獎,對末代皇帝則使勁潑黑水,用以顯示其得位的合法性。

事實上其他朝代也都是這麼幹的…

3樓:臣節如山洪亨九

清修《明史》應該沒什麼動力去「吹」明朝,如果真有什麼「吹」的地方,大概就是明朝史料有「吹」本朝,清朝修史抄的明朝史料,所以也就跟著「吹」了。

還有關於知友 @風之谷 的回答說幾句吧。

所謂魯王朱以海被朱成功沉於海中斃命一說,見於《三藩紀事本末》(楊陸榮撰,此書作於清康熙五十六年),另外據說還有幾種野史,也有這種記載:

鄭成功奉王居金門。初至,禮待甚恭;既益懈,王積不能平,成功銜之。未幾,王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沈之海中。

此說後來被清修《明史》採納,紀入《諸王列傳》中:

順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紹興,以海遁入海。久之,居金門,鄭成功禮待頗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要說清修《明史》這段記載故意抹黑朱成功,是可以這麼說。但要是如風之谷知友說的,要是魯王墓沒被發現,《明史》這段抹黑就沒人能推翻的了,那也未免太小看史家考據的功力了。

實際上魯王朱以海是自然死亡的記載為數眾多,談不上「篡改毀掉、且死無對證」,史家對魯王沉海一事,也早就有過考證。

清中期的史學名家全祖望就力辯《明史》此說之不可信:

今《明史魯王傳》曰:「王不為鄭成功所禮,漸不能平,會將之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是言也,如楊陸榮輩向嘗載之野史,而予竊疑之。

蓋成功之卒也在壬寅,張蒼水有與盧牧舟書,以成功既卒,海上諸臣議復奉王監國。是成功卒於王之前也。成功既卒,二島為大兵所取,則南澳道斷,王之不得薨於南澳明矣。

阮夕陽集則謂王薨於金門,歲在庚子,尤屬傳聞之謬。庚子乃成功自江寧歸之次年,又一年始入東寧,又一年而成功始卒。以蒼水之集證之,庚子之謬不待言也;及太僕之集至而後了然。

太僕有挽王之詩,其序曰:「王薨於壬寅冬十一月」,是其在成功之後明矣。成功卒,諸臣欲奉王監國,而王亦遽薨,牧舟諸臣之舉所以不果也。

詩言王之墓前有大湖,蓋王本與成功同入東寧,故即葬焉。是不特其薨有年有月,而且其葬有地,焉可誣也。予再證之蒼水集中更有祭王之文,其中有「十九年旄節」之語。

由乙酉起兵數之,至癸卯恰十九年。蓋王薨以壬寅之冬,蒼水在浙,至次年始遣祭,正合十九年之目也。考成功之於王,修唐、魯頒詔之隙,故不肯執臣禮,蓋信有之。

其後蒼水與太僕諸公調停其間,言歸於好,故雖不稱臣而修寓公之敬矣。讀太僕集中,王在東寧頗多唱和,宗藩則寧靖,遺臣則太僕,雖不復行監國之儀,而已可以安其身。中土傳聞,因成功前者有差池,而加以此事,不亦冤乎。

(全祖望《鮚埼亭集·明故太僕斯庵沈公詩集序》)

之後的清代史家也都有考證此事之偽:

考曰:《舊傳》:「魯王在金門,成功禮意寖衰;王不能平,移居南澳。

成功使人要於道,而沉諸海。」今以《台海紀事》、《魯春秋》、《鮚埼亭集》考之,則此說舛謬之甚。據《台灣外紀》云云,當得實也,今從之(徐鼒《小腆紀年》)

考異:《三藩紀事》言「王將之南澳,鄭成功使人沉之海中。」此蓋據奏報之文,得之傳聞者。

故《輯覽》亦據之。而明野史所記魯事,皆書魯王之卒於是年十一月辛卯,全氏《張煌言碑文》言「成功死,閩中遺老謀復奉魯王監國,貽書來商。公喜,擬上詔書一通。

又以書約成功子經」云云。是成功之卒,魯王固無恙也。又言「閩中問久不至,公悒悒日甚。

壬寅十一月,魯王薨於臺,公哭之」云云。全氏之族母即張尚書之女,從問監國故事,直得其詳,必非徒據野史也,今據書之。(夏爕《明通鑑》)

另據光緒八年《金門志》,魯王墓久已湮失,當地土人雖稱其墓為王墓,但「不知何王墓也」。道光十二年春天,被當地生員林樹海訪得(實際林樹梅所發現的只是一座疑塚而非真墓,魯王真冢於2023年8月被金門駐軍發現,與林樹梅發現之墓僅一山之隔,約一千公尺),參考諸書確定為朱以海墓,道光十六年,由其業師巡道周凱立碑撰文,以作紀念。周凱在文中也對魯王之死作了考辨,他從全祖望《鮚琦亭集》中的沈光文《挽魯王詩序》、張煌言《蒼水集》中的《與盧牧洲書》、林子濩《續閩書》、盧若騰《島噫集》中的《辛丑仲夏壽魯王)、《任寅仲夏作泰山高壽魯王》等論定魯王薨於王寅冬十一月十三日,其原因是「得哮疾」。

春來杜宇莫啼冤--讀林樹梅《修前明魯王墓即事》詩兼談魯王疑冢、真冢與新墓--《中國典籍與文化》2023年01期

當然,發掘魯王墓,自然有其考古和史學價值,但要說沒有發現魯王墓,就不能駁正「成功沉魯王于海」一說之偽,卻是不正確的。

4樓:王羊

對清朝來說:明朝又不是清朝滅的,清朝只是入關平寇來的,兩邊並沒有撕破臉。

崇禎死後沒有合法繼承人留下來能夠繼承帝位,所以南明被清朝藉機認定為僭越偽朝了。

明清的關係有點像清朝和共和國的關係

為何明朝對外那麼強硬清朝對外那麼軟弱?

唐小兵 清朝前期也不軟弱啊,雅克薩之戰這些,一次鴉片戰爭之前也很強硬,但那又有什麼用呢?取決態度的是實力,在一次工業革命後的西方面前態度是沒用的,不服就打到服為止,在絕對的軍事差距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不好使。至於明朝,澳門咋丟的了解下吧。 陌上愚翁 這個是人的問題,不是朝代的問題。對外強硬明朝有很多,...

明朝那麼強的防禦,清朝為何還能入關(見描述)?

pp16699 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清朝在入關前已經征服了蒙古。明朝還要抽調大批部隊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這樣看,你覺得明朝朝的防禦還強嗎? 已登出 明朝後期財政已經崩潰了,連軍餉都發不起了。堡壘修的再厚,明軍數量再多,明軍餓著肚子怎麼打仗?話又說回來了,既然老朱家不給明軍發響,人家憑什麼給你賣命呢...

清朝為何沒有建立像明朝一樣的廠衛制度?

日月自由 明代廠衛是監督制約官僚集團的機構.滿清的主要官僚階層是八旗,八旗同時是支撐皇權的核心軍事力量,滿清皇帝有制約八旗官僚集團的膽子嗎? 軍機處是貫徹皇帝意志的執行機構,各個衙門相互監督,以及奏摺制度形成的最有效告密的關係網。清朝皇帝已經能對大臣和帝國進行有效控制。皇權膨脹得無以復加,所以不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