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三大政策中的富國強兵為何使日本走向軍國道路?

時間 2021-05-07 04:22:48

1樓:

有意思的是,在那個時候從任人宰割,半殖民地地區實現富國強軍成功的國家全部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包括德國(普魯士),義大利(薩丁尼亞王國)和日本(說白了就是薩摩長洲藩士)。

某種程度上我相信背後的群體意識,或者說思潮,是乙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每每讀史書,加里波第,吉田松陰的故事總讓我心潮澎湃。然而一旦「過度,」進步的力量也會隨之變成反動的力量。

霜之哀傷幫助阿爾薩斯斬殺了梅爾甘尼斯,但也將聖騎士變成了死亡騎士以及最終的巫妖王。屠龍的少年變成惡龍,還有比這更令人傷心的麼。

2樓:

1 富國強兵,從來都是共識,19世紀國際關係仍屬於叢林時代,若不甘心做列強博弈棋子,必須有強大軍力保證自身安全。

2.日本的國民性,注定他們難以接受」賴活「,寧可選擇」好死「的軍事冒險。

3.明治維新(含倒幕戰爭)裡打出來的下層武士統治集團,屬於光腳階層,悍不畏死。幕府世襲統治集團,目標是平平淡淡美酒佳餚,從下層打出來的,追求轟轟烈烈富貴險中求。

3樓:楊洋

瀉藥,最高票的兩個回答已經答得很好,我就不狗尾續貂了。在當時弱肉強食的歷史條件下,軍國主義對世界列強來說,大概是一種必然。

4樓:

明治維新一直到一戰結束,日本走的基本上是帝國主義道路,富國強兵,就是參與工業革命,殖民擴張。

在這個時期,日本不能算是軍國主義國家,但之所以會給人這種感覺,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是日本殖民擴張的受害者,心裡就覺得小日本不是什麼好東西;另一方面,英法由於已經佔據大量殖民地,所以擴張的激烈程度到19世紀中後期已經沒有那麼高了,反觀日本因為是後發帝國主義國家,吃相自然要難看一些。

一戰爆發,日本當時作為英國的盟友,盯上了德國在東方的殖民地,因此想乘坐協約國的戰車擴張,打了一手好算盤。然而一戰結束,全世界最好的地界兒依然被吃第一次工業革命老本的英法佔據,美國雖然沒有怎麼增加殖民地,但在經濟上是有大收穫的,可日本雖為戰勝國,卻並未收穫太多,連德國那點兒殘羹冷炙都沒拿到多少。這使日本人意識到,和英法聯合無異於與虎謀皮,人家不會分你肥肉吃的,所以只能完全靠自己搶了。

之後帝國主義國家開始步入經濟危機,日本自然也受其害,為了擺脫危機,需要新的殖民地來給經濟上來一針強心劑,既然要擴張那麼就需要軍隊更強大,而軍隊趁機利用各種手段攫取權力,乃至逐漸架空議會,軍國主義才徹底形成。

至於為什麼資產階級沒能在軍隊的頭上拴上繩子,反而被軍隊拖上了戰車,是因為日本在明治維新前是個徹徹底底的封建國家,而且還是乙個被武士階層的幕府所控制的封建國家,武士道不僅是一種思想,甚至是一種秩序,而這種秩序藉著帝國主義時期的擴張和經濟危機導致擴張加速的引子,以及其他各類因素綜合起來,才把日本變成了30年代的樣子。我們總說,我們的民族資產階級先天不足,事實上日本的資產階級當時也是個小兒麻痺症患者,只能抱著軍隊的大腿過日子——當然了,我們的民族資產階級被他國的勢力和本國的買辦弄得沒有任何大腿可抱所以更慘就是了。

所以日本走上這條道,明治維新最多只是個開頭的背景,歸根結底,是新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奪取舊帝國主義國家的肥肉,不得不這樣做罷了。

5樓:康員外

芥川龍之介曾說過:沒有比「勤儉尚武」更扭曲的話語了。若要尚武,何來勤儉?沒有比國家層面上的「尚武」更浪費的事務了。

富國強兵?從明治到昭和的八十年間,民眾的「國」「富」了多少?觸目驚心的只是海陸軍每年四割以上的預算比例和「強」起來的「兵」罷了。

大和號上的電探,有幾根天線是從山打根八號娼館來的匯款匯集起來的?

所以說:所謂明治維新,昭和維新,唯強兵而已,何來富國?這種政策之下,如何不成軍國?

日本近代明治維新中的倒幕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幕末時,德川幕府自身就開始進行了學習西方的幕末維新並取得一定成效,倒幕運動的成功與德川家茂英年早逝有關,並不是倒幕分子就 先進 天皇制的立憲政體國家留下的封建殘餘未必比繼續溫和改革的幕府少。尊皇派先進 保幕派落後 有春秋書法之嫌。至於中心思想這種東西,對於碎成一地的諸藩大名來講,實在是過於奢侈了。最...

明治維新以來英語對日語的語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雪見yukimi 日本語確實在幕府末期 明治時期以來受到了西方語言的很大影響,包括詞彙方面和語法方面。詞彙方面大家都懂,這裡韋豐只說語法方面受到的影響。前言 為什麼會受到影響?明治時期的英語教學,是怎麼把英語翻譯為日語的呢?是採用 訓讀翻譯法 出自 氏 第壱 獨案內 高宮直太 讀法為 其 一 犬 有...

有人說王陽明的「心學」對日本的明治維新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心學究竟厲害在什麼?

葉凡 我個人覺得心學幫助明治的日本人能以比較健康的心態去接受西洋文化。反之中國的理學遺毒太深。終究出了問題。雖然兩國都是理學為官學但是其實有差別。首先日本理學與心學幾乎同時傳入。其次日本的儒學是脫於禪宗的。禪宗是中國文化傳入的重要媒介。至於心學在日本的影響。有些話不太好說。我提出乙個可能性吧就 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