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戚夫人和薄夫人一樣不爭不搶,會不會沒那麼慘?

時間 2021-05-06 17:14:24

1樓:

呂后和戚夫人之間有個妃子故意挑撥離間,原本事情可能不至於發展到人彘的程度,據說那個妃子教唆戚夫人寫歌,在呂后面前又誇大其詞說這首歌在民間不好的影響,後來那個妃子也被處死了。

2樓:太陽正火

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櫟陽北。於是乃追尊薄父為靈文侯,會稽郡置園邑三百家④,長丞已下吏奉守冢⑤,寢廟上食祠如法⑥。而櫟陽北亦置靈文侯夫人園,如靈文侯園儀⑦。

薄太后以為母家魏王后,早失父母,其奉薄太后諸魏有力者,於是召復魏氏,(及尊)賞賜各以親疏受之⑧

自己細品,劉邦還沒死的時候,薄太后身邊就一堆魏氏,魏氏家族,文帝時期封侯一人,為啥司馬遷不敢在外戚世家寫呢

3樓:

其實這裡面應該有很大部分政治因素,戚夫人和他兒子被推出當棋子,她根本沒得選.

在西漢崛起過程中呂家可是出大力,相當於合夥人的地位,你讓劉邦怎麼想會不會為自己後代憂慮,你看要換太子時連張良都出頭,他之前可是從來不過問劉邦家事的,沒辦法呂家勢力太大,劉邦反對不了.這種政治鬥爭到漢文帝登基才算解決

4樓:

要看三方面。

一是劉邦。劉邦寵愛戚夫人,喜歡如意,想立他為太子。在劉邦之前,雖然沒有大一統的王朝可做參考,但春秋戰國幾百年下來也不乏廢長立幼導致出現動亂的先例,然而劉邦並不是乙個讀書人,不一定了解歷史,而且在呂后之前,似乎也沒有下手那麼重的人。

他並不知道,自己一旦動了這樣的念頭,要麼廢長立幼到底,要麼千萬不要說出來。這種事情最怕的就是半途而廢,對幼子來說可不是件好事,容易導致兄弟離隙。好在惠帝是個仁厚的人,也慘在惠帝是個仁厚的人。

二是戚夫人。劉邦尚且對廢長立幼的後果沒什麼概念,怎麼能指望當時乙個女子能有清醒的認知?她可能連宮鬥的概念都沒有。

她只是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兒子能獲得更好的地位。劉邦尚在的時候,呂后肯定不是後來那樣,所以她並不知道呂后的可怕。

三是呂后,劉邦寵愛戚夫人,把呂后母子扔了幾年不管。想想呂后在項營朝不保夕,不知道哪天就面臨殺身之禍,對劉邦會是怎樣的感情?等她回來之後,知道了劉邦寵愛另一對母子,對那對母子又會是怎樣的感情?

她不一定敢恨劉邦,但恨戚夫人是肯定的,而且會把對劉邦的那份埋怨也轉到戚姬身上。再加上如意差點就奪了劉盈的太子之位,相當於奪了呂后母子未來的根本。新仇舊恨加一起,她沒一上來就下殺手已經算是「留情」了。

所以,如果讓戚夫人和薄夫人一樣,她母子失去了對呂后的威脅,呂后不一定會對她們怎樣,但戚夫人自己一定是有很多埋怨的,埋怨劉邦為什麼這樣對她。

5樓:最終教條

怎麼說呢,從道理上來說,薄姬是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兒子幾斤幾兩的,沒有後台沒有背景,人家劉盈是嫡長子,怎麼爭得過呂后。假使劉邦突然靈光一閃,覺得劉恆這娃天資聰穎,一定會成為一代明君,劉盈不成器,非要「為天下蒼生」計的話。我相信以薄姬的性格,一定會再三推讓,跪求劉邦打消念頭,說劉盈的好話(當然肯定要把這種話傳進呂后的耳朵裡)。

只要劉邦打消了念頭,應該跟歷史上不會有多大的區別。但是無論如何,還是得安排劉恆早點去代國,等劉邦死後也盡快去代國。之後呂后看他們那麼老實,也就會像歷史上一樣不會找他們麻煩。

戚夫人就是不懂分析局勢,如果要爭,那你就得爭贏,爭贏了就是要把呂后幹死,把劉盈幹死,你所有的依靠是啥?就是劉邦的口頭支援,還有啥?結果那麼容易就上當,當了劉邦去平衡呂后勢力的炮灰,上躥下跳的。

好嘛,最後失敗了,那不可得拜拜。

如果你是劉邦 你會做什麼保護戚夫人 劉如意

劉邦從頭到尾都沒有強求要保全戚夫人母子,他自己也知道根本做不到。始皇作為第乙個皇帝,他面臨無數新的棘手問題,這些問題落到同齡人劉邦手裡,劉邦也同樣很絕望,就比方說立嗣這事兒,始皇沒傳給長子扶蘇,傳給了最喜歡的胡亥,結果死後他的兒女大部分被胡亥虐殺,立扶蘇難道還會比這更壞嗎?劉邦就沒有堅持立喜歡的如意...

如果你是戚夫人,在劉邦生前你會選擇怎麼做?

咳咳咳不完 不覬覦皇位,不覬覦皇位,不覬覦皇位!劉邦在是就對呂后俯首稱臣,做好妾的本分,她坐著我跪著,她說一我絕不說二!教育兒子要對太子恭敬,對皇后恭敬。老劉駕崩後,被封地,把最富庶的地讓出來,動不動討好下魯元公主。做到這樣,應該基本沒事了吧? 又是王包子 既然宮鬥那就一戰到底。不是你呂娥姁被廢,我...

王夫人和李紈的婆媳關係怎麼樣?

三隨懦人 賈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紈賢惠,且年輕守節,令人敬伏,今見他寡嬸來了,便不肯令他外頭去住 那李嬸雖十分不肯,無奈賈母執意不從,只得帶著李紋李綺在稻香村住下來。賈母王夫人不只是賈母哦 在古代,李紈這種女人會被認為不詳吧,嫁給老公沒多久老公就死了,剋夫啊 雖然很沒道理很不科學對女性很不公平,但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