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不是 嬴 姓麼,那麼公子扶蘇和胡亥為什麼不姓嬴?

時間 2021-05-06 12:34:01

1樓:Yue Liao

司馬遷認為秦為嬴姓趙氏。故可稱趙扶蘇、趙胡亥。

國君也可以國冠之。比如春秋齊國按史記記載為姜姓呂氏,但有記載稱「齊小白」(齊桓公)。

正式稱呼,除非面對周天子,不然國君和王室極少稱呼其姓氏,而是以封國+君/公/王/...、公子+名之類的稱呼。

秦為秦氏之說無史料記載。無論氏秦還是氏趙,稱國君為秦政、秦蕩等符合慣例,但稱呼公子恐怕不宜冠國名(如果國名和氏不同)。

2樓:坐看雲起時

這裡科普一下:秦正為什么姓秦(正的意思是正月出生)。

《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取於有蟜氏,生黃帝,黃帝以姬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

《史記·三代世表》記載:堯立后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

后稷承繼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發大封諸侯時,姬姓國有53個。 這些姬姓國的後代多以國名、封邑名、祖父名、號為姓氏。 「姓」字從「女」從「生」,與母系社會有關;上古八大姓皆從女旁。

後來普遍變成父系社會,才改為從父姓。

「氏」最早的含義是「神祇」,在遠古時代對部落首領的尊稱,如「盤古氏」、「燧人氏」、「神農氏」等等,後來演變為姓的分支,即氏族;到了夏、商、週三朝,「氏」成為貴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在周朝尤其盛行;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乙個稱號作為標誌,稱「氏」。

姓是乙個家族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

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

春秋戰國時期,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姓、氏差異漸漸模糊。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沒落,平民地位上公升。

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

1.以國名為氏

2.以邑名為氏

3.以官名為氏

4.以職業名為氏

5.以住地之名為氏

6.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

7.以貴族的字為氏。

所以秦始皇姓秦

3樓:

首先王室一般叫太子扶蘇、公子胡亥、秦王政,不怎麼稱姓氏。

如果要稱姓氏的話,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秦國王室是嬴姓,趙氏或者秦氏,所以如果王室男子成為庶民了,應該叫趙扶蘇或者秦扶蘇。

至於趙氏還是秦氏,都有可能,趙氏可能性大一點。

秦國和趙國王室是同宗的,他們最早的祖先是伯益,伯益跟著舜帝混的時候有功,被賜姓嬴,後來伯益差點接了大禹的位。

伯益往後傳,傳到商末周初的乙個人叫飛廉,飛廉是秦趙王室最後乙個共同祖先,飛廉大兒子叫惡來,是秦國王室的祖先,二兒子叫季勝,是趙國王室的祖先。

後來季勝的分支傳了三代,傳到了造父,造父給周天子駕車平定內亂有功,被封到趙城,從此造父這個支脈變成了嬴姓趙氏,發展出了趙國王室。氏一般是有功之人的封地,男子稱氏算是一種比較顯赫的叫法,因為氏代表了家族中有人發達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王室不稱姓氏,因為太子政、秦王政可比氏顯赫多了。氏也有另乙個意思,用來表示地名,因為氏大都因地名而起,趙衰可以代表他們家族有人顯赫了,被封到趙城了,也可以表示趙城有個人名字叫衰。

當造父發達之後,秦國那個分支的人就跟著造父混,以造父作為家族長,所以也就變成嬴姓趙氏了。

結果秦國的分支往下再傳了兩代之後,非子由於養馬有功,被封到秦地了,非子的後代開始慢慢發展成了後來的秦國王室。

所以秦國到底是趙氏還是秦氏,取決於他們跟著造父稱趙氏之後,過了兩代自己也被封了,要不要把氏改成秦。

不改的原因是:

改氏的案例很少見,比如姜子牙,姜姓呂氏,就是因為他祖先被封到呂地,後來自己更顯赫,被封到齊地,但是並沒有因此改氏(當然中間隔的時間比較長)。

還有另乙個問題,就是在秦國王室被冊封之前,姬姓裡面已經出現了秦氏,要是改過去顯得有點沒面子。

改的原因是:自己的這個支脈被封到秦地,相比趙,秦更貼近自己。

4樓:西吟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春秋時期稱字啊。扶蘇、胡亥只是字,不是姓。

其實應該是公子扶蘇,公子胡亥。

而氏貴於姓,因為氏其實在原始時代是乙個部落的稱號(部落統治階級也可以用代稱自己)的稱號。姓是隨母(遠古時代小孩只知道娘是誰,不知道爹是哪個)。平民只有名。

用現在的習慣比如姚明如果「明」是他的字的話就是:中國明姓姚;上海明姓姚;滬明,,,再比如明清寫張飛是「燕人張益德(燕地姓張字益德)」

比如我姓刁,祖先是齊桓公的兒子,史稱公子刁。被齊桓公送給寵臣豎刁續祀(當兒子)。後來齊桓公死了,他的孩子們(各個公子)殺了豎刁之後又爭殺奪王位,公子刁就不再是貴族(公子)了,從此就以刁為姓。

所以正規歷史上就能看出來刁是「刁姓」和呂是「呂氏」的區別。

呂氏是呂尚(姜子牙)的氏族,姓姜字子牙。古代姜姓可以稱呂氏(呂地),這就和「潁川荀氏」乙個道理,荀姓可稱氏是因為他們是潁川的貴族(文士)。

後來天下大亂,科舉啊,軍工封地啊,新地主們就可以在族地稱氏了。但是刁姓依舊不能加「呂氏」這兩個字了。而且我現在再提起這些其實很「不合規矩」。

也是因為呂氏沒落了,姜姓也成了平民,中華也沒有貴族了,所以沒人計較。不過前幾年聽說有刁姓認祖把公子刁認到了嬴政那裡,被嬴氏好乙個罵,才興起考究了一下。說起來要不是那場風波,我一直以為刁姓是宦官之後呢,也不知道原來北方刁姓還有傳承的族長一支

5樓:築夢

國君的兒子

王狗蛋,封地鄧國,字鐵柱。

一般叫鄧鐵柱,鄧狗蛋,王狗蛋,王鐵柱,公子鐵柱,公子狗蛋,如果繼承王位了就叫鄧王鐵柱,鄧王狗蛋。

他不姓狗,也不姓鐵,懂?

如果國君有個女兒叫王翠花,她就叫翠花王或者王翠花。

為什麼秦始皇是嬴姓趙氏?

秦王在國內是大宗,秦中國人不會稱秦王為秦xx,不彆扭麼。在位的直接叫公,王就行了,就像後世稱皇帝,大家,官人之類。去世的稱諡號,子女一般就是公子xx,公孫xx,有封地的稱封地例如樗裡疾。始皇帝即位前在國內叫公子政,太子政,秦國國外稱秦太子政挺合理的。氏也是一種身份名片,稱趙政,難道是趙國來的某位沒有...

秦始皇是嬴姓嗎?他的兒子扶蘇又是什麼姓,姓扶的話為何和他不同姓?難道秦國那時候還不流行子隨父姓?

已登出 嬴政姓嬴。姓和氏不是乙個東西。姓是母系那一支的,從古漢語構字上可以看出來,乙個女子的女,乙個生育的生。氏是父系那一支的。嬴政的氏是秦或者趙。所以扶蘇放在今天可能叫趙扶蘇。同理的還有姬家的幾位,姬發,姬旦。除此之外還有屈原,屈原的屈是氏。他姓羋。王室可能對姓看中一點,因為女子生的孩子一定是這個...

秦朝百姓的生活水平怎麼樣?

學生卡 絕對不太行啊!商君是了解老百姓的,乙個人一旦安逸下來,那他就不會為國家做太大貢獻了,所以對於老百姓就得折騰。但是要折騰的太厲害,就這群刁民絕對會忍不住造反。那就得即安撫他們給他們希望,又時時刻刻折騰他們別懈怠了。秦國首先是耕戰為本,也就是說老百姓想上公升那就得即耕又戰,給你們乙個上公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