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獨攬大權但為什麼不篡權?

時間 2021-05-06 11:27:33

1樓:花生殼殼

翻了好多問題,老有人問這個,我這個答案也不是針對題主,是真的忍不住了。

為什麼老有人問這個問題?因為你們不相信會有人品德這麼好,就像乙個人不相信有UFO,你和他說我今天看見了UFO,他肯定認為是假的,並且找一堆理由,比如是人家P圖啊,炒作啊等等等等來說事。

但是這個問題建立在你不相信上面,不相信和沒有是兩碼子事。私以為諸葛亮就是那樣乙個千古忠臣,他品德好,所以不會篡位,沒啥深層次的原因,就看你信不信世界上真的有這種人了。

再加一點,為什麼好多人不相信能有品德這麼好的人呢?因為我們自己以及平時的社交圈子裡確實很難有這種人,所以當你把自己或者身邊的人帶入諸葛亮的角色很難對諸葛亮的所作所為表示認同和理解。「為什麼他不篡位呢?

是我有他那個權利和智力我就篡了!」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但是像我們這種人一抓一大把,諸葛亮那種人千年出乙個,為什麼不能相信他能在品德上做到我們不能理解的地步呢?不是每個人都能叫諸葛亮啊。

2樓:萌萌噠Zero醬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種見解:因為對於諸葛亮來說,其最初的抱負已經無法實現了,在要名還是要權兩者間選擇了要名

之所以不存在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劉備稱帝了, 換句話說劉備這個人,之所以在三國裡能那麼有名,是因為他是「正統」,即雖然三家都說要匡扶漢室(這樣才師出有名),但是劉備是最有希望的,因為他有正統的身份,但是也正是這個身份是得劉備無法稱帝,雖說隨著劉協禪讓帝位,已經失去了匡扶漢室的意義,但是劉備的基本盤還是要匡扶漢室,因為如有一日北伐成功那麼匡扶漢室依舊存在的,而且對這種時候的匡扶漢室更能留名青史,這是劉備這個正統身份的意義

所以隨著劉備的去世,再知道北伐不成的情況下諸葛亮依舊要北伐,並且不篡權,是因為諸葛選擇了名,給自己留乙個能流芳百世的名,因為如果篡位你看看晉的名聲如何?在知道不可能匡扶漢室的情況下,是選擇流芳百世還是選擇得權一時爽搞不好和司馬家一樣遺臭萬年?

很明顯諸葛選擇了前者

3樓:「已登出」

為什麼不篡位?

講實話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看似是個客觀問題,實際上有可能就是乙個主觀問題。

不篡位,很有可能就是諸葛亮不想篡位,他不篡位,或許就是自己內心對蜀漢的忠貞,對劉備三顧茅廬的感激,對劉禪以父事己的感動。他的事必躬親,他的鞠躬盡瘁,他的死而後已,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和感受的。這或許就是他名垂千古受後人敬仰的原因吧。

再說說其他。

4樓:北極狗

你的意思是篡位?沒法篡啊,季漢本來就弱,頂著漢室的名義北伐才有點凝聚力,諸葛亮要是再篡個位,連皇帝都不姓劉了,別人還憑啥跟你混啊,不用魏國打過來自己先崩了,等於自斷一條大腿

5樓:

為啥要篡權?

圖權?他已經大權在握了。

圖利?遺產那麼少的人為啥要圖利?而且這個層次的人,不圖利太正常。

圖名?一邊是篡權的惡名,一邊是千古一相的美名。

6樓:

這種問題從歷史學的角度看是沒有意義的。

關於諸葛亮的史料太少,我們不可能真的知道他怎麼想的,真的知道他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探求古代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不是歷史研究的問題。

7樓:雨落長安

丞相要是真的有篡權的野心那就好了。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我第一次讀到《出師表》的這幾句的時候,只覺得丞相就差把心挖出來給季漢了。

幾千年過去了居然還有人在問他為什麼不篡權?

8樓:

葛公如果能打下關中,沒準能稱個關中王。

對外征戰沒撈到啥功績,蜀漢全境基本都是劉禪他老爸打下來的,篡位誰服葛公?內部就先亂了,真以為篡位不需要政治資本的?

葛公不可能做這種傻事!

9樓:玉宸大道君

因為他是乙個高尚的人,乙個純粹的人,乙個有道德的人,乙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

三顧頻仍

求賢若渴心意誠

一時心頭悸動

君臣魚水交融

千載誰堪伯仲

仁德大義說來都空洞

我凝望那真誠的眼眸.

願扶明主竭智盡忠

將畢生奉送

創業中道崩殂永安宮

以幼子託付以臣為股肱

不悔相識相知此生

必報君恩重

一諾揭忠悃

10樓:野狐君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諸葛亮的政治眼光:

他認為乙個王朝的衰敗最主要原因是繼承人的無能,所以用宰相執掌大權,皇權只是象徵,然後培養出合格賢能的人繼承宰相,這眼光絕對超前了。

11樓:宋梁

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就已成為蜀國的實際掌權者。

我們先看一下諸葛亮平生。

6歲喪父,跟著叔叔諸葛玄顛沛流離,到了南陽郡,叔叔死了,諸葛瑾在此之前也離家出走,只剩下15歲的他,兩個姐姐,和乙個弟弟。這個弱小的家族,重擔落在諸葛亮身上。

一直到27歲,他見了劉備,乙個沒有什麼地盤和人手的,有點窘迫的君主。

諸葛亮,乙個27歲的年輕人,史書上說他,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這麼乙個人,他跟劉備說天下大勢,風雲變幻。

壯年期間跟劉備打天下,十二年後,天下三分,有劉備一席之地。

白帝城後,也不過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死後,留下八百棵樹,十五畝良田。

後來,他的兒子帶著15歲的孫子,戰死沙場。

這就是他的一生。

我看,不僅僅是鞠躬盡瘁,還是兩袖清風。

政治上,他整治下的朝廷井然有序,賞罰分明,他留下的幾個人,在他死後仍盡忠職守,維繫王朝運轉。百姓安居樂業,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軍事上,他乙個小小的地方割據武裝,人口不足對手的四分之一,地盤不如敵人的五分之一,卻壓著整個中原狠狠的打,打的司馬懿畏蜀如虎,要知道,司馬懿也是當世之豪傑啊!這種情形,在整個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人格上,他一生只有一妻一子。他死後,百姓爭先為他建立祠堂,香火不斷,幾十年後,還唸著他的好。他的對手在他死後,稱他是當世奇才。

他懲罰過的人,聽說他的死信,奔走痛哭。他最後死在五丈原,死在工作崗位上。他死後,遺物有15畝良田,八百棵樹。

丞相啊,悠悠蒼天,何其薄你?

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人格上,他都是世所罕。

實際上,失荊州後,蜀國已經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是他以一己之力,逆天而行,為這個王朝,續了幾十年的命。

諸葛亮就是這樣乙個人,你要問,他為什麼不篡權。我想,你心裡應該有了答案。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2樓:錚錚鐵骨於廷益

你們必須得承認人和人之間是有差別的。

司馬老賊一家自不多說,「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諸葛一門忠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3樓:周瑜

如果北伐成功,吞併東吳。。。

那個時候才可以說篡位不篡位。

現在本來就你一人說了算,幹嘛搞的那麼多人口誅筆伐,身後也沒了好名聲,沒有了千年後那麼多的粉絲。

總結:沒有切實的巨大的利益,為何要做風險這麼高的事。

14樓:幻化成風

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採椽不斫;糲粢之食,黎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歃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

——《韓非子·五蠹》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排程,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以負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亮使至,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數公升。」宣王曰:「亮將死矣!」

——《魏氏春秋》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出師表》

諸葛亮大權獨攬,吃不好,睡不好,累的要死要活,肩上揹著千鈞重擔,興復的任務遙遙無期。這樣的權你願意篡嗎?

所以,諸葛亮為什麼要篡權?

15樓:雲波流轉

諸葛亮死於234年,親子諸葛瞻生於227年。孩子太小沒法服眾。

順便一說,劉備死時,諸葛亮只有從諸葛瑾過繼來的非親生子,敢於託孤,多半也有這層考量。

16樓:

不談情懷,往現實裡說,都那樣了,撐不住了,還篡權?好得不著不說,屎盆子可找著人接盤了,怕不是傻才篡權。

諸葛亮肯撐下去,那都是頂天立地的好人了,你說他傻麼?

17樓:抖機靈的王民堯

反證邏輯

1.為什麼諸葛亮有如此在中國文化如此高的地位?(三國演義是有明一代的產物,而「丞相祠堂何處尋」「武廟十哲」這些粉絲行為,早在明代之前)

2.為什麼成都武侯祠明明是劉備的惠陵,而如今只知木丞相(臣),不知真劉備(主)?

3.漢獻帝被董卓,郭汜李傕,曹操,曹丕輪流挾以令諸侯,曹叡託孤司馬懿(託其子芳挽司馬懿其頸,眾臣無不動容),但曹芳一朝被廢,在那個少帝幼主如玩物的時代。

孔明之心可昭日月!

諸葛亮為什麼不投奔曹操?

孤獨小鳥飛不高 因為諸葛亮有良知!看看劉備,寧肯自己被拖慢逃跑速度,都不肯丟棄跟隨他的百姓!看看曹操,三番五次的屠城,屠城,屠城!百姓知道他要來,全都拖家帶口的逃難!你說,諸葛亮會跟誰? 小蝦漢斯 我現在傾向於認為曹操攻屠徐州,得罪的可能不止乙個諸葛亮,而有可能是徐州大部分的士人階層。關於三國志立傳...

徐庶為什麼不投靠諸葛亮?

日月曰明 因為徐庶在曹營過得不錯 引用b站dalao 此物天下絕響 的鬼畜中的一句話就是 投降過去,和你吃糠?嘻嘻嘻,悄咪咪安利一波 Refrain 這問題問的好像是 田豫為啥不投靠劉備?劉備對田豫有知遇之恩,而且劉備非常賞識田豫,為啥田豫不走就在曹營?牽招為啥不投奔劉備?牽招和劉備是發小,感情比簡...

諸葛恪為什麼輸給諸葛亮

三大名著教汝做人 用方北辰教授的話說,細節決定成敗。諸葛亮謙虛 跟演義裡動輒口出狂言的形象不同 謹慎 諸葛恪自大,粗疏。這位琅琊諸葛家的長子長孫,諸葛亮的肥胖大侄子,生就的聰明過人,又有捷才,自幼便蒙受大皇帝的寵愛,是元太子的摯友,三國的抖機靈狂人,大皇帝的託孤重臣,諸葛瑾一族滅門的禍根。綜上,他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