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為啥皇帝不把宗室扶持成外族首領

時間 2021-05-06 07:17:10

1樓:倉鼠隊長提莫

因為皇帝們腦子清醒。

畢竟宗室在外族那就那麼幾種結果。

1.質子。一旦有事,那就拿這宗室的腦袋祭旗,這個太多不用細說。

2.傀儡。外族和中原有點啥事想開戰又沒有理由?

好辦啊,這不是有個現成的嗎?「先帝遺詔,傳位之人非當今天子而是三兄,今借兵剿滅叛逆,匡扶X室」。看看,這理由好吧,到時候內部要是有些有小心思的正好名正言順的不去勤王反而擁兵自重。

這不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嘛。

3.叛徒。去了外族的宗室享受著蠻荒生活,會不會恨皇帝?恨深了總有沒下限啥都幹得出來的,漢奸能幹啥事不用多說吧。

現在還想嗎?

2樓:黑白灰

古代雖然推崇嫡長子繼承制,但是皇帝的其他兒子其實都有繼承皇位的合法權益,皇帝整天防範自己的叔伯兄弟掌權掌軍,影響自己皇位,哪可能把他們封到塞外當部落首領,是怕自己皇位坐的太穩找刺激嗎?

不用說古代,現代繼承制度裡,繼承權好多人都有,如果乙個人的父親去世,有千萬資產,你看看平時那些對你很好的親戚們會不會放棄自己應有的繼承權,讓這個人獲得父親的全部資產

3樓:Gothelf Diors

經常扶植,周文王倆叔泰伯、仲雍寧可遠赴吳國,斷髮紋身,也不回中原加劇周氏繼承權競爭……等會吳國不也是中原麼?

臥槽中原咋變這麼大了?啥時候把人家外族吞了的?

4樓:啦啦啦

先不說能不能扶持上去,扶持上去能不能鎮得住,扶持上去他的勢力比你的強了,你怎辦?血緣貴族從戰國末期各國變法後宗室間的血統聯絡就很淡了,就像國家寶藏侯馬盟書演的,原來靠血緣能團結的族人後來卻要靠盟書團結,東方早就跳出了西方那種乙個家族統治好幾個國家的狀態……

5樓:沈嗟默

你要說的是外國,其實例子挺多的。

比如說法國的路易十四把自己孫子捧上西班牙王位,但是讓他放棄了法國王位。

然後那孫子就氣呀,西班牙海鮮飯哪有法國鵝肝好吃呀?

氣得要打死法國佬,然後就真的打了。

這就是瓜德羅普同盟戰爭,

波旁的西班牙單挑波旁的法國和奧地利、荷蘭、英國四列強。

這說明人都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和你同一家族又怎樣,真的幹起來六親不認,何況同宗呢。

你要說的是中國。

皇帝都和防賊似的防著自己家兄弟。

不信你問問曹植餃子好吃不好吃。

還扶持他做外族首領,嫌自己命長麼?

6樓:Ashikaga Takauji

其實把自己的親族扶持成外國君主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甚至挺常見的,把自己的親戚扶持成外族的首領或國王其實也是一種穩定和控制新征服地區的手段。帕提亞的沃洛加西斯一世就把自己的弟弟扶上了亞美尼亞的王位,但這實際上這是和羅馬人對於亞美尼亞問題的一種妥協,以亞美尼亞由安息王室充當國王但同時要受羅馬影響這種折中的方式來結束兩國對亞美尼亞的爭奪,而亞美尼亞的安息王朝作為在外國的旁支反而活得要比宗家長。

在東亞,遼國征服渤海國後在其故地上建立了東丹國,讓皇太子耶律倍統治渤海遺民,以此來穩固其對東方的統治。而在歐洲也有這種類似的玩法,比如愛德華一世為了穩固對威爾斯地區的統治,給自己的兒子冊封為威爾斯親王,自此英國皇太子受封該頭銜也成了慣例。

7樓:笑笑虯髯客

西周不就是這麼做的嗎?周公旦被封在魯國,派遣他的兒子前往治理,三年之後才報告政務。姜尚被封在齊國,一年之後就報告政務。

齊魯大地原本是東夷人的根據地,魯國一建立就開始移風易俗,而齊國卻順應原來地方習俗,所以齊國花費時間更少。周公感嘆到,「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但是,僅僅五代人以後,周王便烹殺了齊哀公。

8樓:Moral Choices

剛出的新遊戲《王國風雲3》裡,

家族一旦發展壯大起來,

總會不知道哪來的阿貓阿狗,可能是你老爹的弟弟的小兒子,頭頂你的姓氏,然後糾集一幫諸侯密謀奪權篡位。

這要他還是某外族的老大,有根據地,有人有錢有搶,這還得了?

9樓:

請問這麼做有啥好處……

你是覺得他是你兄弟就算做了外族首領也會聽你話嗎?

想太多了……

別的道理也不說了,請開一局《王國風雲》從860玩到1453,很多這種古代問題你都會理解了

10樓:柳渡虛

我想不出比這個還蠢的羈縻政策了。

這不就是擴大版本的分封制唄。

對付周邊外族終極目標就是我懶得動你,你也別惦記我。

可這個法子從法統上給了外族入侵中原的終極大旗。

八王之亂變成亞洲大戰,好玩唄?

11樓:煮酒

有啊,而且有了完美的防止反噬方式,那就是扶持和親公主,長孫晟史萬歲他們深入突厥不就是給公主們去撐腰搶生口擴大族帳和威望去的嗎,要不突厥人難道不知道大隋大唐看起來不像善茬,難道千金公主義成公主發句話就來拿命來替前朝復國,試中原鐵騎夠不夠猛?前幾年他們可還說當時和開國比已經費拉不堪北齊軍隊眼中有鐵,掉頭就跑。

12樓:Z叔

你想象一下皇帝把自己的兄弟送到塞外去當儲君......

等等,這叫儲君嗎?這貨叫質子(人質)好吧??

戰國的時候送質子倒是很流行,贏異人就曾被質押在趙國,後來兩國反目,趙國第一反應就是去捕殺贏異人。

而且所謂「外族」大多是全民皆兵的部落聯盟,自己的幾個部族之間為了爭當老大就要爭得頭破血流了,他們傻了會給人質一族實權?你想象一下也先讓朱祁鎮做瓦剌首領?

退一萬步講,就算他們真的傻吧,過了三五代,又碰上中原皇帝早逝,沒有成年子嗣繼承,塞外這一族倒是枝繁葉茂,人才濟濟,這怎麼說?迎他回中原繼承帝位嗎難道??

你不是給自己找乙個潛在對手嗎?

13樓:麥香核心紅豬

扶持外孫上位,百年後都有藉此宣稱中原帝位的,扶持個宗族可汗,你能壓住你兒子咋辦?題主知道西周咋滅亡的嘛?別指望其他親戚救你,京畿一丟,養不起六師後列國認你這個天子嘛?

14樓:錦秋文譜

古代的有些皇帝根本不屑於這樣做。

國力強盛,萬族來潮的皇帝,需要做這件事情嗎?

只有皇族地位不穩,外敵伺機而動的時候,皇帝都會採取這種方法。

那就是外嫁公主。

嫁給大臣,是為了獎勵大臣。

嫁給藩王,是為了平息他的不臣之心。

嫁給外族,是為了證明兩國關係很好。

這未嘗不是皇帝培養宗室的辦法啊~

還是那句話,有實力,一些阿貓阿狗根本不在乎。

15樓: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這裡建議您玩一下十字軍之王2喲。

你會發現你扶持的異國同家族君主各個覬覦你的領土,因為他們都有皇位宣稱權。

真實的歷史情況是跟你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有你領地的宣稱權,歐洲從中世紀到近代有很多戰爭都是皇位繼承戰。

16樓:壽琛

和親不就是這樣的目的嗎?

但只限於女性外嫁

把男性宗室送到草原

人家真成了草原首領掌握古代最強武裝

又有皇位繼承權

要是在他眼裡是離開魚公尺之鄉發配邊疆苦寒之地這可是皇帝嫌自己王朝命長了

17樓:且聆風吟

說個近點的吧,女真貴族其實就是明朝皇室的「親戚」,女真首領阿哈出的乙個女兒就被朱棣納為妃子,阿哈出也得到了李思誠的賜名,努爾哈赤的老祖宗猛哥帖木兒是親家,朱棣因此親口承認猛哥帖木兒是皇親……至於後來發生啥了,題主應該知道

宋代為啥叫皇帝不叫皇上而叫官家?

鶯鶯 官家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當時並不是皇帝的特稱,是指代官府。白居易的詩裡面也出現了官家一詞,除了指代官府,還指代做官的人。官家逐漸有了代表皇帝的意思,也只是出現在大臣的奏摺裡,皇帝自己都沒意識到這個稱呼。真正成為皇帝的特定稱謂是從趙匡胤開始的。趙匡胤為什麼讓別人叫皇帝官家呢?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

為啥古代皇帝在亂世不逃到漠北他不是有機構嗎,割據漠北不爽嗎

牛大 這個問題太逗了,好吧我就戲答下 話說秦朝要滅亡,秦二世胡亥向漠北逃竄,剛下馬沒來的及唱歌就被匈奴騎兵飛射穿心而死 不久漢獻帝劉協再次逃到漠北,一下車就被烏丸矛兵扎死在路邊 東晉司馬德文沒去南方,選擇逃到漠北,這回換柔然送他上路了 隋朝末帝楊炯也騎馬逃到漠北,還沒感嘆完黃沙漫天的風景,就被突厥分...

古代為何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花大功夫把人發配千里之外?

Mikey 犯人們被發配到邊疆之後,就在邊疆為國家搞開發,發展邊疆地區的農業,由此為國家帶來部分的收入,這個收入與押送他們去邊疆的路費相比,還是很划算的。除了發展農業,犯人們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邊疆地區充軍保衛邊疆。這樣一來,不僅能讓犯人們充軍保衛祖國以洗去部分罪惡,還能免去國家強迫士兵來偏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