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南韓所實行的鄭國渠專案,對於南韓來說究竟作用何在?

時間 2021-05-31 12:52:27

1樓:

鄭國是不是原來的鄭人,南韓去讓他坑秦國,這傢伙反過來把南韓坑了,

就像女真人讓契丹人抵抗蒙古人的時候,契丹人索性投降了蒙古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吧,

2樓:景大狗

對於這類的戰國晚期問題,總體要介紹一下史料問題:

戰國時期的史料,被秦、漢兩個朝代的各路史官、縱橫家嚴重篡改過,很多已經偏「演義」和「故事性」,而不是嚴謹的史書了。包括太史公的《史記》,這段亂七八糟的歷史也用了不少拿來主義的辦法來抄抄。

秦朝的篡改目的主要是洗掉所有對秦國不利的記載,樹立起乙個秦國天下無敵,吊打六國廢柴的感覺。

漢朝的篡改目的主要是服務於各路縱橫家和計略愛好者演義故事來support他們的言論。

鄭國渠這個是,就是被修飾成是南韓「在絕望中使用飲鴆止渴的方式為自己續命」的極其短視的計謀。

事實上在鄭國前往秦庭的時候,南韓已經被魏國打得變成乙個中型諸侯國了,分分鐘都會被吃掉。南韓一向是極品牆頭草,當秦國偽軍已經很多很多次了;而當時秦國在邯鄲之戰吃了大虧,正在回血中,也是需要水利專案這種基建工程來為他們加快回血速度。

故而有了「鄭國渠是南韓降秦的投名狀」的推測。

這種推測不無道理,但是也不能完全確認。當時南韓確實有為秦國輸送人才之嫌疑。

在新的考古證據出現之前,可能也只能靠推測了。

3樓:陳聖

就是疲秦之策。不管後面鄭國渠對秦國更強大起到多大作用。至少南韓又苟活了許多年。

這麼大工程,能不能做好是極大考驗,不能因為成功的結果就否定失敗的可能性。就像大運河利在千秋,隋朝不也亡了。元末修黃河功在當代,河工起義元朝亡了。

何況秦國之後確實走上了一條好大喜功的絕路,最後二世而亡。留下一堆遺產。

4樓:飄雪之夜

降秦的投名狀,結合韓非子初見秦和存韓篇疑點重重的論述,應該是這樣的。至於疲秦啥的……秦始皇前中期的重大行動說實話也沒受什麼影響,本身前中期也不具備硬上東征的條件。

沒有變局的和平休整期,不種地修基建,還能幹嘛?

5樓:狒狒

耗費其國力吧

以前看到說北方諸國都是吃黍和糜子的,這東西產量雖然低點,卻十分耐旱,即使遇上幾十天不下雨不澆水,也死不掉。

南韓的思路就是,忽悠你傾國力修水利,這水利工程看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其實你那裡的作物有沒有它其實產量差別不大,可以白耗你國力還讓你沾不上便宜弄乙個形象工程。

但是萬萬沒想到,秦國發於西隴,天生便於與中亞交流,於是乎秦國居然種上了麥子,麥子產量高但是沒那麼耐旱,水渠一通,產量翻倍,國力劇增,然後就教天下做人

6樓:

修建鄭國渠的目的是為了消耗秦國的人力彩禮,藉機拖垮秦國實力。

此工程從秦王政元年(前246年)開始,共計耗時10年。十年間,秦國確實無實際的對外戰爭。

可以說,計畫非常成功!

可是計畫趕不上變化:鄭國渠建成之後,秦國的灌溉面積增加110萬畝,量產提公升11萬噸,為秦滅六國,保障了後勤。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鄭國渠開始修建;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王弟長安君成蟜謀反,叛軍被剿滅;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行冠禮,剿滅嫪毐集團;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打垮呂不韋集團,當年鄭國渠修成,親政。

修建渠道中間,嬴政處理了三場內亂,把政權、君權、王權抓在手中。

對南韓的作用就是,為秦國先滅南韓,做出了微小的貢獻。

7樓:

鄭國是乙個南韓人……跟鄭國沒關係

題目而修改

南韓原想拖累秦國國力,派了個人叫鄭國獻使其不能全力東向,叫知工程建成後反加速了南韓的滅亡

戰國時期的齊國有多強?

空城舊憶 我倒是傾向於當時,戰國後期的齊國也不是多強 畢竟當時,齊國被五國伐齊 燕國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 韓 趙 魏四國共同伐齊 戰爭開始後楚也加入聯軍 最後齊國大敗,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國王也被殺。幾乎是亡國了。即便後來田單又反推,為齊國復國,可想而知,齊國已經是滿目瘡痍,人口銳減。再也不是乙...

請問日本戰國時期足輕的作戰方式?

santon 日本人自己做過研究,發現一般人用槍刺殺的衝擊力能達到50公斤,用槍拍打能達到600公斤的衝擊力。另外,足輕是很怕死的,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戰國後期槍的長度能達到5公尺多,足輕在用槍維持陣線的時候,通過拍擊的強大衝力威懾對方,削弱對方戰意是足輕主要作用。足輕在正面陣線戰的死傷大多數是箭炮,...

戰國時期的小國如何生存並且坐大?

孫甜甜 為什麼我不能穿越成匈奴單于?戰國時期,夾在七雄中間的小國就算是穿越者當國君也不會發展起來,換成匈奴單于還有一點希望,趕緊推廣馬鐙,鐵器,學習中原人文化,定下自己的語言文字。 要靠近草原,就學胡服騎射,把臣民變成游牧部落,生活艱苦點,但打不過就跑,全民皆兵。靠近南蠻,就當自己是南蠻,不去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