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去世後,為什麼曹操在餘生中再未提起過他,也並未流淚?是因為內心太過在意不敢提及嗎?

時間 2021-05-30 22:41:17

1樓:死線宇宙人

你說的是那個把荀攸認錯是曹操說的「孤與荀公達周遊二十餘年,無毫毛可非者」吧。

荀攸是奉天子迎許都那年,荀彧寫信介紹他來曹營的。到荀攸去世為止,滿打滿算跟了曹操也沒到18年,何來二十餘年呢?跟了二十餘年的那個已經死了

2樓:思卿朝朝暮暮

在做洛陽北部尉和屯丘令時的曹操,應該是乙個據有崇高、美好政治抱負的年輕人,希望自己可以秉公執法,可以造福一方百姓,可以為大漢社稷做中流砥柱。

剿滅黃巾時候的曹操開始和朱俊學習兵略,這個時候他可能會覺得自己可以依靠實打實的軍功封侯拜相,洗去宦豎遺子的名聲,可以光宗耀祖。

在迎漢獻帝之前,曹操是彷徨的,是無奈的。無論自己的政治抱負,還是對漢室的中心都無從施展,並且父親被陶謙所殺,自己也被逼的差點就要投靠袁紹,地盤小,部將少。這個時候荀彧主張曹操迎漢獻帝,樹立了乙個正確的政治目標。

無論是「奉天子而令諸侯」還是「迎天子而令諸侯」,我想這個時候曹操這個時候是目標明確的:撫平天下,還漢室天下以清明。而且曹操和劉禪之間肯定有一段時間的蜜月期。

正如荀彧所料,之後曹操出征師出有名,終於統一北方。荀彧作為中書令,統領朝政為曹操籌措錢糧,為曹操守好許昌本營。所以曹操的事業不僅是曹操的事業,應該是荀彧和曹操兩個人的事業。

分歧出現在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因為這代表著曹操那顆忠於漢室心終究是沒了,代表著曹操想把他們共同的事業變成曹家的事業。

建安元年迎漢獻帝,建安十七年荀彧去世。我們可以想象建安元年等某個晚上,荀彧和曹操對坐與燈下,表述著自己的志向和謀略,決定挽漢室天下於將傾,是多麼的意氣相投。等到建安十七年他們的事業已經成功了大半,這個時候分道揚鑣,曹操內心一定是愧疚的!!!

荀彧就像是年輕時候志同道合的摯友,他們有共同的夢想,最後曹操卻背叛了他,所以曹操對荀彧一定時愧疚的,所以不想提起,但是心裡卻是牢牢的記得。曹操雖然和荀彧在政治上分道揚鑣,但是曹操對荀氏卻恩寵非常。

3樓:瞿航

荀彧是一心想匡扶漢室的,估計當年荀彧投奔曹操,就是聽說曹操為了討董卓,差點被徐榮幹死的光榮事蹟後,覺得曹操和自己是志同道合之人。

然而,曹操從乙個理想主義者被生活一步一步逼入了現實主義者的行列,不再相信什麼漢家江山萬萬年了,而是相信亂世出英雄,誰大腿粗誰說了算,所以和荀彧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4樓:荀彧夫人

也就是說,曹操還是沒有忘記過荀彧,而且能被記錄下來就說明曹操是在公眾場合說出的這句話,可見曹操並沒有迴避荀彧。對於荀彧家族的子孫也予以重用。只是沒像郭嘉死的時候那麼誇張罷了

5樓:曹公帳下自走鴉

提及過啊。

二荀令之論人,久而益信,吾沒世不忘。這個很明顯是荀彧死後說的。其實提應該提過,不過可能不是在什麼很重要的場合,史書就沒記下來。

畢竟史書不可能把曹操說的每一句話都記錄下來。同理荀彧死了曹操也可能哭過,只不過史書沒記載,畢竟不可能啥都給你記一筆。

所以說很明顯曹操餘生並不特意迴避談到荀彧。至於把荀攸錯認成荀彧是什麼鬼畜情節(_)荀攸也是曹操手下的重臣,在曹操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且叔侄不一定長得很像,荀彧長相俊美身材偉岸,荀攸沒啥記載,估計兩人外貌也不是乙個型別的。

再加上荀攸性格更為內斂,估計不會認錯。

荀彧為什麼反對曹操稱公?

楊充 先來了解一段歷史東漢自從漢明帝之後,皇權就衰落了。支撐帝國統治的實際上是三類人 宦官 外戚和大士族。到了東漢末年,由於軍閥興起,皇權徹底淪為軍閥的傀儡,需要依附皇權才能生存的宦官和外戚全完蛋,就只剩下士族還在社會上有一定的政治地位。那麼這些士族是怎麼看待漢皇室的呢?現實很殘酷,士族也普遍不看好...

荀彧為什麼會選擇跟曹操分道揚鑣?

話不多先森 兩人都是聰明人,只是。孟德低估了文若一心向漢的堅守,文若亦高估了孟德的忠心。權利使人思變,人還是當初的人,心卻已不是當初的心了,兩人在不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終文若也落得個無漢室之祿可食,請君自裁的下場。 無名 荀彧才開始以為曹操是那樣霍光的權臣,所以在當時的局勢輔佐曹操是最快平定天下的...

為什麼荀彧 郭嘉等謀士會拋棄袁紹選擇曹操?

研究魏晉史有個常用的詞叫 汝潁集團 指的是籍貫汝南 潁川一帶的世家大族及其依附者。在漢末,這些士人中出現了兩種迥異的政治觀點。一種輕視漢室,另一種重視漢室。前者的代表就是追隨袁紹的郭圖 辛評等人。後者的代表就是狗貨等人。狗貨選擇曹操,正是看中了他對漢室的尊敬。這也為後來曹氏代漢過程中的鬥爭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