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張學良不抵抗,還是常凱申不讓他抵抗

時間 2021-05-05 14:40:53

1樓:文刀

很明顯,是六子下令不抵抗的。儘管東北完成了易幟,但只是形式上的統一,東北仍然是張學良的私人王國,包括人事任免,稅收,財政等,張學良都能自己決定。至於他決定不抵抗,主要原因就是打不過。

打不過之後,就會帶來很多災難性影響。六子地地道道的軍閥出身,想想當初軍閥混戰的時候,大帥入主關內,對手段祺瑞,吳佩孚等等,都成了勝利者的傀儡。中東路事件讓六子還心有餘悸,連蘇聯紅軍都打不過,更別提關東軍。

打輸了的話,日本就會逼著籤喪權辱國的條約。當時六子風頭正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於聲譽所不利。六子絕對沒有大帥那樣對東北的依戀,不然終其一生,都沒回來。

不容置疑,六子絕對是個愛國者,但不是乙個愛東北者。

2樓:tom7114909

不抵抗在當時是一種大家的共識,都怕激怒日本,引起更大的爭端。蔣下命令是一方面,張自己也無心抵抗。隨著日本的野心和胃口越來越大,張頂著不抵抗的罵名,還被頂到內戰的前線,最終轉變自己要求抗日。

但蔣堅持不抵抗,一直講攘外必先安內,確實是難以洗白的黑點。

3樓:左家壠君

關於這一問題,爭議挺大,我寫了一篇文章可以看看https://

zhuanlan /p/345001045

4樓:商都郎

其實他倆區別不大,張也好、蔣也好,當時都是手裡有槍有人有地盤的一方勢力,都是為了抓牢實力和權力的軍閥。當時的軍閥也不過是國外帝國主義在華的買辦和代言人,斷不肯主動和外國勢力主動開戰的。因為打贏了,維持原狀,打輸了,就徹底完蛋了。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不到最後的關頭不抵抗,是最優的選擇。

5樓:

都有。張晚年受採訪時的錄影說的很清楚(當時他已經被李放出來了,不存在脅迫的問題),因為當初中東路事件的前車之鑑,再加上自己的誤判,決定撤退。

蔣也確實讓他不要擴大事端。但希望他最多退到錦州,再那裡抵抗一下,張沒執行,或者說執行不了。

6樓:

知乎有台灣解密的九一八前後張學良與常公的往來電報,事實其實很清楚的:

九一八事變之前或者大帥被炸死之後,張學良就已經察覺到危險,向南京求援,老實說就是不自信,沒信心獨自抗日本,就是太慫,小張想了想:自己獨自打不過,想拉大哥一起幹,但老蔣九一八之後的態度就是不抵抗,真想抵抗,他九一八事變之後,應該馬上準備派兵出關作戰,或者給東北軍提供政治上的聲援與支援,事實上,九一八事變後常公發表言論就是先放任日本侵略,不打糊塗仗,而常公不援助,張學良也絕不敢先動手,為什麼?常公不給個準話,給個支援,連個預設都不給,這種情況下,張學良要先抗日,萬一常公賣他怎麼辦?

老實說常公在大陸算了20年,好像什麼都沒算明白。

7樓:

一句話概括:東北軍是張家的,不是老蔣的。

多說幾句,幾年之後流離失所的東北軍都能聽少帥一句話捉老蔣。老蔣憑啥能命令東北軍?命令小張?

但當時老蔣和小張的共識就是不抵抗。一是打不過,二是日本上層傳來的資訊是當時並沒有開戰的意思。所以蔣張都想先忍一忍,讓日本沒有開戰藉口,解決國內的統一問題,爭取時間發展。

四分五裂的國家是打不過日本的。

8樓:大風楊塵

那個年代的的軍閥,手裡有槍,腳下有地盤,就能實現武裝割據。然後吃香喝辣,對外找列強做靠山,對內通過打仗搶地盤。有更大的地盤就能養更多的槍,有更多的槍就能搶更大地盤。

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就這麼發展壯大。一旦遭遇挫折、打擊,首先要保住的,當然是槍,是隊伍。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手裡有槍,地盤丟了,還可以再搶嘛!槍丟了,就啥都沒了。

張作霖從一支土匪武裝能坐大,當然深諳其道。與各方努力虛與委蛇,在夾縫中求生存,作為軍閥,堪稱一代梟雄!小六子就差遠了,把自己搞得腹背受敵,前狼後虎。

當時如果跟日本人血拼,豈不是賠了安身立命的本錢,讓老蔣坐享其成。要是你,你會幹嗎?

到底是轉專業還是不轉

一笑生 要轉專業,為什麼要轉呢?為了更遠大的目標,迎接更大的挑戰,那得轉。學習是為了提高,應該迎難而上。而題主轉專業的理由,居然是為了逃避。因為 但是我數學和計算機我想都學不好。我對數學提不起興趣,人也不聰明,實在不想一輩子與數學為伴,怕往後的日子非常艱難。孫子兵法雲 求其上,得其中 其中,得其下 ...

能吃辣到底是習慣吃辣了還是對辣的抵抗能力提公升了?

乙個芝麻糕 我作為乙個湖南人 從小家裡吃飯基本不辣 去熱帶念大學,那邊基本不吃辣,我就顯得很能吃辣然後現在回到湖南了 吃辣水平在中等 前段時間在一盞燈吃乙個剁辣椒炒藕條 直接把我幹懵了,耳朵都聽不見聲 綜上所述 我的吃辣能力沒有因為不吃,就退化 也沒有因為吃的多就增加你品品 靜寧之夏 先了解自己的身...

這樣是到底是愛還是不愛,是珍惜還是不珍惜?

豫讓 瀉藥你所描述的很片面,無法單純從這件事來證明什麼,如果非要從片面的描述給你什麼結論,可能這個結論本身就是有失公正的。然後,我想了一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做何反應!首先我要確定的是這個人心理是否健康 如果心理健康,然後就要自我評價一下這個人是否是那種控制情緒較差的人,這跟他過往的生活有...